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本清
(霞浦縣林業(yè)局柏洋林業(yè)站,福建 霞浦 355100)
紅樹林在我國分布廣泛,主要分布在海南、廣東、福建等省區(qū),隨著人們環(huán)保意識的不斷增強,紅樹林逐漸成為沿海防護林體系工程中的一項重要類型。紅樹林在沿海防護林建設過程中可以作為整個體系的前沿屏障,在實際建設過程中采取合理的造林技術,提高造林質量,恢復生態(tài)環(huán)境,為人們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
在選擇紅樹林造林地時,應充分考慮溫度、潮位、潮水流速、水體鹽等各項因素。一般選擇熱型溫度地類,海水鹽度較低的河流出???,退潮之后不會出現(xiàn)積水的灘涂。
此外,潮汐內(nèi),在發(fā)生低潮時,潮水未浸沒灘涂,可以將其作為宜林地。該項內(nèi)容可以作為選擇紅樹林宜林地的一項重要基準線。在紅樹林造林過程中,在準線以上可以作為宜林地,適合造林;而在基準線以下,由于土地長時間遭受海水浸泡,不適合種植紅樹林,如果強行在該區(qū)域種植紅樹林,種植的紅樹林不僅生長緩慢,而且成活率很低,無法達到人們的需求。在福建省霞浦縣種植紅樹林時,選擇中潮帶造林地栽植紅樹林最好?;セ撞輰t樹林幼林的生長會造成影響,紅樹林造林地有互花米草時需對互花米草進行化學或物理清理,為紅樹林的健康生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
霞浦縣在營造紅樹林時,樹種選擇以秋茄品種為主。紅樹林對海水鹽度和溫度都十分敏感,霞浦縣通過大量的種植試驗發(fā)現(xiàn),最佳的種植溫度為22℃,鹽水濃度則應在1%以下,該環(huán)境適合紅樹林生長。具體造林應選擇在潮落時,同時要對造林的密度進行合理控制,因為秋茄相對比矮小,具有群居性,密植會產(chǎn)生群體效應。在實際種植過程中,可以將株行距控制在1.0 m×1.0 m或者0.8 m×0.8 m,造林密度控制在667~1 042株/667 m2[1]。苗木規(guī)格以胚軸長度15~30 cm為宜。栽植深度為胚軸長度的1/3~1/2為宜。栽植時,應弄清胚軸頭尾,防止倒插。在實際造林過程中,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可以采用容器完成相應的育苗作業(yè),在該過程中相應的工作人員應小心作業(yè),以免在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失誤,導致樹種死亡,對紅樹林造林造成不良影響。
在秋茄種植過程中,造林選擇在5—6月端午節(jié)前后進行,氣溫適宜,水溫適宜。依據(jù)當年的實際氣候情況,選擇生長良好的母樹,對臨近胚軸掉落的成熟種子進行采摘。需要注意的是,因為秋茄的花期相對較長,并且成熟期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以依據(jù)秋茄的具體成熟情況,分期分批完成相應的采摘作業(yè)[2]。從具體情況來看,早期采摘的胎生苗的生長情況明顯優(yōu)于晚期采摘的胎生苗,因此,早期采摘的胎生苗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及相應的抗寒性,種植后成活率相對較高。
如果采取胚軸方式造林,在完成相應的采種之后,應利用當?shù)氐暮K畬ε咻S進行浸泡,一般應浸泡1 h左右,完成浸泡后應快速送到造林地。在胚軸插植前,可以對其進行殺菌處理或殺蟲處理,能夠進一步提高處理效果,確保秋茄種植后能夠健康生長。處理時可以用濃度為0.1%~0.2%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24 h,完成相應的殺菌處理。與此同時,可以采用0.05%~0.10%的樂果溶液浸泡24 h,殺除食心類害蟲。
新種植的紅樹林幼苗對各種不良影響因素的抗性相對較差,因此,在人工造林過程中,要從實際出發(fā),做好對幼林的管理。幼林種植完成后,要利用高1.0 m的塑料網(wǎng)用竹竿插入泥土將幼林圍住,避免人畜活動對幼林造成破壞,對其正常生長造成不良影響。在幼林生長過程中,如果因為雨水、漲潮等因素,導致幼林出現(xiàn)流失、倒伏等各種不良情況,應及時進行補種與扶正,確保最終紅樹林能夠達到人們的具體需求。
