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明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猛硐鄉(xiāng)民族小學 云南 文山 663000)
中小學生語文教材里選入的大多是文質兼美的文章,其中有許多還是名家之作,在講讀課上訓練學生摸清作文思路,其實也是就是讓學生向這些著名作家學習如何構思,為他們在作文課上能快速理清作文思路是有很大幫助的。如在教學朱自清的散文《春》時,我首先問學生:“看了題目,你知道這篇文章是寫什么的嗎?”然后再問:你能認真地讀讀這篇文章, 從而說說作者是怎樣構思的嗎?”通過默讀、思考、交流,學生會有以下幾種認識:
(1)我認為作者首先寫對春天的急切盼望,然后春天來了,山、水、太陽的變化,接著寫春草、春花、春風、春雨、春天里人們的活動,最后以三個比喻句來贊美春天。
(2)我、認為作者以不同的畫面來表現(xiàn)春天的多姿多彩。
(3)我認為作者寫作的思路是:盼春—繪春—繪草—繪花—繪風—繪雨—繪人,從而歌頌了充滿希望,充滿微型機的春天。
學生對課文的思路有了一定的認識后,我不失時機地引導:“如果我們以春天為描寫對象寫一段話或一篇文章,你們打算怎么寫呢?”經(jīng)過一會兒的思考,學生紛紛舉手:
(1)我打算通過寫發(fā)芽抽枝的小樹來表現(xiàn)春天。
(2)我打算寫春天里各種各樣的花兒來表現(xiàn)春天的多姿多彩。
(3)我打算寫那些吱吱喳喳叫個不停的小鳥來表現(xiàn)春天的熱鬧。
(4)我打算寫田野里剛冒出地的小草來表現(xiàn)春天的希望。
(5)我打算寫在田地里耕作播種的農(nóng)民來激勵自己從現(xiàn)在開始要努力學習。
這樣,閱讀教學便與作文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名篇的閱讀、賞析中學會如何構思。
作文時首先要考慮的是“寫什么”的問題,即提煉寫作題材的問題。在作文教學實踐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都認為寫入作文中的事必須都是驚天地、泣鬼神的才可以寫,而對那些生活中的小事和在自己身邊發(fā)生的事卻認為是不值一提的。我便讓他們閱讀魯迅先生的《一件小事》,告訴他們,作文要學會從小處著手,往往看似很小的一件事,或是大家都已看慣 了、聽熟了的一些事,只要去認真挖掘,小事里可能會蘊含著很深刻的主題。經(jīng)過這樣的啟發(fā),有一個學生就寫了他生活中關于“鬼”的事。他在作文中寫到:鄰居家的奶奶對他們說:“晚上千萬不能照鏡子,否則就會有女鬼找上門來”。他聽后心里半信半疑。為了檢驗這種說法是否是真的,他決定親自試一試,于是在夜里臨睡覺時就特意拿起鏡子來照了照,然后就睡了,但因為擔心女鬼會真的找上門來,心里總是忐忑不安,難以入睡。好不容易迷迷糊糊睡著了,不料卻被“咣鐺”一聲響驚醒了,心想“鬼來了”。睜眼一看,仿佛有一個鬼影逼向床前,他被嚇出了一身冷汗。打開電燈一看,哪有什么鬼呀!原來是剛才老鼠碰翻桌上的口缸掉到地板上發(fā)出的響聲。他又看了看窗外,此時月光正明,院子里那棵大樹的樹枝在風中搖動不停,原來所謂“鬼影”不過是在月光下投影在窗上的樹影罷了。想到這,他便安然入睡了,直到天亮也沒有什么“女鬼”找上門來。因此,他得出一個結論:世上本沒有什么鬼,鄰居奶奶的話純屬無稽之談,只能是自己嚇唬自己罷了。我把這篇作文在班上朗讀,同學們聽后笑得前俯后仰,然后恍然大悟地說:“原來這樣的小事也可以寫進作文中呀”。在農(nóng)村生活的孩子,有關鬼的故事他們不知聽過多少次,但誰也沒有想到過作文時寫這方面的事,而這位小作者卻能以這種題材寫了一篇具有破除封建迷信思想的優(yōu)秀作品。正如魯迅先生說的:“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只有多寫多練,才能寫出好作文。
解決了“寫什么”的問題后,就要解決“怎樣寫”的問題。要解決“怎樣寫”的問題,關鍵是要學會表達。所謂“表達”,就是要用恰當?shù)恼Z言(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把看到、聽到或經(jīng)歷過的事情表現(xiàn)出來。學生在作文時,哪怕是選材再好,觀察再仔細,表達不清或不生動,仍然是寫不出好的作品來的。這種茶壺里煮餃子——滿肚子的話說不出的人已經(jīng)不能適應21世紀的需要了。只有既能辦事又能言善辯的人,才能適應新世紀的需要。
作文要求學生能寫出新鮮的東西,作文內(nèi)容越是新穎,越能體現(xiàn)出作者的構思精妙,這就要求學生的寫作思路要寬廣。要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歸根到底,就是要讓學生有寫作的新思維。如果所有學生的作文都是相同的內(nèi)容、相同的見解,那么,教師的作文指導就是失敗的了。學生怕寫作文,怕就怕在難于找到一個新的切入點。如某一年的“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到來之前,為了參加學校在兒童節(jié)上的文藝匯演,每班必須出兩個節(jié)目參加演出。我作為班主任,決定編《潑水歌》和《采蘑茹的小姑娘》兩個舞蹈節(jié)目。我要求全班同學在排練時都必須到場,有排練任務的同學排練節(jié)目,沒有參加排練的同學要在旁邊認真觀察,之后要求每個人都要寫出一篇與此為內(nèi)容的作文。由于任務明確,同學們觀察排練時的“苦、累、汗”,體會到排練的緊張和辛苦;有的寫怎樣才能把節(jié)目排練好;有的寫輔導排練教師的耐心和辛苦;有的還聯(lián)想到將來參加比賽的情景,聯(lián)想到集體榮譽等等。通過這種多思維、多角度的寫作訓練,既可以使學生突破固定的思維模式,又可以使他們寫出靈活多樣、見解獨到的好作文。
在二十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我都非常重視作文教學,尤其重視指導學生拓展作文思路,學生的作文思路打開了,就會產(chǎn)生濃厚的寫作興趣,在寫作中找到樂趣,就會由“要我寫”轉變?yōu)椤拔乙獙憽?,做到“勤動筆,樂寫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