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省臨夏縣新集鎮(zhèn)古城小學)
提高數(shù)學教學質量任重而道遠,是素質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方向,至于如何提高更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和藝術,怎樣才能提高數(shù)學教學質量,已擺在我的面前。就如何大面積提高小學數(shù)學教學質量這一問題進行了探討。
數(shù)學教學 精講多練 教學質量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為人師表”更是教師必備的修養(yǎng)。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學生,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學生各方面的發(fā)展,很難想象對學生沒有愛心和教學沒有責任感的教師,能為教育教學工作盡心盡力。多年的教學生活使我更加感受到教師肩負的責任感、使命感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在學?!瓣P愛每個學生,教好每一個學生”己成為全校教師的共同信念和自覺行為。
1.精講就要求教師認真?zhèn)浜妹刻谜n,做到課前精心設計,顧及到在課堂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做到胸有成竹,在分析本班班情的情況下要特別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接受能力,在備課的同時要盡量照顧到每個學生。同時在授課中剖析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引導并幫助學生對解題方法進行總結,如在教學面積時,我會讓學生充分動腦、動手、動口,通過親自實驗推導出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讓學生親自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這樣不僅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還大大激發(fā)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
2.所謂多練,就是在精講的基礎上,精選習題。習題的選編知識面廣,題型全面,重點突出,具有典型性和一定的梯度。數(shù)學課堂練習,課外作業(yè),階段練習和單元練習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落實“雙基”的基礎上,發(fā)展學生的能力,這樣才能做到“精”。精選了習題還要落到實處,要留給學生時間,把學到的知識在課堂上反復多練,對新學知識,趁熱打鐵,進行消化吸收,以至于他們完全掌握。這樣學生寫數(shù)學回家作業(yè)感到非常輕松愉快,感覺到學數(shù)學并不困難,從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教學質量也就提高了。
1.加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小學生學習數(shù)學是與具體實踐操作活動分不開的,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是發(fā)展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能力最有效途徑之一。動手操作實踐把此題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進一步開拓學生的思路,體現(xiàn)了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的教育理念,從而使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2.運用多樣化的數(shù)學學習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根據(jù)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適當開展學習競賽,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小學生在競賽條件下比在平時正常條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學習,學習效果更加明顯。在競賽中,由于強烈的好勝心、好奇心驅使,他們總希望爭第一,總想得到老師的表揚,我們利用這種心理可以使學生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的毅力大增。這樣對小學生的激勵作用將會更大,他們參與學習的熱情就會更高。
作為一名教師教好每個學生是老師的職責。我在教學工作中總是充分考慮到學生實際情況,特別是對學習困難學生的原有知識狀況做到心中有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其中分層是關鍵,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對他們要常常有不同的要求。對后進生采取多鼓勵少批評的原則,一發(fā)現(xiàn)有進步就及時表揚,抓住他們的閃光點,使其更積極學,自覺學。在位置安排上,我也盡可能地采用一對一的幫扶,讓優(yōu)生和差生坐,作業(yè)有困難可以及時請教。我一直認為學生的錯誤是老師引導得不好造成的,不是學生學不進。不僅如此,我還十分重視考試后的分析。每次考試后特別對幾個差生的試卷,我都要進行逐張分析,幫助他們找原因,對他們說那些題目是不應該錯的,下次要特別注意。我從來不會因為考得差而批評學生,而是鼓勵他,老師相信你下次肯定比這次考得好,甚至自己買本子、筆等鼓勵學生。這樣以后學生對考試也有信心,基本題一般都會錯,整班學生的成績就慢慢提高了。
1.總結成功的經驗。每堂課總有成功之處,教師要做教學的有心人,堅持把這種成功之處記錄下來并長期積累,教學經驗自然日益豐富,有助于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2.查找失敗的原因。無論課堂設計如何完善,教學實踐多么成功,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難免有疏漏之處,甚至出現(xiàn)數(shù)學知識性錯誤等。課后要靜下心來,認真反思,仔細分析,查找根源,尋求對策,以免重犯,使教學逐步完善。
3.記錄學生情況。教師要善于觀察和捕捉學生的反饋信息,把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普遍存在的數(shù)學問題記錄下來,以利有針對性改進教學。同時,學生在課堂上發(fā)表的獨到見解或練習中好的解題方法,可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及時記錄在案,師生相互學習,可以實現(xiàn)教學相長。
提高數(shù)學教學質量任重而道遠,至于如何提高更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和藝術,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會一如既往地優(yōu)化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高志軍.淺析多媒體教學與小學數(shù)學的整合[J].學周刊,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