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麗
朱永新說:“用享受的目光來看待我們的教育,那么我們就會多一種生活的詩意。如果我們能讀懂每一個孩子的臉龐,走進每個孩子的心房。我們就會驚奇地發(fā)現:幸福從此熙熙攘攘!”即便教師經濟上不富有,但是精神上絕對是富有的、滿足的。
我認為要“享受教育的幸??鞓贰边€得化被動為主動,通過自身行為方式的轉變來追求“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那我們該怎么樣做,才能讓我們的班主任工作做到“痛并快樂著”而享受教育的幸??鞓纺?!
一、尊重學生,請從記住學生的名字做起
在美國,優(yōu)秀教師的行為準則的第一項是“記住學生的名字”。這是一則看似很簡單的要求,在美國的優(yōu)秀教師守則中排在第一位,可見其意義非凡,對此我深有同感。因為在接觸新學期的新同學時,如果你能盡快記住孩子的名字,往往可以避免很多麻煩,同時也給學生一個驚喜。記得有一年軍訓第一天下午,有一學生體力不支,隨口問道,“你是哪個班的?”該學生冷漠地看了我一眼,沒有回答。我以為他是身體不舒服而不想回答。過了一會,我又問道:“你的班主任是誰?”這一次他很鄙視地看了我一樣,還是沒回答,這下我尷尬了。軍訓結束后回班級,我才發(fā)現這是我班級的學生,那一刻,我不只是尷尬而是愧疚了,我不知如何面對他。再后來他就輟學了。這一件事,讓我一直梗在心頭,自問:如果當時我能叫得出他的名字,是否會有另外的情景出現呢,是否會改變他?我不得而知。生活沒有如果,從那時起我知道的是:被人記住是一種幸福。所以我不斷提醒自己:尊敬學生,請從記住學生的名字開始。
二、要想紀律好,做些孩子喜歡做的事情
每當我接一個新班級時我會做一件事,就是“同唱一首歌”。這一首歌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要大部分學生會唱,現在的孩子們個個鬼精靈怪,聰明得很、又調皮得很、靈動得很、也可愛得很?!兑捉洝飞险f“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看來我得改變以往師道尊嚴的辦法。我決定讓他們唱歌,同唱一首歌,這樣無形當中縮短了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強了熟悉與信任,鬧騰的概率少了,班級紀律也漸漸走上正軌,學習也認真了。從此,班級有一個特殊的規(guī)定,那就凡是犯錯誤的孩子不是做檢討,不批評,而是為全班同學唱一首歌。事實證明,同唱一首歌,在班級管理中,有著獨特而明顯的積極作用,既愉悅了身心,又起到了紀律教育的作用。
三、家長孩子一起進教室開家長會
家長孩子一起開家長會,效果特別好。家長孩子一起開家長會,比以前開家長會“家長—教師”的模式有著不可多得的優(yōu)勢:所有的學生都參加,與家長一起步入教室,按組入座,教室事先把各組的課桌椅擺成圓圈,教室有幾組學生,就擺成幾組,孩子跟家長對組入座。然后這個家長會由班長主持,每組組長發(fā)言,匯報每一組每一個學生在校的學習成績及表現。表現好與不好,成績好與不好都讓組長去發(fā)揮。哈,這樣班主任不用擔心會得罪人,尤其是表現不好或者學習不好的孩子的家長,就不會怪罪到班主任,又能起到教育的作用。當然,每一位組長的發(fā)言稿都是經過審核的。教育是“教師、孩子、家長”的三位一體,開家長會,又怎能缺少孩子
們呢?
四、要想成績好,課外閱讀不可少
“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弊鳛榘嘀魅?,不僅專業(yè)知識要過硬,各方面知識也要與時俱進,跟得上時代。要不然,現在的孩子鬼靈精怪,啥事都懂,我們拿什么讓孩子對你心服口服呢?我們總是提倡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和學習,但忽視了老師和學生也應該一起閱讀。做到這一點必須知道孩子最喜歡讀什么書?現在的孩子,普遍迷戀網絡小說,而且屢禁不止!你有政策,他們有對策;被沒收了,找同學借;學校禁止了,回家看。當發(fā)現有孩子沉溺在這些書中的時候,我會跟他們探討書里的內容,不是不能讀,而是讀的時機不對。但可以假期讀,學習文化課的時間先用來學習。這樣學生容易接受,他們不會覺得你班主任是一味地禁止。嘿,讀這些書并不是十惡不赦。這樣很多孩子就會聽進去,從而努力學習。“堵住了網絡小說,接下來就是推薦符合學生年齡特點、體現時代發(fā)展需要的文章給他們。課外閱讀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文學欣賞水平,同時培養(yǎng)了閱讀愛好!
五、異彩紛呈的課外活動
每當遇到熊孩子特別多的班級,課上只要一有風吹草動,隨時都能嗨起來,那該怎么辦?加上初中生叛逆最嚴重的時候,這個時候你講道理苦口婆心是沒用的,我認為所有年齡段的孩子初中是最
難教的。我做過高中班主任、初中班主任,就差小學了。深有體會,叛逆的初中孩子是多么的難搞定,得跟他們斗智斗勇,有時候一不小心還會給自己惹來災難。應付這些叛逆的熊孩子,我的辦法是帶他們去運動,每天放學陪著他們跑操場,最后的結果就是孩子們身體好了,校運會團體總是拿冠軍。在運動的過程中,孩子們釋放了躁動的氣息,就能靜下心來認真學習,班級管理也會走上正軌。這么堅持下來孩子們既陽光又有上進心!
要做到以上這些并不難,難的是要有一顆簡單快樂的心來堅持,和孩子們保持著一顆不老的童心,“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復,而是創(chuàng)造;不是謀生,而是生活?!边@樣理解,我相信我們的教育一定會是真正的“幸福而完整”。最后,用著名詩人艾青:“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來詮釋我對教育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