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婕
(作者單位:山西省長治市郊區(qū)廣播電視臺)
電視新聞采訪是新聞節(jié)目的基礎,由于新聞自身的屬性,必須嚴格遵循新聞采訪真實性的原則,這是對電視新聞采訪質量的有力保障,也是遵循客觀事實應有的行業(yè)準則。電視新聞采訪的獨立性,是指電視新聞記者要有較強的獨立完成新聞采訪的能力,要有較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對于采訪前期準備工作、采訪過程以及采訪后續(xù)工作能獨立完成,且有獨立的見解和思考能力。
電視新聞采訪的最終目的就是將新聞信息進行公開傳播,因此,新聞采訪工作的公開性不言而喻。電視新聞采訪的公開性也更能體現(xiàn)出真實性,這也是對真實性最有力的見證。電視新聞采訪可能會遇到不同的人物、事件,每個被采訪人都具有自己特點,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社會背景、不同的知識層面、不同的性格愛好等,在采訪中根據(jù)不同的采訪人,運用不同的采訪手段和采訪策略,從而滿足電視新聞采訪的需要。
電視新聞采訪工作有時會遇到在一段時間內需要跟蹤報道的信息,這時新聞采訪報道的延續(xù)性就非常重要。電視新聞記者要時刻關注新聞事態(tài)發(fā)展變化,根據(jù)需要進行連續(xù)采訪或跟蹤采訪報道,最后要給新聞熱點事件一個圓滿的結束報道,給公眾一個交代,切忌有頭無尾的新聞采訪報道。電視新聞在采訪中往往會遇到突發(fā)事件,采訪過程中可能不會一帆風順,這就對電視新聞記者的自身素質和采訪應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根據(jù)突發(fā)事件的實際需要,從事件信息的角度出發(fā),力求不要中斷采訪。如果實際情況確實不允許繼續(xù)采訪,要做好對新聞事件相關人員的安慰和情緒安撫,充分體現(xiàn)出一個電視新聞采訪工作者應有的職業(yè)素養(yǎng)。
電視新聞記者作為采訪者,一定要具備較高的專業(yè)素質和能力。特別是當前新媒體環(huán)境下,電視新聞采訪在選題和內容上都需要謹慎,良好的新聞素材不僅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和共鳴,還直接關系到新聞節(jié)目能否成功。在電視新聞采訪中,隨著采訪工作的不斷深入,采訪者要盡量避免一些錯誤,摒棄死板、膚淺的新聞采訪方式。要充分考慮到被采訪者的文化程度、年齡差異、地域特色等因素,在采訪前要多下功夫,盡量少用官話、套話,不僅要尊重新聞信息的真實性,還要尊重被采訪者的情感和心理。有的電視節(jié)目為提高收視率,特別是泛娛樂化的今天,部分娛樂節(jié)目聘用非專業(yè)的新聞記者,對新聞熱點人物或明星采用盯梢式的采訪,非常令人反感。
電視新聞采訪中,由于受訪者的社會身份和個性特征各有不同,因此,在采訪中受訪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合作意識也會不同。比如,記者在采訪中采訪對象有的較為合作,但有的就很不合作,存在抵觸情緒。再如,受訪者如果是領導階層,就會比較配合,語氣隨和,但態(tài)度較為謹慎,也可能會回避問題。受訪者如果是工人、農(nóng)民等階層,心理壓力會小,但可能不會注重言辭、語氣等。也有的受訪者會拒絕采訪,極其不配合,面對電視新聞記者大門緊閉,緘默其口,甚至暴力阻擾、毆打新聞記者。
影響電視新聞采訪的因素除上述采訪者和受訪者因素外,還有其他多方面的因素。如突發(fā)性因素的影響,氣候因素的影響,采訪環(huán)境的影響等,有的突發(fā)性因素是不可抗拒性的,如地震;有的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如采訪者引起沖突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都可能是影響電視新聞采訪的因素,因此,一定要提前做好、做足功課,盡量將可控制的影響因素降至最小程度。
提問技巧在電視新聞采訪中的作用不可小視,新聞記者在提問時注意不要提太大的問題,不要提過多的外行問題,不要提暗示性問題,不要提過于輕率的問題,不要提過于生硬的問題,不要提審問式的問題。提問技巧在電視新聞采訪中的應用歸納為以下三點。
電視新聞記者在采訪時,要貫徹以人為本的精神,重視人文理念,注重人文情懷。當記者把人文情懷適當?shù)匾雴栴}中會取得一定的效果。在提問中還要注意情境語境,注意通過恰當?shù)奶釂枌κ茉L者進行正確引導,無論是針砭時弊,揚善懲惡,還是以平民化的角度進行新聞采訪報道,都要以良知和正義為采訪準則,以善良和大愛為最終目標。在采訪提問中,盡可能創(chuàng)設情境,使受訪者與提問話題產(chǎn)生共鳴,同時注意與受訪者進行交流,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快速贏得受訪者的信任與好感,進而愿意積極配合采訪,在互動和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新聞采訪任務。
電視新聞記者在采訪時,要注意語言藝術的應用,提出的問題要有技術含量,而不是簡單地讓受訪者回答是或者不是。這就要求電視新聞記者在平時注意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在采訪前對采訪內容和對象做深度了解,對想要得到的信息有一個明確的思路。在采訪時要牢記提問的語言禁忌,不要用外行話提問,也不要提問一些莫名其妙、模棱兩可的問題。電視新聞記者要根據(jù)不同的被采訪者者選擇恰當?shù)牟稍L方式,提問的問題避免空洞乏味,切入點要直接準確。在采訪過程中要尊重受訪者的社會身份和情緒心理,不要為達到采訪目的而一味追問,要做到換位思考,避免刺激性提問。
電視新聞記者在采訪時,由于時間有限,所以一定要把握好提問的主線,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采訪效率。一是要語言簡潔明了。通常提問一句話能表達清楚的,不要用兩句話表達,把寶貴的時間留給受訪人。二是要抓住問題的重點。例如,有的電視新聞記者在采訪時,開場白說了一籮筐,導致提問主線不清,重點不明。三是要采用多元化的方式。當代的新聞采訪處于一個開放的嶄新時代,單一的采訪方式已不能滿足電視新聞采訪的要求,因此,采訪提問也要與時俱進,如多元化應用即興采訪、隱蔽性采訪和一般性采訪,將多種采訪形式結合起來。四是要靈活隨機應變。電視新聞記者在采訪前要了解整個采訪事件和人物的詳細資料,但在面對受訪者進行提問時,可能會有很多突發(fā)情況出現(xiàn),這時就需要考驗電視新聞記者的應變能力。新聞采訪記者要根據(jù)事態(tài)發(fā)展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思路和策略,改變提問話題和提問方式,讓采訪得以順利進行。
總而言之,電視新聞采訪是有一定原則性和藝術性的工作,新聞采訪質量和效果與提問技巧密不可分。在采訪過程中力求做到采訪內容真實、采訪體系完整,但由于電視新聞采訪工作具有突變性和廣泛性特點,每個被采訪對象都是擁有自身個性特征和心理行為的人,所以電視新聞記者在采訪提問時要注意提問技巧和策略,從而獲取最有價值的新聞信息,圓滿完成各種不同類型的電視新聞采訪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