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夢玲
(中山市古鎮(zhèn)高級中學 廣東 中山 528422)
1.美術作品的色彩豐富多彩,中西作品的色彩理念不一,但對于知識經驗的積累還不是很完善的中學生來說,對作品色彩了解更是勉為其難。通常在欣賞美術作品時,我們只是引導學生注意作品的形式美和技法處理方面的知識,而不知道挖掘作品更深層次的內涵,這樣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美術欣賞。國家美術新課程標準理念之一,就是要求我們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我們知道一切藝術都源于社會生活,美術作品當然也不例外。通過美術作品,可透視古今中外的自然現(xiàn)象、社會生活、民族習俗以及宗教、神話,乃至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真可謂大千世界無所不包。因此,在美術欣賞中必須要讓學生認識到美術與哲學、政治、經濟、宗教、神話等方面的關系,形成一個大致的藝術觀。
如在欣賞中國民間美術門神作品和意大利畫家卡拉瓦喬的《花籃果》時,往往有許多學生就會有這樣的疑惑:中國民間美術和西方油畫相比,為什么沒有油畫逼真?這是為什么呢?這時就必須向學生介紹中西方不同的繪畫美學思想,要讓學生了解:中國和西方(主要指歐洲)繪畫是當今世界的兩大繪畫體系,它是在各自歷史文化背景中孕育出來的。民間美術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運用最鄉(xiāng)土、最自發(fā)的藝術語言。中國人民在長期的生產中為了滿足自身的物質生活需要和精神審美需求,表達了人們祈福迎祥、求吉避兇、驅邪禳災的民俗心理。西方的傳統(tǒng)文化源于古希臘和古羅馬,產生了“摹仿說”繪畫理論,以“寫實”為主,強調真實地描繪自然物象。后來到了中世紀,基督教對美術產生了非常深刻的影響,藝術家對外在美的準確、客觀的再現(xiàn),是想完成對上帝的靠攏,是對上帝的一種貢獻。在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經過達·芬奇等藝術大師研究、總結形成了以“明暗造型”為主的一套“寫實”的表現(xiàn)體系。
在學生了解了中西方不同的美學思想之后,對于畫家筆下描繪的自然物象就可以領會了。這是不同的兩種美,具有不同的美學價值,他們無所謂優(yōu)劣之分。所以我們要告訴學生,欣賞不同國家和民族的美術作品要先理解不同的美學思想,才能把握美感要點。這樣,我們才能對美術作品的價值、意義、藝術成就進行評論和判斷,并且分析其作品形式、技法上的特點,從而來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2.高中色彩教學可以融合其他學科知識,如在講色彩給人的感受,紅色是溫暖積極的,以白居易的詩句“紅泥小火爐”為為例,冬雪中和暖的是室內,能不飲一杯無?“霜葉紅于二月花”,楓林美得勝過二月花的嬌艷,“女兒紅”美酒更是喜悅與精彩,很好的把文學知識和繪畫聯(lián)系起來,達到不同學科知識的融合。
3.開放利用現(xiàn)在教育資源,吸收學生的興趣。上課的時候可以借助多媒體PPT播放圖片、文字、視頻和語音,用飛控白板可以投屏學生作品和教師的現(xiàn)場示范、可以在電腦上直接畫重點,隨意移動圖片等等。
1.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親自體驗。在認識色彩冷暖課上,讓學生準備幾種暖色,比如:紅、橙、黃三種色,讓學生小組為單位,分筆蘸色,畫完后孩子可感覺到同類色的調和感覺,這三種顏色并置可出現(xiàn)暖色調的畫面;另外可再選擇湖藍色、普藍色、草綠、翠綠四種顏色,玩法相同,可出現(xiàn)冷色調的畫面。畫完后把兩幅畫放在一起讓學生比較,問問學生,“你們覺得哪張畫溫暖,哪張畫涼快呢?”。鼓勵更多孩子表達自己想法,在回答不出來的時候小組幫忙,教師可引導。傳統(tǒng)教師講授知識,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學生只是短暫學會了,但讓學生自我探索的習慣,學到的知識能舉一反三。
2.色彩教學給孩子提供自綜合課程。
色彩課程應該是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在學習過程、作業(yè)面貌上做到百花齊放,而綜合課是更好展現(xiàn)的,借助色彩綜合課展示每位同學作品,表達學生的思想情感。學生在課前準備的材料五花八門,完成他們的奇思妙想。學生有用各種不同形狀彩色卡紙拼貼的;有的用筆粘上顏料在紙上盡情甩和刷;還有些拿了宣紙折疊后滴上冷暖不同的色彩在再上面畫上用線描寫生創(chuàng)作;還有的學生在臉盆上曬下油和顏料快速的攪動再放紙進去等等,作品展示出來的時候都讓同學們很驚奇,接著同學自己先談下創(chuàng)作感想,后同學互評,最后教師總結。這個過程同學感受到不同材料與色彩碰撞的花火,而教師根據(jù)每個學生提供只是一種美術觀念,也只能是推薦性的。
對色彩的喜愛是孩子的天性,色彩藝術教育是培養(yǎng)他們的發(fā)散性思維和具象思維的有效方法和重要手段。在色彩教學過程中,作為教師我們可以通過玩色的游戲、比賽等方式,激發(fā)他們學習色彩的興趣,充分發(fā)揮色彩教學的特有魅力,引導孩子感受生活、觀察和體會大自然中色彩的美。如,色彩的調和課上讓學生拿先筆沾三原色的一個顏色放到調色盤上,再加另外其中一個進行調和,同學都很覺得色彩很神奇,以小組為單位,把調和到的不同顏色貼到黑板上展示,學生的更是熱情。
色彩教學要體現(xiàn)美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形成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重視美術作品欣賞,從文化的角度觀察和理解美術作品、美術現(xiàn)象和觀念;教學過程關注學生個性,因材施教,讓學生通過觀察、想象、表現(xiàn)等過程,創(chuàng)造有意味的視覺形象,表達自己的意圖、思想和情感能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結合其他學科知識,自覺運用色彩為生活增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