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楠 王 倩 陳 云
(1.鐘祥市實驗小學 湖北 鐘祥 431900;2.鐘祥市洋梓小學 湖北 鐘祥 431900)
“寓言”一詞,最早見于《莊子》的寓言篇。寓言是歷史文化和智慧的結晶,它是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育意義的故事,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育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xiàn)。寓言通常通過一個簡短的故事折射出深刻的寓意,小故事,大道理。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低年齡階段的孩子最容易接受的就是故事,隨著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中國歷史文化對兒童的熏陶和影響,寓言故事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因此就嘗試著把寓言故事融入教學中,以下是我用《坐井觀天》為案例來說明我對于寓言故事在教學中的應用與思考。
成功的教學需要教師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中要通過恰當?shù)姆绞郊ぐl(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融入課文,喚起學習的熱情。
師:同學們,喜歡聽成語故事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則有趣的成語故事,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師:誰能猜猜坐井觀天是什么意思啊?
生:坐在井里看天。
師:你很善于思考。
師:讀了這個課題你們想知道些什么?
生1:誰坐在井里看天?
生2:它看到的天怎么樣?
師:剛才同學們提的問題都非常的有價值,每個成語故事都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今天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文本。
培養(yǎng)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教師也可引導、幫助學生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意識,使其在積極的情感驅動下自主地閱讀。例:
師:剛剛有同學提出了疑問,誰坐在井里啊?現(xiàn)在你們知道了嗎?(出示青蛙圖片)
師:瞧,這只小青蛙今天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里,與他打聲招呼吧!
生合:小青蛙,你好!
師:小青蛙在井里生活了很久很久,直到有一天,一只小鳥的出現(xiàn),徹底改變了小青蛙的一生。你們瞧,小鳥也飛來了(出示小鳥圖片),它會落在哪兒?
生:井沿上。
師:井沿在哪?(點生到教室前對著圖片指)哦,原來井的邊緣就稱之為井沿,那誰能告訴老師講臺上的桌沿又在哪兒呢?(點生繼續(xù)上講臺指)他指的對不對?那你的桌沿指給老師看。
師:你們太棒了!真會學以致用!
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寓言故事的情景,使用實驗教學法,重點突出,印象深刻,解決課程難點。
師:這只小青蛙認為天有井口那么大,它為什么會這樣認為呢?接下來,我們做個小實驗,一切就明白了!
課件出示
我是小小實驗家:
請同學們像老師這樣把書卷起來,卷成一個紙筒,用它來看黑板,你們看到的黑板有多大呀?
生:我只看到了幾個字。
師:這么大的黑板,你們怎么只看到了幾個字?
生:我們的視線被紙筒擋住了,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
師:青蛙不就是這樣嗎?我們的視線被紙壁擋住了,它一直生活在井里,它的視線被——井壁擋住了,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許多寓言故事的寓意不是淺顯的,需要教師多角度、多層次地引導學生思考寓言故事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長期的訓練中養(yǎng)成深入思考的好習慣。
師: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鳥可不這樣認為,它認為天有多大?你能用文中的一個詞來說嗎?
生:無邊無際。
師:小鳥從哪來?它要飛到這口井沿上需要飛多遠?
生:一百多里。
師:一百多里啊,相當于老師走路要走一天一夜呢,小鳥飛了這么遠它可能飛過了哪些地方?
生1:小鳥展開翅膀飛呀飛,飛過了高高的山。
生2:小鳥展開翅膀飛呀飛,飛過了廣闊的田野。
師:小鳥飛過了這么多地方它看到過天的邊際嗎?
生:沒有。
師:難怪它堅定地認為——“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寓言故事是一個充滿了機智、幽默、諷刺和豐富的想象力的世界,十分符合小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為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提供良好的契機?!蹲^天》這則寓言只講故事沒有明說道理,在結尾給讀者留下了廣闊想象空間,因此,我們在教學時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并根據(jù)寓言故事的特征設計續(xù)寫寓言故事來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師: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的勸說終于打動了小青蛙,瞧,它鼓足勇氣,使勁跳了出來,這時,小青蛙看到了什么?會說些什么呢?它又會來到哪里,看到什么呢?請大家展開想象的翅膀,繼續(xù)續(xù)編故事。
在總結討論,歸納寓意時讓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只需對學生的理解進行適當?shù)氖崂?、補充即可,尊重學生說出真實的感受。
師:學到這里,你們覺得我們應該像誰學習?學習它的什么?
生:像小鳥學習,要見多識廣。
師:是的不應該像青蛙一樣——自以為是,這就是坐井觀天告訴我們的道理。
寓言故事的教學應從學生的興趣、文本的特點出發(fā),拓寬學生的思維能力,豐富學生的想象,寓言教學才會自然、真實、有效。
總之,寓言故事篇幅最短,卻能彰顯出博大的生機與活力;文字簡約,卻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它是智慧的文化經(jīng)典。面對這個小學教材中的一種特殊的文學體裁,作為教師的我們?nèi)绻軌虺浞滞诰蛟⒀怨适碌慕逃δ芎兔缹W價值,就一定能將這些看似簡單的語言化作學生心中美麗動聽的音符,引導學生去探尋睿智與靈動的人生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