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孟吉
(貴州省六盤水師范學(xué)院 貴州 六盤水 553000)
《詩經(jīng)》是我國古代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本詩歌典籍,它收錄了周朝初年到春秋中期的詩歌,全書一共三百多篇,其中不乏許多膾炙人口、朗朗上口的詩歌。《詩經(jīng)》描述了當(dāng)時人們的生活,反映了當(dāng)時的政治面貌,它所描述的內(nèi)容十分廣泛,有戰(zhàn)爭的悲慘,農(nóng)家生活的怡然自得,風(fēng)俗習(xí)慣以及美好的愛情。而其中,關(guān)于愛情的詩篇最為出名,它是全書的精華之一,仍被當(dāng)代許多人稱贊吟誦。且處于愛情詩中描繪的主人公大多是女性,她們有著大膽、敏感、堅韌的性格特征,因此在愛情得意時她們?nèi)莨鉄òl(fā),美麗動人,然而當(dāng)悲劇來臨時,她們往往也是受傷害最深的,但卻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般脆弱?!对娊?jīng)》中描繪愛情的詩歌不在少數(shù),其中《國風(fēng)》中描寫愛情的詩歌最多,160篇詩歌中就有52篇是以愛情為主題。通過《詩經(jīng)》中的描寫愛情的詩歌,可以讓我們對古代女性的愛情觀有所了解,讓我們對感情有更深一步、更為高尚的了解。
《詩經(jīng)》中描繪愛情的詩歌,經(jīng)常都以真摯的情感觸及人們心中最柔軟的那一部分。雖然當(dāng)時女性的地位不如男性,但比起后來的宋、元、明、清這些朝代,這時的女性可以說是古時地位較高的年代之一了,因此其中寫女性對愛情大膽追求的詩歌不在少數(shù)。從詩經(jīng)中的愛情詩,可以看出古代女子對感情的熱烈、堅韌、專一以及執(zhí)著,雖然大膽追求但卻不是盲目和無道理的。從很多描寫戀情的詩歌中,我們可以看出男女之間的戀愛和當(dāng)代的感情頗為相似,都是由剛開始的互生情竇,然后在到后面的私定終身,交換定情信物??梢韵胂螅?dāng)時女子的感情有多么純粹,干凈。
從《詩經(jīng)》中可以看出,那個時候的女子感情純真,不怕世俗詬病,真實地流露美好的感情。那個時代的女子之所以能夠較為大膽地追求愛情,是由于周朝末期尚還處于封建禮教萌芽的時期,女子受到封建束縛較少,因此在對待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時會比較為勇敢。從我們熟悉的《氓》來說,氓中的女子不顧世俗,不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秋天為期,跟定了意中人。此中的女子多么勇敢,要知道古時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多么重要,若沒有這兩樣,得來的婚姻大多不會被世人認(rèn)可和祝福。再從《摽有梅》來看,它是《詩經(jīng)·召南》中的一篇。從創(chuàng)作背景來看,由于先秦時期,有能讓未婚男女幽會的規(guī)定,因此在這一天里,女主人公為了引起其他男子的注意,大聲喊道想要求取她的男孩不要錯過時辰,不要遲疑,要盡快開口,這無不透露出當(dāng)時女子的大膽,對愛情地渴望與幻想,雖然這樣的方式未免會讓世人詬病,但也確實能讓不少男子注意到這位大膽熱烈追求的姑娘,她將這份對愛情的膽大可以說是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了。在看看《鄭風(fēng)·溱洧》,它主要描寫的是上巳佳節(jié)時,男女聚集在溱洧河畔時男子和女子一起游玩所發(fā)生的事。這樣自然、美好的事,將少女那顆懷春大膽的心思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由于春秋時期社會的動蕩,因此戰(zhàn)爭頻繁,致使夫妻分隔兩地,不能見面,而此時守在家中的女子,便只剩下無盡的相思和等待。從《詩經(jīng)》中的許多詩歌都可以看出當(dāng)時女子對丈夫不能歸家的思念之情?!缎l(wèi)風(fēng)·伯兮》描寫了一位妻子在家里苦苦思念出去打仗的丈夫,連頭發(fā)也懶怠整理,胭脂也不想涂抹的幽怨的狀態(tài)。但是這女子雖然憂思難解,卻又將丈夫稱為英雄,可見她們雖然記掛思念丈夫,但卻也知道無國便無家,這樣深明大義的女子,只能守著家中的寸地,苦苦等待丈夫歸來,這樣默默守候的感情,真是令人動容。
