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斌
江西工程學院
隨著21世紀教育大發(fā)展時代的到來,以及學校體育功能的不斷擴大,我們必須認識到:以高科技為核心的知識經濟將始終處于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教育中廣泛應用并導致教育系統(tǒng)發(fā)生深刻的變化,終身教育將是教育發(fā)展與社會進步的共同要求。當前,許多國家都把振興教育作為跨世紀的基本國策,我們國家也同樣提出了《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這些新的動向都預示著未來教育將發(fā)生深刻的變革,隨著我國《體育法》的頒布和《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實施,“快樂體育”、“終身體育”、“成功體育”等各種體育教育思想以及各種新的體育教育模式的出現(xiàn),都將給學校體育教學帶來新的要求和沖擊,因而我們推斷21世紀的教育將會對體育教師的素質提出新的要求,每一位體育教師都將面臨著重要而又急待解決的問題——重構,只有提高自身素質,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體育教學作為教學過程中一個特殊的存在,不僅僅要求教師具有良好的教學語言,更要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以及與學生打成一片的個人魅力。不僅僅要學生想聽、要聽,還要讓學生樂意聽、樂意做。能做到這點,我們才能過成為一個學生喜愛的優(yōu)秀教師。
在當今社會, 越來越多的人追求一種健康的生活模式, 也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重視體育鍛煉的重要性, 每星期定期去健身房游泳館的大學生不在少數(shù), 加之學校及老 師對于體育課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 因此, 我認為, 大學生整體身體素質應該會處于一個良 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隨著健康為本的思想深入人心, 體育鍛煉會逐漸成為我們自身的需求, 而不 是外界強加的壓力。 大學生體育課將會是一個良好的交流, 放松的平臺, 成為大學生未來求 學路上的一塊基石。
辯證法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矛盾分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居支配地位,其主導和決定事物的發(fā)展方向,次要矛盾是處于從屬的地位,對主要矛盾起制約作用。對于大學體育教師,哪些是主要的影響因素,哪些是次要的影響因素,對于每一個教師而言都有所不同。
重構和提高體育教師素質,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在實施“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和“跨世紀園丁工程”里,強調要整體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國民素質和民族的創(chuàng)新能力,指出體育和美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加強體育和美育工作,要使學生有強健的體魄,保證學校體育和藝術教育的數(shù)量和質量,提高教學水平,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等,面對時代賦予的使命,我市體育教師必須重構和提高下列各項素質,才能更好地進行體育教學和科研工作,為國家培養(yǎng)出跨世紀全面合格的人才。
進入21世紀,隨著科學的進步和教學手段的日益優(yōu)化,計算機、電化教學等現(xiàn)代技術手段運用于學校體育教學將成為普遍現(xiàn)象,且得到迅速發(fā)展,攝影、電視、錄像、計算機等一大批先進的教學設備正在學校體育的領域中悄然興起,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隨著科技的進步,將會慢慢滲透到體育教學、體育管理和體育科研中去,因此,跨世紀的體育教師必須強化科學知識的學習,學會使用計算機,掌握新的教學技術手段以及一些教具的使用方法,并利用先進的技術不斷改進教學手段、方法、為教學和科研服務。
應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和強健的體魄。未來教師的崗位競爭是教育發(fā)展的結果,其中部分中小學體育教師將面臨第二次就業(yè)和失業(yè)的問題,他們將進入到新型的人際關系、工作氛圍、知識體系中去。另一方面,未來教師的活動空間擴大,影響范圍廣泛,要受到不同年齡層次、不同知識結構整體的監(jiān)督和效仿。因此,跨世紀體育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能抗挫折、抗失敗,應變要機智,并能及時有效地調控好自己的情緒,愉快地與他人合作,因為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的心理特征以及所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對學生都會產生較大的影響。體育教師還必須具有強身之道,長年堅持體育鍛煉,使自己的肌膚更健美,身體更強壯,才能將祖國的下一代培養(yǎng)成為具有堅強、樂觀、奮發(fā)向上、百折不撓、善處逆境的良好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的接班人。
未來體育教師將會是高層次、高學歷的教師。未來者預言,在21世紀,世界上最激烈的競爭者是高素質人才的競爭,而高素質人才的競爭必將導致教育的競爭,教育的競爭,實際上就是教師素質和能力的競爭,教師素質的核心標志則又是學歷。高學歷是當今世界上許多發(fā)達國家教師素質的共同特征,如:日本要求中小學教師都要有大學本科畢業(yè)的學歷水平,美國在《國家為21世紀師資做準備》的教育調研報告中也明確要求所有教師都要經過研究生階段的教育學訓練,預計我國在2000年前后,對具有條件的地區(qū)也力爭使小學和初中教師的學歷分別提升到專科和本科層次,經濟發(fā)達的地區(qū)高中教師和校長中獲碩士學位的都應達到一定比例,這對于跨世紀的體育教師,應及時采取各種有利措施,廣開渠道,不斷學習,努力探索來提高自己的學歷層次。
綜上所述,重構、提高體育教師的素質,是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因素,是當務之急的大事,建立一支新型的、高素質的體育教師隊伍,是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根本大計。大學體育課程文化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要充分的結合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發(fā)展規(guī)律,從中顯現(xiàn)出其自身的文化特色和優(yōu)勢,從根本上促進大學體育課程的個性化,構建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大學體育課程文化是一個永久不變的目標,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們要高度的認識到體育課程文化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校園體育文化是經過長期的積累與凝練發(fā)展而成的一種精神產品,它是無聲的教育力量,可以讓人們升華思維,通過自身不斷的發(fā)展形成自身文化,從而為高校大學生強身健體、提高素質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它反映了師生群體的思維方式和基本價值選擇,是高校師生共同生活的導向。積極的讓大學生感受并認同這種體育課程文化,并將此深深的烙印在學生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就會為大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打下一個堅實的精神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