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楊宗偉
(1.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2.遵義師范學院,貴州 遵義563002)
健康是每個人賴以生存的基本要求和前提,是當今人類進步的標志和需求。國務院2016年6月15日頒發(fā)了《全民健身計劃綱要》,號召“積極為知識分子創(chuàng)造體育鍛煉健身的條件,倡導和推動適宜其工作特點的健身方法,其目的在于努力不斷提高知識分子身體的健康程度,逐漸提高知識分子健康意識[1]?!皣竦纳眢w素質(zhì)是國家發(fā)展的基礎,在當今社會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的職業(yè)女性的身體健康已不是單純的個人身體健康問題,而是關(guān)系到民族素質(zhì)和社會進步的一個戰(zhàn)略性問題[2-3].“作為學校教師的女性知識分子對于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和經(jīng)濟建設的各類人才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中起碼有一半的女教師的身體健康狀況更令人擔憂,另據(jù)河南媒體報道,鄭州市知識分子的平均預期壽命比同齡人短 2 年,而死亡率與同期老年人持平[4]。這是一組多么令人痛心的數(shù)據(jù)??!所以研究中學女教師體育參與為這一問題很有必要。
關(guān)于女教師的體育參與的問題,查閱大量的文獻發(fā)現(xiàn)這一話題的關(guān)注度不是太高,但時代的進步,女性的體育參與從九十年代中期逐漸獲得了關(guān)注。隨著社會的飛速發(fā)展,生活中的各種重壓,舊思想的束縛等條件都阻礙了女性體育參與需求。全民健身計劃及大眾體育興起以來,對其研究的文章漸增多。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方熙嫦的《福州市健身中心女性健身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分析》;周建偉等人《寧波市女職工體育健身情況的調(diào)研分析》;王景亮的《陜西省西安市不同年齡婦女體育健身現(xiàn)狀研究》[5]等。這篇文章是在充分調(diào)查銅仁市碧江區(qū)高級中學女教師體育活動的基礎上,探討女教師的參與情況,并找出其影響因素。
本文通過查閱大量文獻資料進行分析、采用深度訪法及觀察法的基礎上進行研究,揭示并從中找出影響中學女教師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去的因素,為推動銅仁市碧江區(qū)高級中學女教師的體育參與,提高體育參與的積極性,促進體育活動廣泛展開提供科學依據(jù)。
對碧江區(qū)的幾所高級中學的約300名在職女教師為調(diào)查對象,在銅仁市第一中學、銅仁市第二中學及銅仁市民族中學三所學校各學校隨機抽取5名,共計15名,年齡在25—50歲的女教師進行訪談,其中25—30歲的3人,31—40歲的8人,41—50歲的4人。
2.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各種相關(guān)書籍,在相關(guān)權(quán)威網(wǎng)站搜索相關(guān)文獻及文章,對所搜集的材料進行篩選和總結(jié)。
2.2.2 深度訪談法:
通過對所選取的15位女教師進行了時間不少于 2 個小時的深度訪談,訪談資料進行整理并且編碼。訪談個案的女教師在編碼時用英文大寫字母代替中文姓氏;有利于充實和拓寬論文研究的思路,并從更深層次上找出中學女教師參與的影響因素。
2.2.3 觀察法:
對選擇的調(diào)查對象,進行跟蹤觀察,觀察內(nèi)容如下:
(1)周的鍛煉的次數(shù)和時間;(2)場所和項目的選擇;(3)原因和動機
調(diào)查顯示對體育參與的認識呈現(xiàn)出年齡差異,中老年教師認為體育參與很重要 ,年輕人身體健康,還沒有體會到身體不健康的弊端[6]。在訪談中40歲的C老師和45歲的H老師都提到說“運動對身體有益大部分老師都知道并且也認為體育參與很重要當然我也是這么認為的,但是我很少去進行體育參與;一位26歲的Y老師在訪談中說“身體是否健康運動參與在我看來不太重要,身體健康與一個人本身的體質(zhì)和生活中所養(yǎng)成的,體育參與可以用來減肥塑身之類的;通過觀察平時在學校的一些鍛煉場所也很少看見有女教師在進行運動鍛煉。調(diào)查顯示年輕教師對體育參與的認認知水平較低還有待提高,中老年教師雖然對體育參與有認識,但是并沒有付諸于實踐。
從調(diào)查顯示女教師進行體育鍛煉的原因與本人情況息息相關(guān),主要體現(xiàn)在增強體質(zhì)、減肥健美、消遣娛樂、治療疾病、緩解壓力以等。只有極少部分是為了參加比賽,不過大部分的動機是為了增強體質(zhì)、緩解壓力等,以青年和中年居多,以健康和治療疾病為主的老年教師較多。
R老師今年28歲剛結(jié)婚一年還沒有小孩,每月用于體育鍛煉的費用大概在300--700元之間,由于沒有過大的經(jīng)濟負擔每月用于體育消費的支出較大。K老師是一位35的老師已婚還有一個十歲還在上小學四年級的小孩每月用于體育消費的一般200元以下有時候幾乎為零,因為家中經(jīng)濟壓力過大比如車貸、房貸、孩子的學習用費等,其次最主要的就是時間不允許。青年教師特別是沒結(jié)婚的女教師比中老年教師用于與體育消費的支出稍多,但是整體較低。
我國對體育人口的界定是:①每周身體活動頻度 4次以上;②每次身體活動時間40 分鐘以上;③每次身體活動強度中等強度以上。只有滿足這三個條件才能稱之為體育人口。按照此標準,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和強度直接影響著體育鍛煉的效果,對女教師參加體育鍛煉時間和強度調(diào)查結(jié)果如下:
C老師說她是一名高二的老師每天的課時比較多,每天下課之后還得去接孩子放學回家還得做飯,只有等全家吃過晚飯之后才有時間去運動半小時,運動回來還得給小孩檢查作業(yè)。C老師說到像她這樣家里和學校兩頭忙的女教師不在少數(shù),想鍛煉的時間能多點也只能是想想家里總有這樣那樣的事會耽擱,久而久之有時候參加運動鍛煉也是一種奢侈那還談得上達到什么運動強度和時間的保證。一般所采取的都是一些如跑步、慢跑、周末陪孩子爬山逛公園等一些低強度的運動。
28歲的R老師說她平時就不喜歡體育鍛煉,上學那會兒最害怕的就是上體育課,現(xiàn)在隨著年齡的增長,對體育也就沒那么抵觸了,就在網(wǎng)上下載了學習瑜伽的視頻自己慢慢跟著學,但是由于教學任務繁重,一天的課下來就筋疲力盡,有時候晚上還有晚自習,周末也有課,有時候一閑下來就想休息,有時候周鍛煉次數(shù)不足一次。女教師處于學校和家庭的重壓之下,中學女教師大多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7-8].
