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空腹吃柿子更易結石,但關鍵并非空腹。
2.柿子和螃蟹同食并無問題。
3.柿餅白霜是糖分,并非越多越好。
4.柿子澀口是因為鞣酸,可催熟后再吃。
空腹能否吃柿子?柿子螃蟹能否同食?柿餅白霜多才好嗎?柿子澀口怎么辦?
秋冬季是柿子收獲的季節(jié),在京津郊區(qū)常能看到金黃的柿子掛滿枝頭。
柿子雖然好吃,但長輩們經常念叨:不能空腹吃,不能和螃蟹一起吃。
到底這些說法有沒有道理,應該怎么吃柿子呢?
說對了一半。
柿子含有較多的鞣酸,可以和纖維素、蛋白質等物質形成不溶于水的團塊,也就是柿結石。
柿結石可以引起急性胃痛、腹痛、腹脹、惡心、嘔吐、腸梗阻等癥狀,嚴重時需要進行手術處理。
如果結石存留在胃里長時間不能排出,可以對胃黏膜產生刺激,導致出現炎癥、潰瘍等慢性損傷。
據柿結石患者反映,空腹吃柿子產生結石的概率相對大一些,但吃飽了再吃柿子照樣可以產生結石,且新鮮柿子和柿餅都可以產生結石。
關鍵問題是,他們大多數都是一次吃多個柿子,或連續(xù)幾天每天吃幾個柿子。
另外,老人和兒童的胃腸功能弱,更容易形成結石。
所以,建議大家一次吃一個柿子就好,尤其是老人和兒童。而且不要吃柿子皮,因為其中的鞣酸較多。
這是民間流傳最廣的食物相克搭配,但其實是錯的。
柿子和螃蟹上市的季節(jié)比較接近,吃很多柿子可能導致柿結石,螃蟹不新鮮或未蒸透則可能導致食物中毒,兩個加一起,中招的概率確實更大一些,或許這就是古人的“經驗之談”。
不過實際上這種“相克”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很多柿子+任意食物”都可能導致柿結石,“死螃蟹+任意食物”都可能導致食物中毒,“很多螃蟹+任意食物”都可能導致“你被吃窮”,而“適量柿子+適量新鮮且蒸透的螃蟹”就不會有問題了(過敏的除外)。
不僅如此,所有食物相克都是毫無科學依據的“經驗之談”,你當然有權“寧可信其有”。
喜歡吃柿餅的人知道,柿餅外面有一層白霜,又叫柿霜,通常人們喜歡挑選柿霜多的買。
這個白霜的主要成分其實就是糖,包括果糖、葡萄糖等,是柿餅晾曬過程中析出的糖。
不過,柿餅的優(yōu)劣并不能用白霜的多少來評價,而且由于消費者的偏好,現在有些不法商人還會以此做手腳。
比較常見的造假方式是在表面沾一層淀粉或滑石粉,一方面避免糖霜吸潮,一方面可以讓柿餅更白,更漂亮。
識別的方法相對簡單,如果白霜特別多,而且一抖就掉,用手拿過之后手上有很多白粉的,就是假的。
柿子澀口的原因主要是沒熟透,因為柿子熟透了就會變軟,不易運輸保存,因此農戶一般會在柿子比較硬的時候采摘和售賣。
澀柿子的鞣酸過多,不但不好吃,也更容易誘發(fā)柿結石。
正確的做法是將柿子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等它慢慢成熟,或者用些小竅門催熟。
推薦的催熟方法是把柿子和蘋果或香蕉放在一個塑料袋里,并系上口,利用蘋果或香蕉釋放的乙烯將柿子催熟。
芒果、木瓜等熱帶水果用乙烯催熟是同樣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