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許昌鄢陵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 許昌 461200)
牛乳房炎是奶牛的乳腺組織受到物理、化學和微生物等因素刺激后所產(chǎn)生的一種炎癥性反應,致使奶牛泌乳下降,生殖機能失調,影響乳的品質,從而給奶牛養(yǎng)殖業(yè)帶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自1945年使用青霉素治療奶牛乳房炎取得顯著療效后,抗菌藥物治療奶牛乳房炎成了一種共識。但隨著抗菌藥的不合理使用甚至濫用,使得常用藥物療效下降,而且乳中抗生素的殘留量也在增加,給人類的安全帶來一定的隱患。因此,尋求一些安全、低毒、療效顯著的藥物來治療奶牛乳房炎變得更加迫切。大量臨床實踐表明,中藥作為純天然物質,一般不存在藥物殘留等問題。本文就近年來,國內外研制用于治療奶牛乳房炎相關中藥的劑型進行歸納,為臨床上中藥對奶牛乳房炎的治療和研究提供理論參考。
中藥作為純天然藥物,具有抗菌、消炎、毒性小、不易產(chǎn)生耐藥性等功效,是治療人類及動物多種疾病的優(yōu)選資源,如一些中藥復方制劑或提取物制劑等在治療奶牛乳房炎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目前臨床上開發(fā)用于防治奶牛乳房炎的中藥劑型主要有煎劑、散劑、灌注劑、注射劑、成膜劑等,不同的中藥制劑具有各自的優(yōu)勢和不足,下面進行簡要介紹。
中藥煎劑又稱為湯劑,是指將中藥草進行切細、打碎的單味藥或配伍的多種生藥材加入適量的水并一起放入煎藥鍋內煎煮一段時間,去渣后的液體藥劑。煎劑具有增減藥味方便、內服見效快等優(yōu)點,雖然中藥煎劑的治療效果較為理想,但通常提取溫度較高、時間較長,對熱不穩(wěn)定的藥材中有效成分可能遭到破壞,由于難以掌控藥物的有效成分在煎劑中的含量,因此中藥煎劑的研究相對較少。
楊良存等人將藕節(jié)、瓜蔞、牛蒡子、梔子等16 味中藥按一定比例經(jīng)水煎煮后所得的復方藕節(jié)湯對患急性乳房炎的奶牛進行灌服,經(jīng)灌服3 劑,患病奶牛得到了痊愈。劉純傳等將黃芪、板藍根、當歸、丹參等6味中藥連煎3次并濃縮成每劑500mL的復方蒲公英煎劑,通過口服治療奶牛乳房炎,一周后發(fā)現(xiàn)其治愈率為84%、有效率為95%。王金君等選取蒲公英、金銀花、連翹、黃連等10 味中藥研制成煎劑通過灌服患乳房炎的奶牛,結果顯示中藥煎劑對其治愈率達到84%,總有效率達到90%。
散劑是用一味或多味中藥與適宜的輔料經(jīng)粉碎、均勻混合而成的干燥粉末狀制劑。散劑具有奏效快、藥質穩(wěn)定、制備方法簡單、攜帶運輸方便等優(yōu)點。同時散劑可以完整的保留中藥的屬性和功能且治療奶牛乳房炎容易操作。因此,通過配伍合理選擇中藥研制成散劑在奶牛乳房炎治療方面具有很好的開發(fā)前景。
李國旺等選用魚腥草、黃芪、紅花等9味中藥經(jīng)蒸煮、濃縮等步驟配制的“消癰散”,通過水煎灌服患病奶牛,發(fā)現(xiàn)對乳房炎的有效率和完全治愈率分別為78%和57%;而對隱性乳房炎的有效率和完全治愈率分別為96%和82%。張玲等篩選山楂、黃芪、通草、黨參、當歸6味中藥經(jīng)混合粉碎過篩后研制成中藥散劑,將散劑拌于飼料中飼喂奶牛,結果表明中藥散劑能顯著降低奶牛隱性乳房炎的發(fā)生率、提高奶牛的產(chǎn)奶量。李成應將金銀花、蒲公英、大青葉等20 味中藥通過篩選開發(fā)了純中藥制劑秦公散顆粒,分別對臨床型和隱性型奶牛乳房炎進行連續(xù)用藥5d,發(fā)現(xiàn)該散劑對臨床型乳房炎的有效率達到76%;對隱性乳房炎的發(fā)病率從29%下降到6%。王琳霞等選用中藥蒲公英、瓜蔞、乳香、沒藥5味中藥按一定比例配制“乳癰效應散”通過煎湯灌服患粘液性和漿液性乳房炎奶牛,治愈率接近100%。
由于灌注劑可將藥物直接與病灶接觸、快速清除感染,達到及時治療的目的,因此被廣泛應用到養(yǎng)牛業(yè)中。但由于奶牛乳房倒置于腹壁恥骨部,液體狀態(tài)的藥物注入乳池后有一部分會在重力作用下流出,同時因乳房腫脹、乳導管系統(tǒng)的阻塞等,使得藥物分布不均進而影響療效。
