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日瑞
(廣西環(huán)江毛南族自治縣龍巖中心校 廣西 530000)
《新課標》(2011年版)在“前言”中明確提出:“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而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那么在低年段,兒童進入小學的頭兩年里,該注意結(jié)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年齡特點等進行寫話能力的培養(yǎng),為學生進入中高年級學習打下基礎(chǔ)。那如何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呢?本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蘇霍姆林斯基有言:興趣是一種精細而淘氣的東西……我們雖然看不見這些根須,但必須悉心保護它們。因為失去了它們,生命和美就會凋謝?!痹诘湍昙壍膶懺捊虒W在于培養(yǎng)學生學語言,用語言的興趣和樹立信心,煽動孩子說、寫的熱情,使學生樂于運用語言文字。
正如潘新和教授所言:語文教育是人的言語生命教育,不是靠機械訓練可以實現(xiàn)的。人的言語生命意識、言語素養(yǎng)不是‘訓’出來、‘練’出來的,而是養(yǎng)護、熏陶、涵養(yǎng)出來。為此,筆者常用多種多樣的積極活動的方式“養(yǎng)護、熏陶、涵養(yǎng)”學生的言語素養(yǎng)。引導學生將生字、生詞運用到說話中,師生一起將生字詞集中編成短文或故事供學生說,創(chuàng)造多次與生字見面的機會。堅持讀中認字,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原則,把生字詞放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
我們應該知道學生心理習作的一個特征——年齡越小的學生,老師給他們的題目或要求越具體,越細小,他們下筆越快,也寫得越好。 在指導學生說話寫話中處處體現(xiàn)從細處著手指導學生,降低難度,讓學生感受到:稍作努力,我也可以寫得不錯?!皩懖粊砭涂纯础薄ⅰ皩懺捑褪且獙懗霾灰粯拥牡胤健?、“寫不來的字用拼音”、“沒關(guān)系,我來幫你。”這樣,學生自然愿意多說多寫啦。
每天課后,筆者喜歡跟孩子們一起在校園里玩耍。聽他們爭先恐后地說著生活中的瑣碎?!袄蠋煟腋绺缃K于回家了。我很高興呀!”這個還沒說完,那位又來了“昨天媽媽給了我買了新發(fā)夾。老師,好看嗎?”……筆者當然高興與他們分享這一切。“可老師不能一一聽你們說完呀?怎么辦呢?”機靈的小彤搶著說“我知道!我知道!媽媽告訴過我,可以寫日記,把這些事情寫下來?!睂懺捑统蔀榱藢W生親歷親證的真情表達,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兒童習作,如學習方法的習得一樣要經(jīng)歷一個由扶到放的過程?!罢Z文的使用是一種技能,一種習慣,只有通過正確的模仿和反復的實踐才能養(yǎng)成?!钡湍昙壗滩亩嘤玫氖呛⒆拥恼Z氣,篇幅短小,格調(diào)清新,很多可以成為習作起步模仿的依托。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最好的學習動力莫過于學生對所學知識有內(nèi)在的興趣,而最能激發(fā)學生這種內(nèi)在興趣的莫過于游戲。 教師不僅在語文課程中抓住學生的這種天性開展游戲,也可以結(jié)合其它學科加以利用,讓學生在玩中學,在玩中說,在玩中運用語言。 如學生學習元角分的換算時,筆者和數(shù)學老師開展“雙師教學”,在課堂上模擬小商場玩了一回“購物游戲”,讓學生用樣幣現(xiàn)場來買一買,看看誰會用錢。一石激起千層浪,對低段學生來說,那是多好玩的事呀!學生爭先恐后來買,用不同面值的錢來買標價的商品,再用語言來說說自己怎樣來湊這個錢。游戲中潛移默化地告訴學生數(shù)學來自于生活的需要,數(shù)學老師收獲了學生數(shù)學知識運用的能力,語文老師收獲了學生完整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意思的口頭表達能力。游戲后,再讓學生課后與家長到真實的商場里進行體驗,學生在寫話中自然童心閃爍。
世界對于兒童來說,是一個新奇的、富有魅力的天地。筆者通過學生喜歡的方式——畫圖,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發(fā)現(xiàn)故事,發(fā)現(xiàn)想象……培育學生的寫作情趣,畫里句中都洋溢著學生濃郁的童心、童真、童趣。
在寒假里,學生把春節(jié)的情景用圖畫和文字的方式一同呈現(xiàn)了。盡管當時,他們還有很多不會寫的字。但在那些稚拙的文字里,筆者分明看到了那顆濃郁的童心。瞧,小澄寫的“過年了,我又大了一歲,又穿上新衣服了,拿了很多壓歲錢?!边€有小隆畫的“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團圓飯”。將語言文字訓練與畫畫巧妙結(jié)合,讓學生在樂畫中樂表達,將單調(diào)的說寫化為具體可感的形象。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寫作的評價,應按照不同學段的目標要求,綜合考察學生寫作水平的發(fā)展狀況。”低段寫話評價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更需要創(chuàng)設(shè)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學生在和語言文字親密接觸中、言語實踐中品味語言的情意,學習、歷練著語文能力。
小學生低段生性活好動,注意力難以保持。為了有效控制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感,筆者常采用榮譽性激勵性評價方式。如貼五角星、獎小紅花、贈送小禮品等。這種評價對中等學生和后進生尤為合適。他們能在評價中逐漸體驗進步,重新認識自我,從而積極參與,樹立自信。
1、捕捉“閃光點”
對學生的作品,筆者堅持“多鼓勵關(guān)愛,少改多保留”的原則,盡可能捕捉、發(fā)現(xiàn)他們文章中的“閃光點”,一字一詞地給予肯定,讓他們逐步樹立“我也可以寫得更好”的信心。
2、念一念
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與保持興趣的時間相對較短。讓學生自己當眾念一念自己的作品,或是一個句子、一個片斷。這樣既滿足了學生的表現(xiàn)欲,又讓未讀到的同學暗下決心,急切盼望下次努力進取,也能“風光風光”。
3、展一展
學生的寫話作品,筆者或是指導裝訂成冊,配以精美的封面進行交流;或是在班級、校內(nèi)展出,當學生聽到參觀者發(fā)出的贊美聲,看到參觀者驚嘆的表情時,筆者相信這是給學生最好的評價;又或是將作品拍照上傳到班級微課、Q群,供家長、學生一起分享交流學習……這樣不但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歡愉,又提供了同學間相互學習的機會。通過這樣的“大肆宣傳”,加上班上已有幾位同學的作品發(fā)表在雜志上,讓學生享受到寫話帶來的快樂,更助推了學生寫的積極性。
對低段學生來說,針對學生語言運用中能力有差別的情況,應實施分層次輔導。教師更應關(guān)注那些在語言表達上存在問題的學生,適當開展心理疏導,指導說好一句話,寫好一句話,再到幾句話,逐漸增強說的信心,寫的興趣。教師還可以在平時注意指導一批寫話能力較強的學生帶動另一批的學生,在帶動中既幫助了能力較弱的學生提高,又讓這些“小老師”提升了能力,做到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全體發(fā)展。
學習語言文字運用是一種慢養(yǎng)的藝術(shù),在低段寫話教學中教師得有一種“孩子,你慢慢來”的定力和耐性,激發(fā)學生寫話的興趣,守護學生的童真,智慧地提高學生的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能力,逐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 張九艷.讓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快樂起來[J] .語文教學通訊,2012.06/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