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榮基 張永芬
摘 要:新課程改革讓初中地理教學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教師如果依然沿用傳統(tǒng)的地理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將不能適應新課標的發(fā)展,這就要求教師要結合新課標的要求進行教學變革,探索適應新課標改革的教學模式。所以加強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初中;地理教學
我國新課程改革已經(jīng)實施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人們對初中地理教學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tǒng)的地理教學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已經(jīng)不能適應新課標的要求,因此,教師一定要加強對初中地理教學中存在問題的研究,并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初中地理教學質量,以適應新課標的要求,促進新課程改革的順利開展。
一、目前初中地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觀念陳舊
雖然我國已經(jīng)全面提出了素質教育的理念,但是在初中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對地理教學依然不夠重視,而是將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語文、數(shù)學和英語等學科上,而地理課就是放松的課,學校方面在地理教學方面的科研力量和師資力量投入比較少。家長對孩子的地理學習也不夠重視,在家很少監(jiān)督孩子學習地理相關知識。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學生也越來越不重視地理的學習,課外幾乎不花時間在地理學科上,課堂上也沒有投入大量的精力。
2.教學方法枯燥單一
地理教學由于不受重視,所以教師也沒有過分注重地理這門學科的教育,在實際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往往是按照課本上的資料進行講解,采用“填鴨式”和“灌輸式”教學方法,學生被動學習。教師無論是針對什么地理內(nèi)容,都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學方法,這樣不僅容易使學生喪失興趣,抵觸地理知識的學習,同時也使一些地理內(nèi)容的教學不夠合理,從而影響教學效果。
3.教學與實踐脫離
初中地理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非常緊密,氣候、地形等內(nèi)容在學生的實際生活中都無處不在,而新課標也指出,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生活化教學,加強教學和實踐的聯(lián)系。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地理內(nèi)容的實踐性,完全按照課本來講解理論知識,營造的課堂氛圍比較枯燥,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并且也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1]。
二、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學策略
1.轉變觀念,注重學生的情感教育
以往注重知識教學,而新課標要求在注重知識教學的同時也要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要全面落實三維目標。學校方面要增加地理教學方面的資金投入和師資投入,引進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不能讓別的學科教師代替地理教師,而是要建立專門、專業(yè)的地理教師隊伍。此外,要建設地理教學課程體系,嚴格按照科學的教學體系來開展教學。此外,學校要加強宣傳,提高學生對地理學科的重視程度,糾正錯誤的觀點[2]。教師一定要更新教學理念,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不僅要注重知識教學也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學生創(chuàng)建有趣、輕松的課堂氛圍,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
2.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內(nèi)容。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一定要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是新課標的要求。因此,教師可以將開放式教學方法、探究式教學方法和情境教學方法等引入到課堂教學中,轉變教師的地位,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來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在探究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掌握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從而提升其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例如,在學習“自然環(huán)境”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采用情境教學法,采用多媒體播放亞洲自然環(huán)境的典型視頻,引出亞洲自然環(huán)境的概念。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還可以引入案例教學法和項目教學法,將生活中具體的事件作為教學內(nèi)容,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對比分析,最終得出結論,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提升了自己的學習水平。項目教學法是將學習整體劃分為不同的項目,以學生為主體參與到項目
中,掌握相關知識,提升學生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將角色扮演法、模擬法、小組合作教學法等教學方法靈活應用到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傊?,教師一定要結合教學內(nèi)容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
3.促進教學和實踐有效融合
新課標指出,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加強理論和實踐的聯(lián)系,圍繞學生的日常生活來開展地理教學,讓學生明白地理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而提升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認同感,并培養(yǎng)學生利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講解“氣候”相關內(nèi)容的時候,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我國冬、夏氣溫的分布特點,了解我國主要溫度帶及劃分的標準,并能夠分析氣候形成的原因。教師不能只按照教材上的內(nèi)容來開展教學,而是要結合學生所在的城市,讓學生總結教材中的內(nèi)容和當?shù)貧夂蛱攸c之間的區(qū)別和共性,進行知識拓展延伸,讓學生掌握當?shù)氐臍夂蛱攸c。
新課程改革對初中地理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地理教師要進行教學改革,轉變觀念,提高對地理教學的重視,注重知識教學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同時引入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引進先進的教學設備,才能適應新課標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陳財生.淺析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有效性[J].新課程學習(中),2015,31(4):128-129.
[2]鄒露青.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學方法淺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6,19(5):54-55.
[3]付偉.淺析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有效教學的方法[J]. 青年時代,2016,24(13):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