孟慶娟選取瓜子金、甜地丁、半枝蓮等11味中藥組成中藥復方灌注劑用于治療奶牛乳房炎,經(jīng)患臨床型乳房炎奶牛乳區(qū)灌注中藥復方藥液50mL連續(xù)7d 后顯示該灌注劑對其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別達到85%和94%,對患隱性乳房炎奶牛乳區(qū)灌注藥液40mL連續(xù)5d,發(fā)現(xiàn)其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別達到95% 和100%。張振國等選取由蒲公英、魚腥草、金銀花等7味中藥研制成的乳房灌注劑應用到臨床型乳房炎的治療中,經(jīng)過乳區(qū)灌注中藥,連用4d后,灌注劑對奶牛乳房炎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別達到100%和91%。韓志帥選用黃芩、連翹、金銀花、益母草和地榆等中藥研制成復方灌注劑,通過對奶山羊臨床型乳房炎模型的療效觀察發(fā)現(xiàn)該灌注劑能顯著的改善疾病癥狀。
注射劑是指中藥經(jīng)過一系列的提取、配制等步驟研制成的液體制劑,通過注射給藥,具有作用迅速、劑量準確、給藥方便等優(yōu)點。但肌肉注射時存在血-乳屏障效應可能會降低藥物的生物利用度,而且許多注射劑還存在提取困難、穩(wěn)定性差等現(xiàn)象,因此其應用和制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薛占永等將蒲公英、金銀花、黃芩、丹參等中藥的提取物研制而成的新型復方蒲公英注射液應用到臨床實踐中,通過肌肉注射藥液治療奶牛臨床型和隱性乳房炎,結果表明對臨床型乳房炎有一定的療效;經(jīng)過對隱性奶牛乳房炎進行2 次/d連續(xù)7d 的治療后顯示陽性率從試驗前的47%下降到 11%,治愈率達到72%,具有良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唐靜等利用金銀花、蒲公英、瓜蔞等8味中藥經(jīng)混合醇提取研制成金英黃歸注射液,通過乳導管2次/d連續(xù)注射用藥3d 治療臨床型和隱性乳房炎奶牛,對臨床型乳房炎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別達到89%和89%,對隱性乳房炎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別達到57%和 94%。荊娜娜選用金銀花、黃芩、蒲公英、甘草中藥組份經(jīng)反復試驗研究制備了乳炎新型中藥注射劑,通過肌肉注射試驗顯示該注射劑對臨床型奶牛乳房炎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別為47%和81%,而對隱性奶牛乳房炎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別為81%和100%。唐小武根據(j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特點選用三角風、紫苑、威靈仙等5 味中藥經(jīng)水提醇沉淀法開發(fā)出復方三角風注射液,通過使用0.08mL/kg.bw劑量1次/d肌肉注射連用2d治療奶牛臨床型乳房炎獲得了良好的療效。李詩瑩利用甘草總黃酮混懸乳房注射劑治療患臨床型乳房炎的奶牛,通過20mL/乳區(qū)、40mL/乳區(qū)連續(xù)用藥5d 后統(tǒng)計其治愈率分別達到 87%和89%以及有效率分別達到91%和94%。
成膜劑是涂飾劑的重要組分,具有一定柔軟性、延伸性、彈性和耐水性等薄膜類材料,對奶牛臨床型乳房炎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對隱性乳房炎具有很好的預防作用,具有廣闊的發(fā)展應用空間,不僅可以解決耐藥性及藥物殘留的問題,而且藥物制備簡單、成本低可使奶戶得到更大的經(jīng)濟利益。