調(diào)查結(jié)果得出老師一般選擇的體育項目有羽毛球、跑步、散步、登山、瑜伽和舞蹈。青年女教是選擇瑜伽和舞蹈的占大多數(shù),中老年女教師選擇慢跑散步登山的居多,在鍛煉場所的選擇上不論是青年教師還是中老年教師大多都是選擇本校的田徑場或離家較近的學校鍛煉場地再或者所住的小區(qū)的綠化帶小路,選擇去健身房進行體育鍛煉的教師較少一般是青年女教師。從女教師鍛煉場所和鍛煉項目的選擇上大多以項目簡單易行的項目為主,場所的選擇以不收費且以室外為主的運動場所為主。
某中學的G老師說到:“我們每年都會舉行職工的學科之間的排球比賽,雖然口號是促進大眾體育但實則是各隊之間的比拼,在正式比賽之前各隊都會認真挑選本隊的選手從本學科中選擇身體素質(zhì)和排球技能較好的老師去代替本學科參賽,賽前還會組織培訓。這就讓我們這一類愛好體育但是身體素質(zhì)不好的人望而卻步,久而久之就對學校所組織的這類體育項目的失去了興趣。”另外一個學校的Z老師也說到她們學校也有內(nèi)似的情況每次學校召開的田徑運動會中教師類的項目,所選取的運動員也是身體素質(zhì)較好的,能幫助本隊獲勝的人。向我們這些老教師只能在旁邊給她們當啦啦隊。
T老師是一名高三年級的英語老師,T老師說到:“至從上老人高三年級的課這鍛煉的時間就之前的一周三四次到現(xiàn)在的一月三四次,高三的工作壓力大每天備課就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學生每周的周測、聯(lián)考、模擬考等等學生考完還得改試卷再加上我上的是高三的重點班,心里壓力也挺大生怕少講一個題就怕學生在高考時會遇見類似的而丟分。所以每天的高壓下一下班想的不是去鍛煉而是想到頭就睡?!盰老師是一個體育老師,在問到她的體育參與現(xiàn)狀時她這樣說到:“我本身就是搞體育的知道體育參與對人的身體健康有益,也知道去科學的進行身體鍛煉。雖然周課時量也大,但是教授的過程中也達到了體育鍛煉的效果。其次就是平時周末喜歡跟朋友一起去登山或者相約在家做做瑜伽。”X老師是一名信息技術(shù)老師,X老師說她所教的信息技術(shù)只有高一和高二開設,所以教學壓力相對其它主學科的老師而言教學任務相對輕松,平時下班之后偶爾會跟同事打打羽毛球之類的。女教師的體育參與跟所教學的科目和所帶的年級有關(guān),如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這些主科的老師教學壓力大,特別是即教主科還上高三的課程有的甚至還擔任班主任。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這部分女教師的體育參與。
1、女教師對體育參與的認識低,還認識不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盡管有一部分老師認識到了體育參與的嚴重性,但參與率卻不高,還有一部分女教師不參加體育鍛煉,久而久之會影響生活的質(zhì)量和工作。
2、女教師參與體育的動機較明確,年齡的差異也體現(xiàn)出需求的不同,年輕的女教師以減肥瘦身為動機,而中老年教師則以減少病痛和健體為主。
3、女教師鍛煉的項目的選擇多以簡單實惠的傳統(tǒng)運動為主。
4、影響女教師體育參與積極性的因素大多來自工作和家庭,雖然有著較為良好的積極性,但是客觀因素影響了女教師的體育參與。
1、學校和有關(guān)部門應加強對女教師這一現(xiàn)象的重視。適當緩解她們壓力,使其有時間參與體育鍛煉。加強女教師對體育項目的學習。聘請專業(yè)人士定期組織女教師學習適合女教師的體育項目。激發(fā)中學女教師體育參與的熱情。
2、培養(yǎng)女教師的體育參與的興趣并樹立終身鍛煉的意識。破除封建觀念,把運動鍛煉當做生活的一部分,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的習慣。4.2.5多組織各學科之間的友誼賽,特別是組織體育老師與非體育老師進行交流增加其非體育老師的體育參與的興趣;學校的各科研組的負責人應組織內(nèi)部成員進行一些簡單易行的又有鍛煉價值的體育活動。
3、學校應從自身情況出發(fā)為女教師創(chuàng)造良好的體育鍛煉條件。定期開展一些各年齡階段的趣味性體育活動。
4、學校應該制定有關(guān)獎懲制度,學校體育鍛煉納入績效考核與評優(yōu)和評先掛鉤。在待遇上,加強投入,提高女教師的幸福指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