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輕芒雜志》為例"/>
任麗姝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我國首份《中國城市閱讀指數研究報告》(2015年)中顯示,隨著手機等閱讀介質的興起,閱讀外延明顯擴大,網民閱讀的第一途徑是手機。從報告中的“網民閱讀指數”來看,手機作為新興移動閱讀方式,影響力已遠超紙質書?;邶嫶蟮挠脩羧?,作為數字出版市場細分的結果,閱讀類手機應用便應運而生,并不斷涌現(xiàn)。閱讀類手機應用作為用戶進行移動閱讀的重要入口,為適應和滿足用戶多方面的需求,自身也在不停地進行分化,但目前仍存在很嚴重的內容同質化問題。在這當中,興趣閱讀類手機應用迎合了后現(xiàn)代閱讀方式而發(fā)展起來,并且在閱讀類手機應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位。后現(xiàn)代閱讀方式下,興趣閱讀類手機應用的產生不足為奇。興趣閱讀類手機應用滿足了用戶的碎片化閱讀行為,適應著用戶對于內容多元化和興趣指向的需求。興趣閱讀類手機應用中的個性化推薦也是滿足了后現(xiàn)代閱讀環(huán)境下,用戶比較懶惰,不太喜歡自己搜集整合的特征。目前國內針對興趣閱讀類手機應用的研究還沒有起步。現(xiàn)有的研究都是關于手機閱讀應用的宏觀研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對用戶行為和運營模式的研究上。興趣閱讀類手機應用只被歸類為手機閱讀類應用開發(fā)的一個創(chuàng)新類型,尚未進行系統(tǒng)化的分析研究。但興趣閱讀類手機應用符合閱讀類手機應用發(fā)展趨勢的一種類型,具有其研究的現(xiàn)實意義和價值。
興趣閱讀類應用是與當下后現(xiàn)代閱讀方式的相呼應而產生的一種手機應用類型,興趣閱讀類APP基于讀者興趣點整合內容,界面設計與雜志排版類似,內容涉及音樂、文學、旅行、攝影、漫畫、新聞等興趣領域,以初始feed流和信息流式布局為主要表現(xiàn)方式。滿足特定群體的小眾需求,也為閱讀類APP市場細分開創(chuàng)全新的視角。
盡管興趣閱讀類應用目前尚無確定的定義,但與其他閱讀類APP相比,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
興趣閱讀類APP以資訊的集合為主,區(qū)別于圖書類閱讀APP和期刊類閱讀APP。內容比較偏向生活化,涉及音樂、文學、旅行、攝影、插畫、漫畫、新聞等興趣領域。興趣閱讀類APP的內容大多抓取自微信公眾賬號或其他平臺,其目的是吸引用戶來到他們的平臺上進行閱讀。興趣閱讀類APP的內容像是手機中的生活雜志。
興趣閱讀類手機應用是基于興趣的內容閱讀,所以背后需要不斷依靠升級搜索技術來支持,以滿足用戶所潛藏著的興趣關系鏈閱讀需求。
興趣閱讀類應用具有強大的內容推薦系統(tǒng)來按照用戶興趣關系鏈來進行內容的推送,主要有三種內容推薦系統(tǒng),即人工推薦、社交推薦和基于算法的智能技術推薦。一般而言,興趣閱讀類手機應用會基于以上三種推薦系統(tǒng)將高質量內容推送給用戶。
興趣閱讀類手機應用很注重社交功能的設置,為用戶提供了分享和創(chuàng)造的機會。興趣閱讀類手機應用一般會將用戶以相同的興趣為紐帶而連接起來,形成一定的興趣小群體。目前,在手機應用市場發(fā)展比較好的幾款興趣閱讀類手機應用有:《ONE·一個》《好奇心日報》《知乎日報》《Light》《唯物》和《輕芒雜志》。
《輕芒雜志》是豌豆莢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產品負責人王俊煜于2016年7月推出的一款興趣閱讀類手機應用,目前僅有iOS版本可用。自發(fā)布以來,除了iOS版本獲App Store首頁推薦外,小程序版本一經推出,即連續(xù)六周蟬聯(lián)[知曉程序]周榜內容資訊類第一名。
作為一款興趣閱讀類手機應用,能夠在之前已有的興趣閱讀類手機應用中脫穎而出。《輕芒雜志》有以下幾個創(chuàng)新點。
