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萍
21世紀以來,廣告中的女性形象十分豐富,但這看似多元化的形象背后,其實暗藏的是男權主義視角下的女性。廣告作為極具影響力的傳播渠道,將賢妻良母的傳統(tǒng)女性形象大肆傳播,這背后其實是在宣揚一種傳統(tǒng)的女性價值觀,從深層分析更是一種男權社會的體現(xiàn)。其次,女性形象的色情化與物化。某些廣告把女性單純地當作一種“性”對象進行渲染,以迎合某些群體。女性的曲線成為商業(yè)文化載體,成為一個符號、一種包裝乃至一個賣點,在大眾審美中被消費,靠廣告中女性的青春美貌與傲人身材去博取眼球。最后,女性形象的從屬化,女性在廣告中的職業(yè)和男性相比,還是處于較低地位,或者說女性的精英形象在廣告中還只占很小比重。
廣告中的女性形象總是處于被觀賞的地位,究其原因,首先必然是父權制社會遺留下來的影響;其次是在現(xiàn)代社會中女性主義的覺醒還不夠,很多女性意識不到廣告中存在的問題,并沒有被冒犯的感覺,這種現(xiàn)象讓人不安,背后折射出女性已經(jīng)被這種男權思想所馴化。
除上述歷史原因及意識形態(tài)上的原因外,消費社會的興起,也是造成女性主義在廣告中缺失的重要原因。消費主義最大的特征是對于商品“象征”意義的消費,是對符號的消費。在消費文化里,商家不只供給商品,廣告也不只推銷商品,賦予商品意義符號,進而塑造消費者的物品意識形態(tài)、人生意識形態(tài),致使消費行為不純?nèi)怀鲇谧灾饕庾R,同時也刺激消費社會向深層次推進,維系既定霸權話語或重構新的霸權話語。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廣告慢慢地從以產(chǎn)品為中心轉換為以人物為中心,將女性符號化、商品化,受眾就會根據(jù)社會既存的性別意識,將女性理解為被觀賞的對象,且不自覺地將這種意義轉移至商品,產(chǎn)生“消費商品就等于消費了女性形象”的錯覺。
廣告中女性形象不論是溫柔賢淑還是性感妖嬈,都將女性美完整地展現(xiàn)出來,給人帶來感官上的享受和審美上的愉悅,有利于廣告迅速抓住觀眾眼球,引起注意,從而增加觀眾購買欲望,刺激消費。同時,女性獨有的親和力,能拉進廣告和觀眾的距離,從而增加對商品的信任與喜愛,激發(fā)購買欲望。
在一個男性中心話語社會,廣告依照男性的審美觀對女性形象進行塑造,壓抑了女性的自主需求,并潛移默化地使他們接受這樣的審美趨向,并無意識地改變自己來迎合這種趨向,使女性越來越?jīng)]有個性,越來越處于被動狀態(tài),不利于女性的獨立自主和自信心的培養(yǎng),使男女兩性處于不對等的狀態(tài)。廣告中一直在渲染女性的外在魅力,會給現(xiàn)實中的女性以誤導,仿佛在提倡一種只要外表靚麗就能成功的價值觀,造成現(xiàn)實中對女性內(nèi)在涵養(yǎng)的忽視,同時也隱含了一種女性價值來自男性肯定的文化。廣告中這種對女性形象的塑造,實則消解了女性主義,助長了男權文化,不利于女性文化的健康發(fā)展。同時,由于廣告的普及,大量青少年每天都在接觸廣告,這種男權思想占據(jù)上風的廣告很容易對青少年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造成負面影響。
本文中并沒有提到如何提升廣告中女性主義的形象,因為無論是廣告商、媒體輿論引導,還是監(jiān)察機制,這些都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廣告中的女性形象和這些相比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因此,想要解決問題,就必須從社會意識形態(tài)與消費文化入手。與其說是期待廣告中的女性主義趨向正?;?,倒不如期待這個社會對女性多一份寬容與尊重。值得欣慰的是,隨著現(xiàn)在廣告中男性在家庭生活中角色的轉換,他們照顧孩子、料理家務,廣告中的女性主義似乎正在慢慢走上正軌。
[1]陳培愛.廣告?zhèn)鞑W[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
[2]王艷.從女性主義視角析廣告中女性形象的演變[J].美與時代,2006(6).
[3]傅守祥.女性主義視角下的廣告女性形象探析[J].思想戰(zhàn)線,2003(5).
[4]廖云,侯丹丹.論廣告文化對女性主義的消解[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05(5).
[5]徐鵬遙.女性主義視角下的廣告文化分析[D].武漢:武漢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