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明珠
(江西省樂平市第六中學 江西 樂平 333300)
美術教育是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打破那種固定模式思維,啟蒙的發(fā)端在于孩子的大腦具有形象的思維表達,對一切事物開始了認知階段,在這個階段的孩子充滿新奇、渴望、探索,對事物的形態(tài)、性能、產生強烈興趣且信心十足。這階段的少兒美術都面臨一個問題就是怎么學,怎么教?
在教學和展覽展示過程中經常會碰到這種情況,有不少家長會發(fā)出這樣的指責“你畫的是什么呀,怎么不像呢?和老師的也不像,亂七八糟的"??伤麄兒雎粤艘粋€最重要的問題,孩子的畫作,不應該由成人的眼光去判斷,成年人已經形成了自己年齡段的審美,用這種眼光來評判孩子的天性表露,是對孩子觀察與想象的扼殺,孩子畫畫其實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這個過程很有趣,它能幫助了解鍛煉他們的觀察力和想象力,用一些簡單的線條,歪歪扭扭的造型和豐富的色彩涂抹,表達真實的童心。我一直認為,兒童繪畫,重在過程,而不是結果,可恰恰相反,家長們往往注意的是結果而不是過程,這就造就了“傳統(tǒng)美術教育”,使大家覺得畫的“好”就要畫的“像”,于是,“畫的和真的一樣”的作品,才叫好畫。
孩子們的畫比較抽象,失調的比例、沒有構圖,多種形緣象會堆積一塊,可孩子們對于這樣的畫面樂此不疲,因為已經開始使用他們的大腦來思考、來觀察世界,來表達他們的心聲。每個年齡段對形象的把握都有不同的要求,再說一件藝術作品的價值高低不是拿“像”與“不像”來評判,事實上它只是具有造型能力后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在少兒階段,美術教育作為促進兒童智力發(fā)展和培養(yǎng)各種能力的重要手段,有其獨特的規(guī)律性。在兒童漫長的成長過程中,如能科學地將美術教育知識傳授給他們,對于他們知識面的拓寬、想象力的豐富、形象思維的發(fā)掘、創(chuàng)造能力的增強都有好處。因此,父母應該鼓勵他們,讓他們的天賦和靈性充分發(fā)揮出來,而不是漸漸地被消磨掉,一味地按成人的思維來評判。
我在幼兒園、小學、初中都任教過美術,曾經在課堂第一節(jié)課出示過同樣的課題:“畫出你們心中的家”,結果很震撼,幼兒園的小朋友,想象力非常豐富,加以引導之后,他們畫出了樹上的家、草原上的家、海底的家,太空上的家等等,并且解釋的非常美好,小學的孩子能畫出高樓、汽車等等。而到了初中部,和我預想的差不多,三角形的屋頂、正方形的房子,門前幾塊磚頭,旁邊一顆小樹,或是幾朵小花,天上飄著白云,幾乎千篇一律,這說明了什么呢?我們孩子的想象力,已經被“傳統(tǒng)美術教育"給慢慢的抹殺了,或者在他們很小的時候,接受的美術教育,就是畫些同樣的范畫,“像”老師畫的,就是沒錯的,我問孩子們“你們沒想法嗎?”他們回答“以前老師都是這樣畫的,有什么不對的嗎?”當然不對,你們的想象力呢?直到現在,我在上課的時候,還在強調“你們不要看我的,我只是演示給你們看繪畫的技法,但是這是我眼睛里的世界和物體,我們看到的東西是不一樣的,你們畫你們自己想的”。
孩子們有很多我們無法理解的想法,在美術課堂中,當我們讓孩子自由創(chuàng)作時,他們可能會畫很多看不懂的東西,比如黃色的西瓜,會飛的鯊魚,會跳舞的鞋子等等,這些在我們看來是有違邏輯的,根本不可能發(fā)生,這些想法我們在看到第一眼的時候會覺得很荒謬,有的老師和家長會發(fā)火,認為孩子根本沒用心在上課,如果我們由于生氣把孩子的作品撕毀或者對他們提出批評,就會讓他們失去創(chuàng)作的動力,認為這是在犯錯,所以我們要多鼓勵孩子,在孩子畫出看似荒唐的作品之后,我們首先要了解他們的創(chuàng)作意圖,這是他們現實中見過的,或者是夢見的,還是他們以后的夢想等等,讓他們說出解釋,有的可能沒有任何原因,就是靈光一現,在看到這些奇奇怪怪的畫作后,要及時鼓勵,告訴他們很有想象力,希望他們再接再厲作出更好的作品,通過這樣的鼓勵能讓孩子知道自己做的是對的,這樣的想象能讓自己在美術課上更加有積極性,每次有新的想法都會想要表達出來,孩子們很容易受傷,同時他們也很容易滿足,通過簡單的鼓勵能讓孩子對自己充滿信心,在美術課上有更好的表現,對孩子的創(chuàng)作能力培養(yǎng)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如今的少兒美術教育,已經漸漸從“傳統(tǒng)美術教育”中慢慢的脫離出來,少兒美術不僅包括繪畫而且包括“撕”“貼”“剪”“涂”“抹”“擦”“染”“印”“吹”“刮”“編”“捏”“卷”等“綜合材料運用”制作,通過這類的美術課堂活動,可以提高孩子的反映意識和動手技能,通過肢體的活動和訓練可以對相應的大腦皮層產生良好的刺激作用,通過大腦和動作的不斷相互反饋和作用,可以增強大腦和動作的反應能力。手的活動越多、越復雜越能刺激大腦皮層相應的生理區(qū),越能促進大腦的思維和反應能力。因此,美術活動可以讓動手能力得到增強的同時有效地促進少兒智力的發(fā)展。
對孩子們來說,這個時期是他們最純真的時候,他們是天生的藝術家,畫的天馬行空,創(chuàng)意無限,瀟灑又大膽的詮釋著情感和想象力,而我們成年人卻早被認知固化思維,對世界充滿敬畏后,很難再畫的像個孩子了,所以請千萬不要再用“像”與“不像”來對孩子的畫作進行批判,因為每一副畫都是一個故事,都是一個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