再看看另一篇詩歌《唐風(fēng)·葛生》,其中描繪了一個失去丈夫的妻子,句句哀思惆悵,感人至深。全詩從一處荒涼的墓地前的葛藤入手,引發(fā)妻子深沉的哀傷,與夫君陰陽分隔,孑然孤獨、凄涼。從妻子對丈夫的傷感可以看出他們生前的恩愛,也正因如此,妻子在最后發(fā)出了死了以后再來相會的言語。這樣至死不渝的感情,也成為了后來人們對愛情永恒不變的贊詞??梢?,無論是兩地相隔又或是陰陽相隔,那時的女子總會執(zhí)著地等待、守候,至死不悔。畢竟,在那個時代的女子丈夫就是他們的天,一旦這個天崩塌,他們便會無處可去,等待她們的只有無盡蝕骨的孤單,而對于心思細(xì)膩和敏感的女性來說,他們能做的也就只有矢志不渝地等待了。
雖然那時女子的地位要比后世的封建社會高許多,但總歸是男權(quán)社會,女人終究還是處于弱勢。同時,隨著封建社會開始萌芽,當(dāng)時的自由的愛情觀也漸漸越來越衰弱。但是,與相愛的人長相廝守仍然是女子心中最大的愿望。在《柏舟》中,就有這么一位女性,由于遭到家長的反對,不能和心愛的人在一起,令她痛苦萬分,想要排解心中的憂愁,因此找來兄弟傾訴,卻不料也遭反對,在這種家庭的壓迫之下,她奮起反抗,直言死也不改與男子相守的念頭。女子的行為,無不體現(xiàn)了對愛情的守護和對破壞愛情的家長的反抗。而在另外一篇名為《鄭風(fēng)·將中子》中也有位這樣的女子,她的感情遭到家庭的反對,心上人想翻墻來與她幽會,但由于畏懼父母,于是便讓他讓心愛的人不要翻越墻再來幽會。因為如此,她的內(nèi)心痛萬分,她既想要同心上人一起,卻又無法實現(xiàn)。此文中的女子明顯不如上邊的女子一般敢于說出來抗?fàn)?,封建家長使她不能跨出那一步。然而她雖然害怕禮法,內(nèi)心矛盾掙扎,但也還是能堅守自己內(nèi)心最真摯的情感。她的堅持,無形中也是對封建禮教的一種抗?fàn)幰庾R。因此在古代女子的愛情觀中,他們對愛情始終還是抱著專一不變的態(tài)度,雖然有太多的世俗因素,但她們依舊會用自己的行動,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方法,也會努力堅守感情??梢哉f這樣的反抗意識在當(dāng)時的社會時十分難能可貴的了。
在男權(quán)社會中,女性對愛情的渴望可以說只是一個美好的愿望,對于女性的束縛永遠(yuǎn)都比男性多的多。男性大多在平淡的日子里逐漸忘記了原本的初心,忘卻了當(dāng)日的誓言,而女子辛苦維持的家庭經(jīng)常等來的便是一紙休書,拋棄糟糠的無情行徑。首先我們來說說《邶風(fēng)·谷風(fēng)》,詩中描繪了一個棄婦,控訴丈夫的暴行,全詩采用順序的寫法,從戀愛到寫到離棄,可以看到一個變心的冷酷的丈夫和一個被拋棄的可憐的女子,她是如此的勤勞,操持家務(wù),賺錢養(yǎng)家,而丈夫不但不珍惜,甚至還變心,用粗暴的態(tài)度來對待她,這對一個這樣善良勤樸的女性來說,是多么的痛苦。因此,詩中的女主人公中對丈夫的不戀舊情和粗暴的行為理智地進行了控訴,但卻在控訴的同時卻又似乎還抱著希望,這也說明了女主人公雖然有一定的覺悟,但覺醒程度卻還不夠,這與當(dāng)時女性的地位原因是分不開的。
接著說說我們熟悉的《氓》,在經(jīng)歷了美好的愛情之后,他們終于不顧世俗地成了親。但成親后,歲月和操勞讓她失去了原來的花容月貌,而他的丈夫也經(jīng)不住外面的誘惑,變了心。她也曾悲傷萬分,嗟嘆人生,但后來還是敢于表達(dá)出對丈夫的不滿,控訴丈夫的粗暴行徑。在詩的最后,她毅然決然地和丈夫脫離關(guān)系,回到了自己的娘家。詩中的女子是棄婦的代表性人物,表明了當(dāng)時社會對女性的壓迫和不公平,婚姻會對女性產(chǎn)生束縛,而對男性不但不是束縛,反而卻成了一種保障。
詩經(jīng)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女性,她們向往愛情,能夠勇敢、熱烈地追求。她們大膽,卻保持內(nèi)心的矜持。對于愛情,她們學(xué)會等待和默默守候,對愛情忠貞不二,對丈夫矢志不渝,即便是死也要埋在一塊。她們的感情可以說是純粹、質(zhì)樸的,相比肉體上的歡愉,她們更注重的是精神上的一起。她們對感情專一,也要求丈夫?qū)Ω星閷R唬@和現(xiàn)代女性的思想如出一轍。面臨封建束縛,她們敢于保持自己內(nèi)心的感情,甚至是奮起反抗。正就如《氓》中的女主人公,即便回到了娘家,還是遭到了他們的不理解和嘲諷。
總的來說,從詩經(jīng)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當(dāng)時的女性的純粹、熱烈、勇敢、堅貞、執(zhí)著、理智的愛情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