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峪誠
內(nèi)容摘要: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漢語熱也以欣欣向榮的姿態(tài)席卷全球。作為最難學的語言之一,如何讓更多的留學生掌握漢語,一直是對外漢語教學界的一個難題。在學習漢語的初級階段,利用游戲教學法這一模式,將有效緩解學生在學習時候的枯燥感。本文將從游戲教學法簡介、常見游戲教學法在初級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及注意事項這三個方面來進行簡要闡述。
關鍵詞:對外漢語 游戲教學法 應用研究
游戲教學法是教學中常見的一種方法,利用“寓教于樂”的模式促進學習。初級對外漢語教學中的留學生一般水平較低,加上對漢語的陌生感,這會讓課堂中的師生互動效果大打折扣。而游戲教學法則會有效的解決這一困擾,從而充分調(diào)動留學生的興趣性和積極性。本文所指的初級對外漢語教學,主要針對來華留學的學生群體。
一.游戲教學法簡介
游戲教學法是以游戲的形式,使學生們在競賽、玩耍、興奮中不知不覺地掌握教材中的內(nèi)容和只是,并在此過程中享受學習的樂趣。目前學界認為,游戲教學法具有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和布魯納的發(fā)現(xiàn)學習模式。
1.游戲教學法的原則
游戲教學法具有趣味性、實用交際性、適用性、文化性等原則,其中趣味性是里面最基本的原則。但是游戲教學法不是單純的為追求娛樂的形式,而是對“寓教于樂”的教和樂都有一定的要求。首先“教”要圍繞課堂的教學難點和教學重點來設計,“樂”則是限定教學游戲要根據(jù)“教”的內(nèi)容來展開。即教學游戲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去選擇,符合游戲規(guī)則,具有參與性,但不是單純的玩游戲。在初級對外漢語階段,因為留學生的中文基礎和表達能力不強,在選擇游戲時要注重漢語的實用交際原則,結合教學內(nèi)容,依托真實的生活場景來進行演練,注重他們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在教學中實現(xiàn)交際性、適用性和文化性的原則。
2.游戲教學法的目的
游戲教學法的目的是為課堂教學的效果服務的。一切圍繞教學重難點來設計的游戲,其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達到語言學習,實現(xiàn)語用交際。根據(jù)學者曾健《游戲在二語習得和教學中的應用》一文中歸納:游戲的目的就是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語言的興趣,同時在一定的語用交際場景下進行交際互動里練習,操練所學語言知識,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3.游戲教學法的優(yōu)點
語言的學習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在經(jīng)過一段學習后,進步較慢的學習者會感覺到一定的焦慮感和乏味性,通過游戲教學法的介入,可以有效緩解學習者的情感焦慮。在游戲的過程中,必然會產(chǎn)生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這會讓知識能夠最大限度的得到使用,也讓學習者產(chǎn)生更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達到促進學習的良性互動效果。
二.常見游戲教學法在初級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
目前游戲教學法在初級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還是較為廣泛的。在語言學習的各個階段,以及不同的課程類型中,都會有許多具體的教學案例。例如,按照語言的要素來劃分,可以分為漢字、詞匯、語法、語段、語篇等訓練游戲。按照課程類型來劃分,又可以分為聽力、表達、朗讀、書寫、翻譯等訓練游戲。這些訓練游戲還可以任意交叉組合,形成一種全新的訓練游戲。本文將從語法教學、詞匯教學、綜合運用教學三個方面,列舉一些在初級對外漢語教學中常見的游戲教學法。
1.語法教學游戲
語法教學不僅是對外漢語教學的重點所在,也是難點所在。在教學方面應盡量使學習者在運用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并掌握規(guī)律,利用比較常見且容易被學生接受的游戲教學法來輔助日常的教學。
句子成分搭配——教師在上課之前設計好具有代表性的詞語卡片,讓學生進行隨機抽取。如果抽取到的是名詞,則讓學生在名詞前面添加合適的定語。如果抽到的是動詞,則讓學生添加相應的賓語。沒有抽到的學生對抽到學生的搭配進行點評,判斷是否得當。教師在最后進行歸納總結,對不好的搭配進行糾正,讓在場的每個學生都明白一個正確的句子里面,各種成分的搭配。
模擬課文情節(jié)——結合課文內(nèi)容分組進行場景模擬表演。以楊寄洲主編、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漢語教程》為例,第一冊(上)的課本中存在買水果、銀行換錢、過海關、找自行車等多種場景。讓學生們先熟悉課文,熟悉之后合上書本對課文進行分組演練,要求使用課文中的詞語,并將詞語進行正確使用。教師和其他留學生在觀看表演的同時,要對一些不正確的表達方式進行記錄、匯總。等模擬游戲結束后,統(tǒng)一進行分析糾正。
