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君 宋 蓓 薛素梅
跌倒是指個人突然或非故意地停頓,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1]。防范住院患者跌倒不僅是醫(yī)院管理的重要內容,更是評價醫(yī)院醫(yī)療護理安全質量的重要指標[2]。老年人是跌倒事件發(fā)生的主體人群,而住院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心理、疾病、環(huán)境等多因素的影響,跌倒發(fā)生率往往較高,跌倒可加重住院老年患者病情及心理負擔,同時跌倒導致的并發(fā)癥是65 歲以上老人死亡的重要因素,預防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發(fā)生,對于患者及家屬、醫(yī)護工作者、醫(yī)院管理者的意義重大。國內學者[3]對近十年住院患者跌倒研究分析指出,目前研究人群集中在老年人群,在跌倒的臨床原因分析及預防管理措施方面有很大突破,但仍需探索更為有效的、切實可行的跌倒預防管理措施。JCI 標準已成為醫(yī)院安全管理的核心部分,它能夠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發(fā)生率[4],將JCI 標準應用在預防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管理中,為預防住院老年患者跌倒事件的發(fā)生提供理論依據,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的住院患者中所有年齡≥60 歲的老年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2015年住院老年患者為對照組共36722例,其中男19611例,平均年齡70.57 歲,女17111例,平均年齡69.36 歲;2016年住院老年患者為觀察組共39048例,其中男20845例,平均年齡70.50 歲,女18 203例,平均年齡69.51 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3.58,P>0.05)。
1.2 方法 以2015年1~12月未應用JCI 標準的住院老年患者為對照組,以2016年1~12月應用JCI標準的住院老年患者為觀察組。JCI 標準具體包括:跌倒原因問卷調查;查找跌倒原因;采納聯(lián)合委員會建議;制定詳細計劃;落實措施;開展跌倒后管理工作6 部分內容。
1.2.1 問卷調查 在2015年對照組收集病例資料的同時進行問卷調查,發(fā)放調查問卷1980 份,共收回1783 份,其中員工調查問卷911 份,患者調查872份。問卷內容包括:導致跌倒發(fā)生的患者因素、環(huán)境因素、工作人員因素、系統(tǒng)因素、組織因素、設備因素等。
1.2.2 跌倒原因 根據問卷得出的數據進行多方面分析,制作跌倒發(fā)生原因及跌倒相關因素魚骨圖,找出導致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發(fā)生的原因。國外學者[5]研究指出:在依據指南評估時,結合多家醫(yī)院管理團隊審計的方法,可篩選出大量具有高風險的患者,但對于跌倒因素尚不完全清楚,因此需根據各家醫(yī)院的具體情況查找原因。
1.2.3 采納聯(lián)合委員會建議 ①提高防止跌倒傷害的意識。②建立跨學科防跌倒傷害團隊,對團隊成員評估培訓。③使用標準、有效的評估工具去確定跌倒風險因素。④根據對跌倒和傷害風險的識別,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并針對特定的患者、人群和環(huán)境實施干預措施。⑤采取行之有效的慣行做法和干預措施,并使其標準化。
1.2.4 制定計劃 根據調查結果及聯(lián)合委員會建議制定詳細計劃,多種形式相結合的健康教育,從多角度強化患者的預防跌倒意識,對病房的安全管理、預防意外跌倒有重要意義[6]。從新設計制作防跌倒標識,增加防跌倒設施;增加患者及家屬防跌倒宣教內容,提高其重視度,注重后勤服務保障工作的落實;進行全員培訓(科室組織全員培訓,醫(yī)務部發(fā)通知,護理部組織后勤、行政部門培訓);加強設備及儀器的檢修和提高正確使用率。各部門相互配合,多種干預措施聯(lián)合應用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發(fā)生率[7]。
1.2.5 落實措施 從2016年1月1 日開始,落實制定的預防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措施,采用統(tǒng)一的跌倒風險評估工具,成立防跌倒特別管理小組,邀請相關專家進行防跌倒工作指導,提倡因人施護,制定標準干預流程。
1.2.5.1 對具有跌倒危險因素患者,應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安全教育并采取相應預防措施,提高患者防跌倒意識,可減少引起其跌倒發(fā)生的高危行為。
1.2.5.2 在門診大廳、走廊、衛(wèi)生間、樓梯、候診區(qū)等區(qū)域放置醒目警示標識或宣傳展板。
1.2.5.3 對于救護車送來的患者轉運時應注意防護,對輪椅、平車等輔具由醫(yī)院統(tǒng)一管理并便利提供和教會患者及家屬正確使用。
1.2.5.4 全院病房衛(wèi)生間設置緊急求助鈴,床頭呼叫鈴置于患者伸手可及處。
1.2.5.5 提供足夠的燈光,清除病房、床旁及通道障礙。
1.2.5.6保持病區(qū)地面清潔干燥,及時清理地面積水、油、冰、水果皮等,拖地或地面潮濕時應有防滑警示提示。冬天室外應及時清理積雪和冰面,在住院部、食堂等患者經常出入的樓房進出口鋪設防滑墊且有警示提示。
1.2.5.7 根據培訓計劃,及時有效地進行防跌倒的相關培訓及考核。
1.2.6 開展跌倒后管理工作 包括建立真實透明網絡上報系統(tǒng)(嘉禾電子系統(tǒng));進行積極有效的跌倒后討論分析(科室內討論、護理部主管跌倒工作組討論),認真記錄引起跌倒事件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提出整改意見;整合近年住院老年患者跌倒資料,進行跌倒趨勢分析,提出工作改進意見;在跌倒事件發(fā)生后及時對患者進行重新評估,再次強化患者及家屬的防跌倒意識,避免二次跌倒的發(fā)生。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EpiData3.0 進行問卷及相關資料的數據錄入,利用SPSS17.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設α=0.05 為檢驗水準,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于患者一般資料采用構成比、百分比均值來描述;對于計量資料的兩兩比較采用t 檢驗,對于計數資料的兩兩比較采用卡方檢驗。
2.1 兩組跌倒發(fā)生情況 對照組患者36722例,跌倒75例(0.20%),觀察組患者39048例,跌倒48例(0.12%),觀察組跌倒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72,P=0.005)。
2.2 兩組跌倒損傷情況 對照組住院老年患者跌倒75例,觀察組住院老年患者跌倒48例,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跌倒損傷程度低,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跌倒損傷情況(例)
提高醫(yī)療服務質量和患者安全是JCI 標準的核心內容,通過對JCI 標準的深入學習和認真解讀,將其應用在預防和降低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管理中,將引起跌倒發(fā)生的原因與醫(yī)務工作者、患者、具體跌倒情況相結合,進行持續(xù)的質量改進,建立符合我院特色的預防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標準化管理流程;根據措施所涉及的職責范圍實現(xiàn)同質化服務,實現(xiàn)以住院老年患者為中心的預防跌倒的管理體系,即發(fā)掘問題、探討原因、提出改進、重新評估、落實措施,用正確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例跌倒事件,將跌倒發(fā)生預防在初始階段,降低跌倒風險,保證患者安全,力爭做到全體醫(yī)護人員、患者及家屬共同參與。通過JCI標準健全了我院對住院老年患者預防跌倒的安全管理,提升了全體醫(yī)護人員、患者及家屬的防跌倒安全防范意識,降低了住院老年患者住院期間跌倒發(fā)生率和跌倒損傷程度,提高了患者的安全。
JCI 標準在預防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安全管理中是行之有效的、科學的管理模式,值得在臨床工作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