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蓮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也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薄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總體目標和內容”中提出“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的要求,并規(guī)定在小學階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45萬字。要達到這個要求,特別需要關注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與方法”這兩個關鍵要素。筆者在實踐中主要是從以下兩方面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與方法”。
一、打造環(huán)境,營造課外閱讀氛圍
1. 建構班班圖書角。在教室中建設一個屬于學生的讀書天地,會讓學生汲取更多的知識營養(yǎng),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所以我們在每個教室建設一個圖書角。為了讓圖書角得到學生的真正喜愛和呵護,我們提倡資源共享,要求每個學生把自己最喜歡的書帶到班級圖書角,相互借閱。這樣,學生可以接觸到幾十種不同文類、不同難度的書籍。不僅能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還能促進每個學生愛護書籍。
2. 搭建閱讀平臺。好的環(huán)境更容易調動學生讀書的欲望和積極性,更能促進學生自主的閱讀與分享。為了讓學生置身于書無處不在的環(huán)境,有機會每天閱讀,我們在學??諘绲牡胤浇ㄔO開放式的“紅領巾書吧”,還創(chuàng)設了一間“心天地互動閱覽室”。在這些地方,學生可以接觸到幾百種不同文類、不同難度的書籍,只要他們愿意,可以盡情地閱讀,隨時寫好“讀書摘要”,分享“好書推薦”,在一次次的分享中不斷地喚醒學生閱讀的心靈。學校還把課外閱讀列入課程表,使之成為綜合活動的主要課程,每周每班固定有一節(jié)課外閱讀課。
二、授予方法,激發(fā)課外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閱讀的起始階段,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具體方法有以下這些。
1. 朗讀給學生聽?,F(xiàn)代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在小學低年級,教師或家長反復為孩子們朗讀優(yōu)秀的文本,可以有效提高他們的詞匯量,而且效果相對持久,學生學習成績也會更好。尤其是理解有一定難度的文本,教師可以采用朗讀的方法,流暢地讀給學生聽,以讓學生把注意力放在聽取文章的內容上,而不是忙著思考某句話是什么意思。這樣,可以增進他們的理解,拓展他們的詞匯量,并讓他們享受到聽故事所帶來的樂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家長在家里朗讀文本給孩子聽。大聲朗讀的效果,無論是對家庭經濟情況較差的孩子,還是對家庭經濟情況較好的孩子,都是一樣的,而且越早開始為孩子朗讀,效果越好。
2. 正面示范。在引導學生課外閱讀的策略層面,對學生幫助最大的做法,就是在教學課內文章時,教他們一些具體、實用的方法。例如,《這片土地是神圣的》的整個閱讀討論過程都是緊緊圍繞“抓宣言類作品的核心觀點”這一閱讀策略展開的。那么如何讀“宣言”類作品?閱讀前,教師要介紹“宣言”類作品的特點,讓學生明確閱讀目標;閱讀中,要引導學生討論梳理作者有哪些主要觀點,再尋找關鍵句子,進一步討論作者是怎么表達觀點的;閱讀后,要讓學生反思怎樣抓關鍵句子來閱讀“宣言”作品。這樣引導學生對這節(jié)課的閱讀過程進行梳理,總結出閱讀的步驟、方法,到了閱讀同類文章時,再引導學生運用課內所學到的方法、策略,學生閱讀的效果就會比較好。
3. 分享閱讀。分享閱讀有多種方法。一種是教師朗讀時,學生跟著默讀。這種做法除了原有(朗讀給學生聽)的好處外,還能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因為他們必須要跟上教師相對較快的朗讀速度。此外,當教師念出學生不認識的字詞時,學生用眼睛辨識生詞的能力也會隨之提高。另一種是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后,讓一些學生匯報自己的感受,把閱讀體會分享給大家。有的學生不愿意說,可以讓他們設計“好書推薦”,把讀到的故事以書面的形式分享給大家。還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把讀過的文章簡單地講給家長聽,和家長交流閱讀中的收獲和體會。
4. 大聲思維。閱讀策略是很難教的,因為閱讀理解的過程很難,每一個閱讀理解過程,都有多種閱讀策略夾雜在一起;還有就是閱讀理解是一個微妙、難以定義的過程,不容易察覺,也很難記錄。那么要讓學生明確地看到閱讀思維過程,可以采用“大聲思維”這一方法。所謂“大聲思維”,就是把原本無聲的、快速的、復雜微妙的思考,放聲說出來。例如筆者和學生一起讀管管的《讓我們每個人都來種樹》,示范了整個讀詩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又強調了一些讀詩的方法,如:“你可以順著這個題目想一想,為什么我們要種樹?”“我們可以預測一下詩人會怎么解答。”……好的“大聲思維”還需要用上連接語,加強示范性。
5. 設計閱讀單。設計得好的讀書單,就像思維導圖一樣,把本來不可視的思維呈現(xiàn)出來。這樣更有利于理解、記憶以及遷移。在教“閱讀策略”時,可借助一些“閱讀單”,如情節(jié)梯、示范圖、意見椅、角色地圖等。閱讀單可以結合書的特點以及要培養(yǎng)的閱讀策略進行個性化設計。例如讀知識類的書籍,可以設計下表。
“我所知道的”一欄內填寫在讀這本書以前就知道的相關的知識;“我想知道的”一欄內填寫讀這本書之前自己想了解的相關的知識;“我學習到的”一欄內填寫帶著目的讀完這本書以后知道的相關的知識。再如,比較是經常用到的閱讀策略,為了讓學生進行比較,可以設計以下的表格。
6. 游戲設計法。筆者讓學生把讀書當成游戲來玩,就是讓學生根據(jù)書中的內容設計好玩的游戲。比如閱讀《我爸爸的小飛龍》就可以設計飛行棋的游戲或是闖關的游戲。學生在設計游戲之前先要依據(jù)故事的內容制訂好游戲規(guī)則,比如遇到問題“你最喜歡故事中的誰,為什么?”能用自己的話,回答得詳細具體的,就可以連跳幾步;如果說不來的就要回到起點重新開始。把設計游戲當成任務,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另一方面,學生會很認真地看書,對書中的人物、地點、故事情節(jié)就會特別關注。同時,讓學生把讀書轉化為游戲,也非??简瀸W生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