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曉
(瑞安市塘下鎮(zhèn)羅鳳第二小學 浙江 瑞安 325204)
讓學生參與競爭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提升其心理健康程度的重要途徑。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xiàn)代社會,我們更應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使學生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因此,在班級中創(chuàng)造健康的競爭氛圍,形成良性競爭機制是我們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對班級良性競爭的內涵有一個清晰的概念。
(一)班級良性競爭以競爭者的“共贏”為目的?!肮糙A”是班級良性競爭的首要特征和根本宗旨。班級良性競爭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競爭,它是以班級成員的共同提高和進步為目的的。具體到心理健康教育而言,這種競爭環(huán)境中不存在所謂的“強者”和“弱者”,只存在“心理健康的學生”和“正在走向心理健康的學生”,讓競爭中處于弱勢的個體也能感受到關懷,得到必要的引導。班級良性競爭的另一個強大的功能就是培養(yǎng)學生健康而積極的競爭觀念,班級競爭不是“你死我活”的過程,而是一個相互激勵,相互支持,通過參與集體競爭,達成自身心理健康的發(fā)展過程。
(二)班級良性競爭注重結果的同時更注重“過程”。既然是競爭,就必然會出現(xiàn)相應的結果,這是我們對學生心理健康程度進行觀察、評定和研究的重要參考依據(jù)。但是我們更加關注學生個體在競爭過程中體現(xiàn)出的心理素質、意識觀念、性格情緒等要素。換言之,競爭的結果直接體現(xiàn)學生的當前心理狀態(tài),而競爭地過程則會折射出學生的整體素質和發(fā)展?jié)摿?,這是我們引導班級良性競爭所最終挖掘出的內容所在。
(三)班級良性競爭直接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班級氛圍營造的依據(jù)始終是以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征為基礎的,以“學為中心”作為核心和根本出發(fā)點。因為這種內在的邏輯關系,決定了“學生心理健康”是營造班級良性競爭氛圍的根本導向,所以我們的班級氛圍創(chuàng)設不能隨心所欲,良性的班級氛圍創(chuàng)設一定是從學生本位出發(fā),能夠給學生帶來心理發(fā)展,提升學生心理健康程度。一方面要面向全體學生,同時也要兼顧不同層次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結合課程內容針對班內學生的心理個性特征進行人性化的設計與布置。
小學高年級班級良性競爭氛圍的營造,首先要堅持“學生主體”的基本原則;其次要采取“全面兼顧個體”的策略;最后形成“班級良性競爭長效機制”。筆者結合長期的班級工作經(jīng)驗和心得反思,對促進小學生心理健康的班級良性競爭氛圍的實踐進行了如下總結:
(一)班級競爭中學生個性心理的觀察和研究。新時期的老師們擔任著“研究者”的角色重任,因此我們要有意識的對班級成員競爭的過程進行觀察、記錄、分析和總結。這些素材是我們對學生心理進行觀察研究的寶貴資源。
例如在體育觀摩課上,同學們在傳統(tǒng)體育游戲“跳山羊”的競賽過程中,有的學生躍躍欲試,充滿了期待與興奮;有的學生卻猶豫不前,流露出畏懼與退縮;有的學生比較沉著,會等到前面的同學軀體準備完畢后再助跑起跳;等等。這些行為習慣、心理情緒都是他們真實的第一反映,作為孩子們的老師,我們進行了及時的收集、梳理、研究這些寶貴的第一素材,與學生們的各個學科的老師共同交流分享,從而打破學科的局限性,在培養(yǎng)孩子心理成長的目標上形成了教育合力。
(二)班級競爭中對學生自我心理認知的歸正與引導。一方面我們要校正和拓寬學生們的競爭領域,讓學生們的目光不僅僅局限于學習成績的競爭,要為他們設置德、智、體、美、勞多方面多層次的良性競爭區(qū)域,讓每個學生都能發(fā)現(xiàn)和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和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們的自信心和上進心;要及時發(fā)現(xiàn)和矯正學生們在班級競爭出現(xiàn)的類似吃穿、金錢、家庭環(huán)境等攀比傾向,讓學生們知道什么才是有意義的競爭,什么是無意義的競爭,引導學生們形成健康的競爭取向。
另一方面我們要引導學生真正“懂得”良性競爭,即良性競爭的受益者是每一個個體,每一個學生都是受益者,首先在班級競爭中我們可以更加直觀清晰的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對自己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認知;其次學生真正的競爭對手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當前的能力和水平,以班級競爭為契機和動力,就是為了追求自己的進步和不斷突破。
(三)對班級競爭中集體凝聚力的有效強化。班級良性競爭需要我們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將競爭主體進行巧妙合理的轉移,讓學生們在競爭中形成合力。這需要我們教育者對學生心理的深入把握和對班級工作的不斷創(chuàng)新。班級競爭不一定非要局限于班級成員之間的競爭,我們將其拓展為班級與班級之間的競爭,或轉嫁為班級成員與特殊對象之間的競爭??偠灾?,我們營造的班級良性競爭氛圍,不僅僅要消弭班級成員之間的心理隔閡,更要進一步促進他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新課程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具體到小學高年級教學層面,就是要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咏嬛R。教師要從機械的傳授者轉變?yōu)橛變簩W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闭撜Z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們應該因勢利導,讓學生能夠學會競爭、享受競爭、積極競爭,健康競爭。養(yǎng)成“在競爭中不斷成長,在成長中享受競爭”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班級良性競爭體制的完善需要我們的不斷總結與反思,形成一套健全而合理的行之有效的班級良性競爭氛圍的建構策略,為學生營造一個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和諧氛圍,最終使每一個學生在心理素質、品質上都能夠不斷成長、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