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平
“起床啦!”地動山搖的聲音在耳邊毫無征兆地響起。頓時,心臟像充了電的發(fā)動機般“撲通撲通”地急劇跳動起來,血液如出閘的洪水一樣加速奔流。我嚇得睜開迷糊的雙眼,結(jié)果滿眼都是程程那張由于過度咆哮而漲得通紅,且變得有些扭曲的臉。
我想起來了,程程昨天的生日愿望就是當一天爸爸,我們答應(yīng)了她。沒承想,這孩子竟當了真,一大早就上演了這么一出以牙還牙的好戲。
“魔鬼鬧鐘”徹底把我嚇蒙了。揣著驚嚇過度撲通亂跳的心臟,我迷迷糊糊地刷牙,迷迷糊糊地吃飯,迷迷糊糊地背著書包走出家門。程程他們講話的聲音變得忽遠忽近,耳朵似乎在自動屏蔽周邊的聲音。
到了學校,和老師做好相應(yīng)的解釋后,我來到教室開始當“老”學生。數(shù)學老師抱著一摞教案開始講課了。這節(jié)課教的是小數(shù)大小的比較。這對我來說簡直是太容易了,上課內(nèi)容對我而言一點兒吸引力也沒有。我睜大雙眼,用余光偷偷掃視周圍的同學,發(fā)現(xiàn)他們都沉浸在其中,跟著老師的思路,時而凝神深思,時而頻頻點頭,時而認真做筆記……只有我完全聽不進去,但又得裝作非常認真聽課的樣子,端坐著望著老師。更要命的是,我的屁股多年來養(yǎng)尊處優(yōu),坐慣了軟綿綿的靠背椅,這種硬邦邦的木頭凳子讓我如坐針氈。整節(jié)課我都在不停地調(diào)整坐姿,試圖讓自己舒服一點兒。最后,我把雙手墊在屁股底下才覺得緩解了一些。
短暫的課間十分鐘一晃而過,還沒等我舒展好筋骨,語文課又開始了。語文課的課堂氣氛很活躍,老師要同學們在黑板上寫成語接龍,寫得多的獲勝。這對我來說簡直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況且還能逃離“老虎凳”,真是兩全其美。所以我第一個報名,在老師的目光中昂著驕傲的腦袋自信滿滿地走上了講臺。我洋洋灑灑地寫下一長串成語,計時結(jié)束了還意猶未盡。正當我充滿期待地準備迎接老師的表揚時,事情偏離了我預想的軌道。老師很委婉地提醒我:“程爸,你成語是寫得又多又快,但是問題也是最多的。你寫的很多字是倒筆畫,書寫不規(guī)范,連筆現(xiàn)象很嚴重。如果不注意細節(jié),是會誤導孩子的?!蔽壹t著臉站在那兒,別提有多尷尬了!
體育課我總能輕松應(yīng)付吧?可是熱身以后就開始跳繩,一分鐘100個才算達標。由于長時間缺乏鍛煉,我手腳的協(xié)調(diào)性大不如從前了。不是腳落地了繩子還在半空,就是繩子絆住了腳,累得氣喘吁吁,最好的成績也只跳了60多下。唉,平時程程跳繩、做仰臥起坐、跑步時,我只會或蹲著或靠著墻,捧著手機邊玩邊幫她計時或者干巴巴地給她加油,卻從沒想過和孩子一起鍛煉。在同學的嘲笑聲中,我又羞又愧,心中吶喊著:“放學,快放學!下課,快下課!”
放學后,我好不容易拖著疲憊的身軀,帶著一身的挫敗回到家中,如一攤泥般攤在沙發(fā)上。這時,程程的獅吼功又開始了:“作業(yè)寫了嗎?怎么這么大了還一點兒也不自覺,趕快……”“注意寫字的姿勢,頭抬高一點兒,你要是近視了我可不管你!”“吃飯,洗手吃飯!要喊你多少遍哪!”“吃完飯,休息15分鐘后就去彈琴。你已經(jīng)多長時間沒彈琴了呀?”
程程一聲接一聲地吼叫,一遍又一遍地行使著“爸爸”的權(quán)威,我像個沒有思維的機器人一樣做完了一切。
晚上,躺在床上,回想著程程的吼叫聲,突然間我醒悟過來,她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模仿我們以前的行為呀!回想以前和孩子相處的模式,真滿滿都是血淚啊,吼叫聲真是從未間斷過。她的任何缺點我總是能在第一時間指出。我們希望她變得更完美,可是孩子卻從未要求我們改變;我們希望她不要亂耍孩子脾氣,可是卻無法控制自己的洪荒之力;我們對孩子的學習壓力視而不見,沉溺于“獅吼功”帶來的神奇效果不能自拔,卻不知孩子在我們的吼叫聲中已經(jīng)慢慢免疫。我們的吼叫聲變得越來越大,吼叫的內(nèi)容越來越刻薄,不順心的時候更是倒霉了孩子,語言傷害直接升級成肢體傷害。
輾轉(zhuǎn)難眠,拾起床頭的《陪著蝸牛去散步》開始讀。此時,我慶幸我有機會當了一天女兒!我決定,從明天開始我要用耐心和愛心,陪著我的“小蝸?!鄙⒉饺?!不,是從今天開始!
媽媽的話:
“假如你有七十二變,你想變成什么?”孩子拿到老師給的作文題目,毫不猶豫地寫了《當一天爸爸》。
我們和孩子基本只有在晚上才能短暫相處??杉幢闶窃谕砩?,大部分時間孩子都要埋頭寫作業(yè),而她爸爸不是出去鍛煉,就是沉迷于玩手機,偶爾教育孩子也缺乏耐心,管教孩子時,不知不覺就會吼叫,于是吼叫不知不覺就成為了習慣。孩子面對這樣的爸爸,就會覺得委屈??珊⒆诱嬲峁P寫爸爸的時候,能看出來她遠比我們想象的更愛爸爸。她不是一味體驗當爸爸的特權(quán),更是將對爸爸努力工作的欽佩表露無遺。這一點還是狠狠地觸動了我。
于是我代替她爸爸,嘗試著當一天女兒,在腦海里體驗角色互換。坐在小凳子上打字的時候,我的屁股實實在在提出了抗議;文中出現(xiàn)的老師批評“寫字是倒筆畫,書寫不規(guī)范”,是日常交流中孩子幫我糾出的錯誤;體育課上的體力不支,我在單位年底的趣味運動會上是深有體會的。
就這樣,在愧疚中,我完成了《當一天女兒》一文。面對忙亂的生活,面對問題不斷的孩子,想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太容易。但我們愛孩子,怎能不努力變得更好呢?此文,與所有父母共勉!
編輯的話:
學習是要貫穿我們一生的,不是說成為大人了,做了父母了,就不需要學習了。恰恰相反,正是因為長大成人了,做了父母,所以更要努力學習。這種學習,不是說非得去考個什么證,或取得什么資質(zhì),而是因為,我們的每一個階段都是嶄新的,是沒有親身體驗過的,只有不斷學習,我們才能做得更好。比如,在做孩子前,我們從沒有做過孩子,所以需要學習,需要爸爸媽媽的指導和幫助;在成為父母之前,我們也從沒有做過父母,所以要及時和孩子、和我們的父母交流,這樣才能更好地指導孩子,成為優(yōu)秀的父母。無論是孩子,還是父母,我們面對的每一天都是嶄新的,我們遇到的問題也都可能是以前沒有遇到過的,而這些,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才能解決。所以,孩子們,爸爸媽媽們,讓我們一起做好學生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