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公主嶺市第三中學校)
作為教育者,學生的安全、健康是我們教育的前提,缺少了這一前提,其他的一切都是空談。我們必須加強對學生的價值觀教育,養(yǎng)成關注生命,珍愛生命的價值觀,讓學生學會珍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挫折教育
1.家庭的溺愛和失愛
在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以下幾種家庭的學生容易出現(xiàn)這類問題:(1)喪偶、離異、分居的單親家庭;(2)父母長年不在家的打工家庭;(3)孩子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撫養(yǎng)的家庭;(4)父母對孩子較為嬌養(yǎng),溺愛的家庭;(5)家長總找孩子毛病,動輒批評,不與孩子溝通的家庭。
前三類家庭,家長和學生的溝通較少或溝通不暢,容易使孩子體會不到家庭的愛,從而缺少對家庭的歸屬感,嚴重缺乏安全感,產生失落感、孤獨感并悲觀厭世;而后兩類家庭中,前者由于孩子缺乏挫折的洗禮,耐挫能力差;后者孩子容易感覺缺少理解,產生逆反心理后容易出現(xiàn)此類問題。
2.學校的重視和忽視
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更重視學生成績的提高而忽視包括生命教育在內的其他教育。生命教育雖說理論上貫穿于所有科目,但在日常教學中,存在著重教學,輕德育的情況,實際上并不受到重視。
雖然我國在近些年來已經加強了學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但在實際實施上,更重視重大自然災害,突發(fā)惡性事故的防范自救等方面,而忽視了對學生生命價值觀的教育。甚至每年的安全演練和安全教育也流于形式。在出現(xiàn)問題后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
3.學生自身的問題和不良信息的影響
當代學生多為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優(yōu)越,缺乏一定的耐挫力,一旦愿望得不到滿足或目標不能實現(xiàn),就容易產生挫折感,產生極端心理和行為。
隨著媒體和網絡的發(fā)展,學生接受的信息源越來越多,容易受到一些輕視生命、色情暴力不良信息的影響。導致部分中學生不珍愛生命,或崇尚暴力極端行為,在不能明辨是非的時候,極少數(shù)中學生甚至嘗試不安全行為,這給他們的成長帶來了極大的危害。
作為一名班主任,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我在培養(yǎng)學生珍愛生命價值觀這一問題上,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了措施。
1.針對家庭教育的問題
首先,我加強了與家長的溝通和聯(lián)系,將家庭教育引入班級,利用現(xiàn)在發(fā)達的網絡和多媒體,我建立了班級群,把學生的情況隨時和家長溝通,并引導家長科學的教育孩子;同時在班級安裝了網絡攝像頭,并將網址與家長共享,這樣家長即使遠在千里之外,也能隨時了解孩子的情況并與孩子進行溝通,使孩子感受到家長的愛。
其次,我將“感恩教育”引入班級,通過故事,音樂,演講等形式,引導學生了解父母,感恩父母,增強對家庭的歸屬感和對親人的親情。避免學生孤獨感和不安全感的產生,也使其了解父母和家庭給予的愛,從而更加珍愛生活,珍愛生命。也更容易接受家長方面的教育。
2.在日常教學過程中
(1)在教學及德育過程中滲透生命教育。在課堂教學中,根據(jù)教材內容,有針對性的加強學生生命價值觀教育。在班級管理上,針對學生不珍視生命的現(xiàn)象,我們在教育上采取相應的策略。如針對課間不安全的打鬧行為等,進行生命教育。
在課外閱讀中,引導學生閱讀并了解一些生命強者的故事,如張海迪、保爾·柯察金、海倫·凱勒、尼克·胡哲等,引導學生了解生命的可貴。
(2)開展實踐式、體驗式生命教育。生命的珍貴,無論教師用什么樣話語來表達,也不如學生在實踐和體驗中來感悟。因此我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模擬情境或實踐性的活動、實習等方式,來親身參與,真實體驗“真情實景”中人物的各種感情,體會其中的情感變化,在此條件下了解自己以后可能遇到的挫折、困境和各種不同情境,進而養(yǎng)成戰(zhàn)勝困難,逆流而上的精神;同時學會換位思考,理解他人的難處,并在日常生活中學會寬容、體諒、包容、關愛他人。
(3)切實加強挫折教育。當今的學生生活環(huán)境較為優(yōu)越,父母的寵愛、物質的富足,使學生成為“家中的小皇帝”,而一旦愿望不能滿足、目標不能實現(xiàn),就容易悲觀失落,自暴自棄,甚至思想上走進了死胡同。教師在日常工作中,一方面要看到學生的長處,多鼓勵贊美學生,但同時也要看到學生的不足,給出批評和指導,讓學生明確自身的長處和短處,從而鍛煉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另一方面,在學生受挫后,老師應關注學生的行為表現(xiàn),深入了解學生思想,幫助學生端正態(tài)度,轉變觀念,學會戰(zhàn)勝挫折,避免其產生不健康心理和過激行為。
(4)不忘加強安全教育。詩人泰戈爾曾說:“教育的目的是向人類傳送生命的氣息”。作為教育者,我們在幫助學生學習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同時,也要讓學生了解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學會珍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生命是美好的,讓我們用真心的關懷和對生命的感悟來引導學生解開心靈的困惑,走出成長的誤區(qū)。這是每個教師的責任。
本文為課題項目: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教育部規(guī)劃課題《未成年人生命與安全教育系統(tǒng)工程的科學構建》中的子課題《中小學生珍愛生命的價值觀的養(yǎng)成》(編號QGCG17066)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