在紅樹林生長過程中,要依據(jù)季節(jié)的變化做好施肥作業(yè)。由于紅樹林的生長會受到海水浸泡和潮退等各項因素的影響,施肥會受到一定的限制。通常,應選擇長效性相對較好的肥料,為紅樹林的生長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紅樹林造林1 a后,幼林耐寒性相對較差,因此,需要合理控制植株的生長,這是提高紅樹林耐寒性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確保紅樹林健康生長[3]。紅樹林在幼林區(qū)常見的病蟲害有豹囊蛾、毛顎小卷蛾等,如果不采取合理的措施對病蟲害進行防治,紅樹林的生長將會受到較為嚴重的影響,情況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紅樹林遭受毀滅性打擊。因此,要利用合理的藥物對紅樹林進行處理,常用的防治藥物有青蟲菌和蘇云金桿菌,從實際應用情況來看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在日后紅樹林造林過程中,可以加強對這兩種藥物的合理應用,降低病蟲害的發(fā)生概率。霞浦縣紅樹林造林容易受到海藻、藤壺、招潮蟹等海洋生物的影響,藤壺采用漂白粉或者用石灰水加農(nóng)藥進行防治。用石灰水絞拌茶箍(茶粕、茶麩)粉,撒于招潮蟹穴內(nèi),可以毒死招潮蟹,避免出現(xiàn)嚴重的機械危害,造成不良影響。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紅樹林造林會對許多行業(yè)的發(fā)展造成影響,直接影響林業(yè)、國土、水產(chǎn)、海洋、環(huán)保等多個部門,涉及的面積相對來說比較廣泛。同時,紅樹林造林也是一項復雜的工作,要想做好該項工作,需要多個部門之間相互協(xié)調,認識到營造紅樹林的重要性,從多方面入手,做好相應的統(tǒng)籌規(guī)劃工作,一邊種一邊管,實現(xiàn)管種結合。霞浦縣紅樹林秋茄種植五六年后才能郁閉成林,最好能實行封灘,并且要配備專人管護,防止人群或竹排船只或鴨群破壞,確保紅樹林健康生長。
紅樹林人工造林過程中遭受來自多個方面的阻礙。例如,沒有對灘涂進行合理規(guī)劃,霞浦縣沿海部分群眾討小海、挖土釘、養(yǎng)蟶、放置地籠等漁業(yè)生產(chǎn),搶用已清理的造林地在灘涂進行海水養(yǎng)殖,而海水養(yǎng)殖會提高當?shù)鼐用竦氖杖?,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對當?shù)厝罕婐B(yǎng)殖行為進行制止,造成糾紛,將會導致灘涂遭受破壞,不再適合紅樹林人工造林,錯過了最佳的造林季節(jié),增加了人工造林難度,對于紅樹林人工造林來說十分不利。由此可見,在紅樹林人工造林過程中,要明確灘涂的產(chǎn)權,確保紅樹林人工造林順利進行。
從實際情況來看,在紅樹林實際造林過程中,以生態(tài)公益為主,實際投入與產(chǎn)出的比值相對較低,依靠紅樹林獲取的直接經(jīng)濟收益十分有限。在人工造林過程中,如果簡單依靠政府投資,受經(jīng)濟因素的影響,將會導致人工造林的速度發(fā)展緩慢,不僅會對紅樹林的發(fā)展造成不良影響,而且還會影響當?shù)氐沫h(huán)境,這與人們期望的效果存在較大差距[4]?;诖?,在紅樹林造林過程中,可以通過征收生態(tài)公益補償費或者植被恢復費的方式,適當增加在人工造林方面的資金投入,實現(xiàn)對紅樹林的保護,促進紅樹林健康生長。
紅樹林的發(fā)展離不開人工造林的支持,通過對紅樹林的種植與生長情況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因為紅樹林的生產(chǎn)環(huán)境相對比較特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這也就提高了造林成本。此外,由于紅樹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較低,霞浦縣紅樹林造林后,需連續(xù)補植3 a,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紅樹林人工造林的難度?;诖耍诩t樹林人工造林過程中,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政府應適當增加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加強容器育苗、殘次群落改造恢復等方面的分析,同時應加強對紅樹林生物防治措施的研究,通過合理的防治措施,降低病蟲害的發(fā)生概率,確保紅樹林健康生長。
紅樹林人工造林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在實際造林過程中會受到各個方面因素的影響,如果處理不當,則會對紅樹林造成不良影響,不僅會影響紅樹林的生長速度,甚至會出現(xiàn)死亡,影響紅樹林人工造林成效。因此,應選擇科學的造林技術方法,做好幼林管理,同時還應從協(xié)調與管理、明確灘涂產(chǎn)權、適當增收生態(tài)公益補償費、加強科技投入等方面入手,提高紅樹林人工造林質量,改善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