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靜
(漣水縣淮文外國語學校 江蘇 淮安 223400)
中學美術課是對好年傳授造型藝術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提高審美能力,進行美術素質(zhì)教育的一個途徑,也是義務教育階段的一個必修的藝術教育課程。
美術對于人格形成的影響,特別是對青少年的影響,已經(jīng)成為一個倍受人們關注的問題。在中小學美術教育功能凸現(xiàn)得今天,美術被視為培養(yǎng)青少年文化素質(zhì)的重要途徑。
如今教學中,由于現(xiàn)代技術的廣泛應用,使教學資料的收集,教學過程的形成,學生領悟知識的方法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美術教學領域,學生呢個可以利用計算機直接進行繪畫、設計,進而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因此,現(xiàn)在不少老師認為美術教學中運用現(xiàn)代技術十分重要,而忽視了范畫的運用。
美術教學不同于別的學科教學,它是一種直觀的形象教學。范畫是直觀教學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是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思維連接的主要介質(zhì),向?qū)W生傳授知識技能。范畫在教學中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在教學中,好的范畫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明確學習目標,尋找有效學習途徑起著重要作用,并且繪制范畫是美術教師必備的基本功之一。
欣賞,是學生獲得美術知識的途徑之一。美術教材上的第一章節(jié)都會配有相應的范畫圖例,但供欣賞用的古今中外的名畫、當代教師和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因版面有限都縮得非常小,在加上印刷而產(chǎn)生的模糊,就算運用多媒體教學的話,色彩對視覺的沖擊力等細節(jié),精彩的地方也是根本無法辨認的,學生常常對它們懶得欣賞或一看了之,即使把課本高高舉起,喊破喉嚨去解釋作品,也是很難吸引學生的目光。尤其遇到中國畫中的水墨情趣,西畫中的色彩漸變之類的地方,都不是印刷品范畫所能表達出來的。
在《自然與生活的定格.外國風景畫》欣賞課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我事先把課本上的圖片制成“范畫”,我在教學中經(jīng)常是直接把一些印刷效果好的圖例在視頻展示臺上,通過投影機投射在屏幕上,這樣獲得的“范畫”圖像清晰又直觀,或者直接從網(wǎng)上找相關的作品圖片在幻燈片中放出來,這樣也能讓作品更清晰的展示在學生眼前,這樣學生注意力就很容易集中。這樣就更容易讓學生自己去理解畫面的意思,讓學生自己談談對此作品的看法和認識,以及對書本中其作品的認識和體會,這樣就能更好的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學生的想象力是很豐富的,他們在沒有參考資料的情況下,能夠把畫面中的人物、景物分析的面面俱到。其次教師可以以鼓勵的方式來肯定學生的看法,根據(jù)學生的分析引申到我們風景畫的內(nèi)涵和一些創(chuàng)做背景,和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藝術共鳴,使學生對風景畫產(chǎn)生興趣的同時也增加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從而達到我們美術課教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