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曉紅
摘 要:隨著課堂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語文課堂變得日益豐富起來,學生不僅僅是課堂學習的主人,更是課堂活動的主人,因此數(shù)學教師要積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表演之中,鼓勵學生放飛思維的翅膀,促進自身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課堂表演;思維;課堂實踐
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由于我們的語文素材多姿多彩,語文課堂也應當呈現(xiàn)出五彩繽紛的局面,語文教學過程中不應當受單一教學形式的束縛,教師可以通過一定的課堂表演,幫助學生放飛思維的翅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讓學生享受其中,在歡樂的表演中感悟語文知識,學習語文知識,從而提升學習效率,促進自身的全面發(fā)展。下面就語文課堂表演,幫助學生放飛思維的翅膀進行簡單分析。
一、認真準備,精心設計好表演的內容
對于小學生來說,課本上的有些內容并不能夠完全理解,即不能完整表達出課文內容的意思,也就不能做出完美的詮釋,不適合小學生演繹。所以,教師在準備課程時應規(guī)劃好內容,哪些老師自己教授,哪些可以由學生組合來傳達,這時就要合理安排課程,以學生為中心,培養(yǎng)獨立思考,但也要給予恰當?shù)囊龑?,不能想到一出是一出。例如,老師可以利用表演來加深學生對生字詞的認識和理解,有些動詞可以結合生活實際,這樣學生對此理解更深入,課堂上也十分有樂趣。但有些詞表述起來較為抽象,不容易用肢體語言表述,此時教師應注意區(qū)分。還有些內容適合學生演繹,從而加深印象,教師應注意加以引導,比如三年級文章《陶罐和鐵罐》,學生兩兩一組進行趣味角色扮演,教師的任務則是在表演前提示學生應當注意的部分,比如角色語氣態(tài)度、對話環(huán)境等等。更有拓展表演可以使用,在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啟發(fā)學生展開聯(lián)想,使得學生思維更加活躍。比如教師可以這樣啟發(fā)孩子們:陶罐和鐵罐能不能成為好朋友呢?請同學們動一動腦筋。這樣可以在此前基礎上再一次進行演繹,學生將會收獲更多。當然我們的教材中還有很多空白點,教師可以巧妙地借助這些空白點,讓學生不斷發(fā)展自身的想象能力,放飛思維的翅膀,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彌補課堂機械教學的不足,讓學生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將文章進行填補,或者將文章進行再創(chuàng)造,也可以通過一些景點文章,讓學生扮演小導游,通過文章介紹風景名勝,幫助學生培養(yǎng)語文學習積極性。
二、做好鋪墊,降低表演的難度
要想讓學生靈活深刻地演繹出課文內容,就應以內容為基礎,再加上老師對其引導,以及學生對其的熟悉度,若學生能將其成功演繹,將對師生雙方產(chǎn)生積極影響,帶來信心,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得學生對表演及課文產(chǎn)生興趣。例如課文《頤和園》,老師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引導,比如可以建議學生扮演導游的角色,還要提醒學生一定要非常熟悉課文文本,最好能在腦海中形成畫面,這樣才能使表演完整順利地完成。然后讓學生自由組成一個個的小導游團,大家共同努力完成小組合作,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在相互磨合中鍛煉了學生的思維邏輯,還降低了表演的難度,使得學生對表演的興趣更加濃厚,也提高了學生的求知欲。若是按文本原內容直接來演繹的,應抓住文本中心,關注角色形象與內心,從而引導學生感悟課文思想。比如課文《夜鶯的歌聲》,老師應先引導學生總結文章中心思想,熟讀課文,站在文章角度考慮角色內心,從夜鶯的角度、敵人的角度考慮,教師將文本展開層層遞進,才能夠讓學生更加快速地接受文本知識,進行表演。在語文課堂表演中,教師要善于引導,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
三、重視評價,增強表演的效果
在語文課堂中,開展課堂表演,不應當單純地追求一種表面的熱鬧氛圍,學生笑過了、樂過了,掌握了學習知識,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才是我們開展課堂表演的最終目的。這種表演形式讓學生可以通過細節(jié)之處,感悟課堂的魅力,通過表演細細琢磨課文的內涵,體味文章之美。我們倡導的表演是一種讓學生提升閱讀能力,增強語感,提升審美能力的教學方法。教師要與學生一同參與其中,仔細推敲文本知識,無論是在表演前還是表演后,重視起對學生的評價,讓學生可以及時了解自身的不足之處,讓學生進行預演,檢測表演得是否到位,是否還有一些不足之處。教師可以在學生表演之后,對學生提出一些改進的建議,或者讓學生之間互相評價,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增進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促進學生的成長發(fā)展。這種交流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通過評價互動,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能力,或許會產(chǎn)生與作者不同的思維,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辨能力。當然課堂評價的方式多樣,因此對學生表演的評價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定的空間,讓學生敢于交流,互相評價,互相促進,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提升表演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總之,語文教學不僅僅是一些簡單的字詞句的教學,而應當通過多種教學方式讓學生提升語文學習興趣,讓學生樂于參與、敢于參與、積極參與,通過表演,深入感悟語文學習知識,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鄭小霞.在有效課堂教學中,放飛學生思維的翅膀[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2(23).
[2]趙云霞.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放飛想象的翅膀: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初探[J].學苑教育,2012(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