“興趣雜志”,就是將用戶感興趣的主題分類后進行整合,以雜志編排的形式將內容呈獻給用戶。目前,《輕芒雜志》里包含了160多本興趣雜志,其中14本興趣雜志由輕芒團隊精選而成,剩下的140多本則全都由機器推薦生成。用戶可以在“穿搭”“家居”“健身““電影”“咖啡”等上百個興趣雜志中選擇訂閱。為了讓用戶快速上手,新用戶打開APP時,產品會先系統(tǒng)默認訂閱了接近20個興趣雜志,然后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保留或刪除及添加其他興趣雜志。而且,《輕芒雜志》在產品規(guī)劃中還提出了“興趣樹”的概念,將人們的興趣由淺入深,進行層次劃分,將人們的興趣主題立體化和組織化,以便實現(xiàn)更加精準的內容分發(fā)。比如說在“咖啡”這個大主題之下,又細分出“星巴克”“手沖咖啡”“意式咖啡”這樣的小主題。
《輕芒雜志》可以像 RSS一樣根據關鍵字創(chuàng)建自己專屬的雜志,實現(xiàn)用戶個人興趣信息的自聚合,進一步滿足了這用戶的個性化閱讀需求。個人定制還體現(xiàn)在《輕芒雜志》對用戶的精準化的內容推薦上,人工編輯由負責的是十幾個精選興趣雜志的內容推薦,剩余的雜志內容推薦由機器人“小花主編”根據興趣關鍵詞抓取內容,然后經過算法選取后呈現(xiàn)。
《輕芒雜志》在用戶經驗上的創(chuàng)新體現(xiàn)在其細節(jié)的設置。首先是信息流(內容類產品的首頁)的雜志感設計。其排版風格也很簡單、舒服、雜志風,力圖與其產品定位一樣能給用戶雜志般的閱讀體驗。其次,用戶在閱讀完《輕芒雜志》所提供的文章內容后,可以撤銷已讀。這種類似“閱后即焚”的方式,也是對用戶隱私的一種保護。如果不撤銷已讀,用戶還可以收藏該文章,并在文章中進行一定地批注,并可以看到其他用戶之前的筆記。最后,《輕芒雜志》很注重用戶體驗和用戶黏度,不僅在上述的細節(jié)上下了功夫,而且會人工定時與用戶進行互動和交流,答疑解惑,保持良性溝通關系。
盡管像《輕芒雜志》這樣的興趣閱讀類手機應用已經是一種很有創(chuàng)意的產品,但我國內容產品一直面臨“僧多粥少”的尷尬現(xiàn)狀,世面上的手機應用很多,不可避免會產生同類產品的同質化。特別是當興趣閱讀類手機應用悄然興起,勢必又會帶動新一批產品介入進行市場的爭奪。產品的同質化是興趣閱讀類應用發(fā)展中面臨的最為嚴峻的問題。
以《輕芒雜志》為例,目標受眾和其核心用戶定位是關心品質的年輕人。這也反映了《輕芒雜志》本身定位是從個性化和小眾化出發(fā),避開了主流大眾市場,對自己的受眾群有意識地進行了選擇。對小眾群體需求的滿足,必然會面對用戶規(guī)模優(yōu)先,發(fā)展緩慢的情況。再加之目前我國移動閱讀市場發(fā)展繁榮,各種閱讀類手機應用層出不窮,用戶的流失也是興趣閱讀類手機應用必須要考慮的情況。
興趣閱讀類手機應用的內容大多都抓取自微信公眾賬號或其他平臺,滿足的是用戶基于興趣的淺閱讀需求。這種缺乏深度的非原創(chuàng)內容,很容易在產品邁入中長期發(fā)展的時候顯露其短板,也會造成一部分追求內容深度的用戶的流失。
未來閱讀類手機應用市場細分將越來越精細化,迎合用戶一般興趣的閱讀類手機應用的發(fā)展將遇挫。因而興趣閱讀類手機應用必須要走差異化生存路線,通過提供與競爭者存在差異的產品或服務以獲取優(yōu)勢的戰(zhàn)略,找準自己的產品定位和目標用戶群。
對用戶黏度的培養(yǎng)一方面要使自身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另一方面就要加強與用戶的互動與溝通,是用戶對產品產生歸屬感。用戶黏度的培養(yǎng)和用戶的進一步開發(fā)還可以通過產品的積極宣傳來增強。以《輕芒雜志》為例,運營者積極與知名作家陶立夏合作,不僅跨平臺在知乎live開直播,而且還由陶立夏本人主編興趣雜志。通過粉絲效應,即增加了品牌影響,又為用戶提供了知識服務和交流活動。
互聯(lián)網時代,信息泛濫,人們的時間和注意力被分割。從用戶心理角度分析,面對信息的海量冗雜,用戶會轉向對其感興趣的精品內容的渴求。因此,興趣類閱讀手機應用要在內容運營方面有所調整,均衡用戶閱讀喜好和傳播深度內容的關系,在滿足用戶群體特有閱讀喜好的同時做到引導用戶擺脫淺閱讀困境,繼續(xù)發(fā)掘基于用戶興趣的精品內容,堅持以“內容為王”,打造產品品牌。
閱讀類手機應用作為移動閱讀的重要入口,已經面臨從量的積累到質的提升的階段。興趣閱讀類手機應用是在數字時代背景下,閱讀類手機應用趨向個性化和小眾化發(fā)展的基礎上對形式和內容上的創(chuàng)新。興趣閱讀類手機應用仍面臨著產品同質化、功能設置趨同等問題,一方面需要運營者推陳出新,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用戶體驗;另一方面也需要用戶和研究者們積極參與其中,獻言獻策,共同推動閱讀類手機應用市場的健康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