2.詞匯教學游戲
對留學生來說,詞匯是非常重要的學習內(nèi)容。一般來說,在初級對外漢語教學階段都會配備一本漢字識寫課本,用來提升學習者的詞匯量。利用趣味性的詞匯游戲,增加學生的識記興趣,為語言學習提供更好的基礎。
傳詞游戲——通過學習一些同類詞后,讓留學生們圍坐成一圈。由一個學生開始說出一個句子,如“我喜歡吃西瓜?!毕乱粋€同學就要對這個句子進行重新復述,并在里面加上一個新的同類詞。例如“我喜歡吃西瓜和哈密瓜”。以此類推,出現(xiàn)錯誤的進行淘汰,剩下的同學繼續(xù)比拼,直到?jīng)Q出最厲害的勝利者進行獎勵。
Bingo游戲——先讓留學生在本子上畫九個格,畫好之后教師指導學生在每個格內(nèi)填寫一個漢字,隨后老師選其中的3個漢字念出來,只要學生把這3個漢字填寫在一條線上,便可獲勝,得到一個bingo。得到最多bingo的學生獲勝。
拍皮球——這個游戲比較適合數(shù)字的教學練習。首先讓學生分兩組坐在原位,合上眼,教師為兩組打分。隨后教師拍皮球,學生默數(shù)教師拍了幾下。假設教師拍了11下。教師突然停下,問一個學生:請問是幾下?該學生應該答11下。如果他答對了,該組得分,并由該學生接替教師拍球,游戲繼續(xù)進行。如果他講錯了,就讓別的學生糾正。哪組學生得分多,就為勝者。有時為了加強游戲難度,教師拍球時可以在中間來個停頓。如先拍5下,停一停,再拍4下,接著問:請問老師一共拍了多少下?學生應答“九”或“五加四是九?!眅ndprint
3.綜合運用游戲
綜合運用游戲是將所學的語法和詞匯進行有機結合。如果能開展一個切合實際的綜合運用游戲,將極大地提升學生們學習漢語的興趣和水平。
他是誰游戲——對于初級留學生來說,在剛開始的學習中,一般都會學習:你叫什么名字、你今年多大了、你有哪些親朋好友等簡單的對話。學完這些之后可以帶學生進行總復習,利用學過的句子來描述。老師先在黑板上畫一個像頭一樣的橢圓,然后問“請問他是誰?”將課堂中的學生分組,每組學生說一句描述的話,說出來的組記一分。老師根據(jù)其描述進行繪畫并記錄其中的關鍵詞,最后總結該人的特征。因為學生水平有限,經(jīng)常會用自己學過的單詞來造句,最后出來的效果會非常搞笑。如“他是小明,他是某中學的三年級學生。他很帥。他有一個妹妹,兩個弟弟。他媽媽是美國人,他爸爸是中國人。他是韓國人,他爸爸很帥,他哥哥很丑”等等。學生們也會不知不覺記住這些句子,從而達到復習的目的。
三.游戲教學法在初級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注意事項
游戲教學法不僅是常用的教學方法,也應該成為促進師生之間無障礙交流的緩沖平臺。如果要讓游戲更好地服務教學課堂,需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注意。
1.構建良好的溝通橋梁。一個課堂里面經(jīng)常由不同國家的學生組成,這些學生來自各個國家,由于習俗不同,年齡不一等原因,這些都可能導致學生們的性格迥異。以廣西師范大學國教院的初級班留學生為例,里面包含了泰國、越南、巴基斯坦、印度、韓國等國家的學生。因此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注意在課堂內(nèi)構建起和諧、良好的溝通氛圍,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游戲中來。如果遇到一些不愿配合的學生,應在下課后主動詢問,了解學生是因為什么原因不參加集體游戲。如果是因為游戲設計存在問題學生不愿參加,則要及時修正游戲環(huán)節(jié)。
2.打造活潑風趣的教學課堂。教師的授課風格對學生的學習情緒存在一定的影響。風趣幽默、親和力強的教師往往更能得到學生們的喜愛。在游戲教學法中,雖然學生是里面的主角,但是教師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果在游戲中,教師調(diào)動不起學生的氣氛,課堂沉悶,那么游戲教學法將很難發(fā)揮出真正的效果。反之,如果課堂氣氛活躍,教師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學生也樂于聽從教師的安排,那么就能達到良好的互動效果,師生之間的關系也將進一步融洽。
3.采用靈活多樣的獎勵措施。游戲教法學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鞏固所學知識,而不是以名次和輸贏為目的。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正確引導,為留學生們樹立好良好的學習觀念。如果游戲形式是以小組為單位的,教師應當要培養(yǎng)學生們的團結意識。如果游戲形式為個人,教師應當對表現(xiàn)游戲的學生給予表揚,對表現(xiàn)欠佳的學生提出鼓勵。同時,要注意在游戲結束的時候進行分析總結,強調(diào)游戲中的知識點。
總的說來,游戲教學法將會對提高初級對外漢語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完善對外漢語教學系統(tǒng)產(chǎn)生重要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周健.漢語課堂教學技巧與游戲325例[M].北京:商務印刷館, 2009.
[2]曾健.游戲在二語習得和教學中的應用[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6(03).
[3]馬智.對外漢語課堂游戲教學法研究綜述[D].東北師范大學,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