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慧敏
(河北省滄州市吳橋職業(yè)技術教育中心,河北 滄州 061800)
豬疥螨病是由疥螨蟲在豬的皮膚上寄生,以皮膚發(fā)癢與發(fā)炎為特征的一種接觸傳染性寄生蟲病,俗稱癩、疥癬。此病在養(yǎng)豬場非常普遍,幾乎100%的豬場都有豬疥螨感染,經常接近豬的飼養(yǎng)人員或獸醫(yī)人員也有被感染的病例。豬疥螨病呈現一種慢性、消耗性的過程,一般不會引起死亡,容易被人忽視。但是豬感染以后,發(fā)生劇烈的癢感,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食欲減退,生長緩慢,嚴重的是可引起死亡,
豬疥螨病是接觸性慢性疾病,傳染的來源就是病豬身體上的疥螨蟲,蟲體很小,一般肉眼很難看到,常寄生于由蟲體在皮膚深層挖鑿的隧道內。傳染途徑是健康豬和病豬直接接觸或接觸被病豬污染的圈舍、放牧地、墊草等感染發(fā)病。還可以通過人的手、衣服、飼養(yǎng)用具等傳染給健康豬。
幼豬最容易遭受疥螨的侵襲,發(fā)病也比較嚴重,原因是幼豬的皮膚細嫩比較適合于螨蟲的寄居,隨著豬年齡的增長,患病的幾率逐漸減少,癥狀也比較輕微。成年豬感染后癥狀較輕,或成為隱性的帶螨者,經常散播螨蟲,尤其是哺乳母豬帶螨時更增加了仔豬的感染機會。疥螨離開宿主以后,在18~20℃和65%的濕度條件下,只能生存2~3d,當遇到適宜的條件(7~8℃),則可以生存 15d左右,因而,墊草、圈舍、用具在短期內,都可以造成感染疥螨的機會。當圈舍擁擠、潮濕、陰暗,加之飼養(yǎng)不良,營養(yǎng)較差的時候,非常有利于疥螨病的發(fā)生和流行。反之,疥螨對干燥的抵抗力很小,在陽光照射充足和干燥的圈舍中短期內即可死亡,如在50~80℃的干燥空氣中經過30~40min就可以死亡。
疥螨病也可以感染其他家畜和人,如條件不適宜螨蟲的發(fā)育繁殖,則很快死亡,患畜自愈,有時也可以返回豬體造成豬的感染。
豬疥螨病主要發(fā)生于幼豬,成年豬也可以感染,但癥狀較輕或不明顯。病變先從頭部開始,特別是眼睛、頰、耳,以后逐漸蔓延到軀干和四肢。感染初期癢覺比較輕微,隨著病程的延長,癢覺逐漸加劇。患豬就圈墻、欄柱、石頭等物摩擦患部,或用蹄搔抓患部,嚴重的患部會擦出血。有的患部可以觀察到滲出液結成的痂皮,皮膚發(fā)生皺褶或龜裂,患部被毛脫落。病程延長則病豬食欲不振,營養(yǎng)衰退,精神萎頓,生長緩慢,感染嚴重的還會造成死亡。
根據臨床癥狀、流行特點分析和病原檢查,如果發(fā)現病原體即可確診。檢查材料取皮膚的刮下物即可,刮取部位應選在新鮮病灶的地方,或患部皮膚與健康皮膚交界的地方,這些地方螨蟲較多,容易找到。刮取方法可以用小刀先刮下表層痂皮,然后用力刮取新病灶的濕潤皮屑,必須刮至略見出血為止。刮過的部位用碘酊消毒。檢查方法有以下幾種。
將刮下的病料放置在載玻片上,加上數滴30%甘油水溶液,放在低倍鏡下檢查就可以了。
將刮下的病料放在試管內,加入5%~10%的苛性鈉溶液,加溫煮沸使痂皮溶解,沉淀后鏡檢沉渣。
沉淀法處理以后,去上清液,試管內加入60%的硫代硫酸鈉溶液至管口,靜置10min后,用金屬圈蘸取液面表層,然后將液膜涂在載玻片上鏡檢。
如果一次檢查找不到蟲體,可以重新采集病料進行檢查,同時結合病狀與濕疹、禿毛癬加以區(qū)別。
疥螨病的治療應采取綜合性的措施,才可以達到徹底治療的目的。治療以前要對整個的豬群進行檢查,將患病的、健康的豬分開飼養(yǎng),治療的同時要清圈消毒,徹底消滅病原。治療以前要除去痂皮才可以充分發(fā)揮藥物的作用,除痂皮可以用2%的溫來蘇水溶液或溫皂水(40℃左右)用毛刷或草刷將痂皮刷掉。然后才可以涂藥治療,涂藥的時候必須仔細,不漏掉患部。但是對大面積全身感染的病豬,可以每隔2~3d涂擦體表面積的1/4以上,以避免藥物中毒。蟲卵對藥物的抵抗力較強,故在第一次治療后的5~10d重復治療,以徹底殺死新孵出的幼蟲。治療過程中,要把刷掉的痂皮、被毛等收集起來用火焚燒。獸醫(yī)以及飼養(yǎng)人員的手、工作服、治療用具都要進行徹底的消毒,以免散播病原。
4.1 用0.5%~1%的敵百蟲水溶液進行每天一次的患部涂擦或用噴霧器噴灑患部,都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敵百蟲治療前要注意,要把洗刷痂皮的堿性液體用清潔的溫水沖洗干凈,以免發(fā)生中毒。
4.2 用煙草末1份,水20份,先浸泡一晝夜,再煮沸0.5h,過濾后涂擦患部,但要注意防止流入患畜的眼鼻內?;蛘哂昧蚧?份,棉籽油10份,混合均勻后涂擦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