郭婷婷將蒲公英、金銀花、紫花地丁等10 味中藥研制成中藥新型成膜劑并均勻涂抹到乳房炎的奶牛乳區(qū),經(jīng)2次/d 連續(xù)治療7d后,對奶牛隱性乳房炎的治療率為43%、預防率可達95%以上,從結果可以看出該成膜劑對奶牛隱性乳房炎治療效果不是很明顯,但是其預防效果很好,證明中藥成膜劑對奶牛隱性乳房炎具有較好的防控效果。劉國昌等在聚維酮碘溶液中加入成膜物質組成聚維酮碘成膜劑對經(jīng)檢測患隱性乳房炎的奶牛乳頭進行藥浴消毒,結果顯示聚維酮碘成膜劑對奶牛隱性乳房炎乳頭的殺菌率達100%,顯著高于普通聚維酮碘溶液,證明該成膜劑具有良好的殺菌效果。劉志偉選用金銀花、蒲公英、黃芩、紫花地丁、魚腥草等按一定比例配制并提取有效成分,經(jīng)濃縮后與透皮劑和成膜材料攪拌至粘稠狀藥劑,通過對患臨床型乳房炎且具有典型乳房腫脹癥狀的奶牛在腫脹處涂抹中藥復方連續(xù)7d 后,治愈率達到91%。
抗生素對治療奶牛乳房炎不僅會產(chǎn)生耐藥性,而且還可能在奶中殘留,它給人類帶來安全隱患。尋找一些使用安全、制備簡單、攜帶方便、療效顯著的藥物已成為當務之急。中藥作為純天然物質用于防治奶牛乳房炎,從生產(chǎn)性能和臨床效果方面都獲得了較滿意的結果,但其作用機制方面還需開展進一步的研究。通過現(xiàn)代生物技術和先進的儀器分析設備,對中藥組方進行篩選、藥學作用機理及相關的臨床療效去進一步的探索和研究,闡明中藥的藥效、作用機制和方劑的配伍規(guī)律,配制一種高效、安全、穩(wěn)定、使用方便的中藥劑型為奶牛業(yè)的綠色養(yǎng)殖和健康發(fā)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趙玉龍, 王聰, 李瑩潔,等.石河子某奶牛場乳腺炎病原菌的分離鑒定及藥敏試驗[J].上海畜牧獸醫(yī)通訊, 2008(5):37-37.
[2]喻華英, 陳偉, 單俊娟.自擬中草藥復方對奶牛乳房炎致病菌體外抑菌試驗[J].中獸醫(yī)醫(yī)藥雜志,2009, 28(3):38-40.
[3]張玲, 李麗, 王金莉.中草藥散劑對奶牛乳房炎的治療效果研究[J].中國飼料, 2014(21):26-28.
[4]王琳霞, 樊向合.乳癰效應散治療奶牛乳房炎[J].中獸醫(yī)學雜志, 2006(4):29-30.
[5]劉詠梅,劉 波,王金鳳,等.北沙參藥材的質量控制與評價技術研究[J].中國生化雜志,2005,26(4):224-226.
[6]李建業(yè),劉運周,張薇,等.北沙參對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研究[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2,16(9):1599-1601.
[7]王碩仁,郭自強,廖家?guī)?六類十八種中藥對血栓素A2和前列環(huán)素合成[J].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雜志,1993,13(3):167-170.
[8]呂邵娃,蘇紅,郭玉巖,等.白虎湯的臨床應用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河北中醫(yī)藥學報,2017,32(1):55-60.
[9]鄭興珍,于強,鄭國祥.白虎湯對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大鼠肺組織損傷的影響及機制探討[J].山東醫(yī)藥,2015,55(42):20-22.
[10]趙海霞,徐向東.白虎湯的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機理的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3,24(1):60-62.
[11]夏怡,李祥,陳建偉,等.石膏及白虎湯清熱瀉火功效的實驗研究[J].現(xiàn)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09,23(2):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