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育秀中學)
初中階段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時期。青少年群體在這個階段會出現(xiàn)心理和生理方面的變化,思想意識也會隨之而變化。但是,青少年在這個時期的世界觀、價值觀等還不夠完善,一旦出現(xiàn)問題就會產生很嚴重的后果。因為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抓住機會,對初中階段的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培養(yǎng)他們的法治意識。這對學生的未來學習和生活都是有積極意義的。
法治思想在初中教育階段有積極意義。從初中生群體的特點來看,這一時期的學生正處于廣泛的接受知識,但是思維意識并不成熟的階段。學生無法準確的判斷自己行為的好與壞,在思維認識和實際行動方面還缺乏自我約束的能力。所以,初中生必須要進行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促使他們不斷的約束自己的行為。如果教師一直用說教的形式來教育學生,或者采用一些正向激勵的手段措施。這并不能為難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甚至有的說教因為無法落實而失去了教育意義。
對初中生進行法治思想的培養(yǎng),可以讓初中生更加準確的判斷自己的行為。這是最根本的效用。法律內容是具有系統(tǒng)性,有一定規(guī)范的,具有一整套完整的價值觀念。而且隨著我國法治工作的開展,這些內容也在進一步的發(fā)展。出現(xiàn)的新問題也會得到較快的解決。初中生教育中培養(yǎng)法治意識是有極好的現(xiàn)實基礎的。這對學生的各個方面的行為有全面的約束?,F(xiàn)在,法治活動的開展是需要群體意識的支持的。在初中生群體教育中融入了法治內容,隨著初中生的成長會逐漸的輻射出法治工作的積極。這些初中生會走向社會的各個階層,好的法制意識的培養(yǎng)能夠為整個社會風氣的肅清產生積極推動作用。
法治思想與初中政治課程內容上有關聯(lián)。初中政治課程的教學內容中有一些內容本身就與法治與關聯(lián),像關于信息技術的運用、團結友愛等內容中本身就包含了很多法治相關內容,而這些關聯(lián)內容恰好可以作為法治思想教育的基礎。法治思想與初中政治課程的教育目的有一致性。初中政治課程的教學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意識,促使初中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在未來生活中更好的面的各種問題。而法治思想的培養(yǎng)也是為了鍛煉人的認識能力,促使人們約束自己的行為,維護好社會環(huán)境。法治思想與初中政治課程的實踐形式存在相似之處。法治思想培養(yǎng)單靠理論教育是不行的,必須要結合現(xiàn)實進行辨析。而現(xiàn)在初中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有別于單純的教育,而是更加注重學生實踐素養(yǎng)。通過實踐活動,學生可能更深刻的了解到生活規(guī)律,也能更好的約束自己的行為。
初中政治課程中,要加強學生法治思想的教育可以從教學細節(jié)、教學活動等方面進行實踐。
1.加強學生知識的掌握。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要加入一些法治的相關內容。讓初中生能夠在了解到法律的具體內容,也讓學生能夠懂法。所以,教師就要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結合具體的教學材料去拓展學生的視野認識。政治教學中有不少的內容是可以和法治內容聯(lián)系上的,教師立足教材,將更多的法律知識和法治意識融入到教學中。同時還要理順學生的思維認識,糾正和引導學生的認識。
2.借助案例分析教育。在政治課程與法治教育融合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實際案例來加深學生的印象。法治案例可能更加的貼合現(xiàn)實生活,讓學生更準確的把握現(xiàn)實社會。法治案例最終是可以和法治工作聯(lián)系起來的,學生利用案例,并且結合政治課程內容能來進行有機結合。
3.開展活動教學模式。在思想政治的教學中,要想活躍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認識就需要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激趣。通過主題活動,探究合作模式、互動交流模式、競賽模式、辯論模式等形式引導學生交流合作,提高學生課堂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4.增強學生的實踐分析能力。法治思想的引入需要學生層層分析才能越辯越明。在教育過程中,政治課程中要多給出一些學生分析的機會。根據(jù)教學內容的板塊來作為研究的立足點,借助學生現(xiàn)實生活內容去引導學生判斷,并且利用法律知識進行分析。這樣的話就能實現(xiàn)法治思想、現(xiàn)實生活以及政治教育的多方面融合。最終達到促進法治思想與初中政治課程教學的融合目的。
總之,法治思想對初中生的學習,對初中生的行為的約束都有極大的好處。那么,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利用法治思想來進行學生思想道德的提升,培養(yǎng)出更多符合社會現(xiàn)實需求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