楊 云
(江蘇省盱眙縣興隆初級中學 江蘇 盱眙 211763)
從語言學的角度分析,語言的學習包括“輸入”和“輸出”兩個關系,說和寫是輸出,而聽和讀是輸入,沒有大量的輸入,輸出不可能實現(xiàn)。初中英語中,閱讀是英語教學的重點,是說和寫的基礎。
目前,對于閱讀教學的模式的研究越來越深入,方法也層出不窮,縱觀各種方法和模式,“讀——思——寫”模式,值得推廣和運用。下面,結(jié)合閱讀教學實踐,談幾點思考。
閱讀的中心詞是“讀”,傳統(tǒng)教學中的閱讀,局限于讀通、讀順、解析語言點的層次,忽視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想讀、樂讀,才能真正融于文本中,讓閱讀課活起來。
激發(fā)閱讀興趣的方法很多,筆者認為最關鍵的還是從讀的角度考慮,如設計多樣化的閱讀任務或者活動,以任務為載體、以活動為線索,促學生在任務和活動的引領下,走進閱讀文本中,激發(fā)閱讀的興趣和欲望。如通過導讀激趣、激活文本背景,通過掃讀、精讀、角色讀、研讀等活動,以多樣化的讀的形式,吸引學生的讀的興趣。
讀前的“導讀”是閱讀的第一環(huán)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的主要目的是激活文本材料的背景,為閱讀興趣的激發(fā)埋下伏筆。如教學8上unit1的reading的閱讀前,教師告訴學生:Teenagers magazine is holding a writhing competition about best friends.Some students have written some articles for it.Today,we will read three of them.這樣,讓學生了解reading的背景,從而產(chǎn)生閱讀的認知沖突:誰寫的,寫的誰等;教學8下unit1 reading時,簡單導讀:Millie為了完成歷史課題的研究報告,擬定了問卷調(diào)查,并對老北京人李先生進行了采訪,文章就是采訪稿……導讀,不僅讓學生對文本的背景初步了解,重點激發(fā)閱讀的興趣。
開展多樣化的活動活動,是閱讀課堂活起來的主要策略,如教師設計問題,讓學生快速找答案;對話性質(zhì)的文本,讓學生對話或者角色表演;故事性強的閱讀文本,可以讓學生復述故事……讀的多樣化活動的開展,不僅激發(fā)興趣,激活課堂,更提升閱讀能力。
“讀——思——寫”模式中的“思”是在教師的巧妙設計問題的前提下的以探究、研究為主要閱讀目的的活動,設計的問題和活動,應緊扣文本,為讀而思、因讀而思,為理解、分析和感知而思,讓學生“思”到點上,從而提高閱讀能力,提高閱讀課堂質(zhì)量。
如8上unit2 reading的教學時,對于文本中的單詞的教學,教師就可以設計情境,通過情境的設計,讓學生通過圖片的描述,而引出和思考新單詞。如呈現(xiàn)出“濕地”的圖片,教師提出問題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Let’s describle the picture.如此的圖片的呈現(xiàn)、問題的設計,利于學生通過看圖,思考與之相關的單詞,如birds、plants、water再通過“wetland”有什么用途的思考,引出新單詞provide、prevent等。單詞教學需要引發(fā)學生“思”,reading文本的內(nèi)容的理解,更需要教師巧妙提出針對性的問題,以問題導讀、以問題導思、以問題導悟。如8上unit2 reading的教學,對于第一段,教師可以提出問題:Can you find some adjectives or adjective phrases to describe it?然后提出預測性的問題,引發(fā)學生對文本的內(nèi)容的預測和思考。如 What may the writer tell us in next paragraph?等,問題引領學生的主動思考,問題也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的主要方法。教學時,教師應巧妙設計多樣化的問題,以問引思、以思引讀。
語言的學習,包括輸入和輸出,閱讀教學,除了培養(yǎng)閱讀能力之外,還應注意寫的訓練,發(fā)揮以寫促讀、以讀帶寫的目的,讓寫提高閱讀教學質(zhì)量。
如Friends的閱讀后,教師可以設計“說”的訓練,之后,將說的內(nèi)容寫下來,可是提出你有一個好朋友嗎?他/她是個怎樣的人?閱讀了seasons后,讓學生描寫自己最喜歡的季節(jié);閱讀了DIY的reading,讓學生用80詞描寫自己的一次DIY;閱讀了8下Unit1 Reading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寫一寫Changes in my hometown……
寫的訓練,也可以設計為模仿、創(chuàng)生等。如7上Unit reading閱讀后,教師應考慮到剛走進初中學校的大門,對于寫作可謂是新鮮事物,難度之大,自不待言,教師可以設計仿寫的任務;對于9年級的學生,應以創(chuàng)生寫作為主,如教學時9上unit3,可以讓學生模仿Millie和Simon的寫法,寫一寫自己的困惑,也可以讓學生對于Millie和Simon的困惑,而給出解決的辦法的寫作等。
Krashen認為語言的習得通過語言輸入完成,因此,閱讀教學的重心不是“讀”,而最終應落到“寫”上,“寫”是語言綜合運用的體現(xiàn)。
根據(jù)文章綜述,閱讀教學應注重輸入和輸出的雙促進,而“讀”和“寫”的介質(zhì)是“思”,為此,“讀——思——寫”模式,符合學生綜合能力發(fā)展的有效途徑,也是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需求,教學中,教師將這個模式創(chuàng)新運用到閱讀活動中,讓閱讀不再單線而行,而是讀寫并重,為語言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