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燕
摘要: 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計算機軟件性能也不斷提升。為了保證計算機軟件的整體性能,防止出現(xiàn)各種問題和錯誤,需要做好軟件測試工作。因此,本文首先分析軟件測試的內容,然后分析了軟件的測試的方法,最后提出相應的測試模型,為做好計算機軟件測試提供借鑒和依據。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performance of computer software is also increasing. In order to ensure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computer software, to prevent various problems and errors, it is necessary to do a good job of software testing. Therefore,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ontent of software testing, then analyzes the software testing method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testing models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basis for the computer software testing.
關鍵詞: 計算機軟件;測試技術;發(fā)展
Key words: computer software;testing technology;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TP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06-0181-02
0 引言
在進行計算機軟件測試過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測試計劃,分析軟件編程代碼,是否存在錯誤,如果出現(xiàn)錯誤,整個軟件就很難正常運行。在進行軟件測試設計過程中,就是發(fā)現(xiàn)其中的錯誤,分析錯誤的性質和位置,然后進行修正,防止軟件癱瘓。因此,下面就針對實際情況,針對計算機軟件測試技術展開論述,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和測試模型。
1 計算機軟件測試的基本流程
就目前而言,計算機測試軟件測試基本流程主要包括測試計劃、測試設計、測試執(zhí)行以及測試驗證,并且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既可以測試整個計算機系統(tǒng),也能測試軟件個體。第一,測試計劃針對軟件測試工作,制定一個完善的計劃,針對特殊軟件,進行針對性的設計。在進行實際測試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測試進度比較慢的情況,測試人員需要結合實際情況,調整既定的測試計劃,優(yōu)化設計文檔,為后續(xù)軟件測試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第二,做好測試大綱的編制,結合實際情明確測試系統(tǒng)的功能和特征,制定完善的測試標準。第三,做好測試用例設計,需要利用既定的測試用例和設計技術,做好被測項目、數(shù)據、過程以及結果檢測,控制好整個測試的過程。第四,在進行具體測試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編制完成的測試大綱和已經做好準備的測試用例,對整個測試軟件和設備進行完全的測試。第五,在整個系統(tǒng)測試完成以后,測試人員需要生成相應的報告,然后得出最后的結論,指出存在的問題和缺陷,然后結合實際的測試結果,采取相應的修改方法,提升軟件的性能。
在通常情況下,軟件測試主要采用黑盒測試方法,為了保證測試的實際效果,需要測試人員進行獨立的測試。因此,測試人員需要分析潛在的問題,選擇科學合理的測試模式,針對經常出現(xiàn)問題軟件,做好壓力測試,重點測試軟件邊界。同時為進一步了解軟件性能,測試人員針對已經測試合格的軟件,可以采用不同的測試順序,從根本上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問題。
2 計算機軟件測試方法
在進行軟件實際測試過程中,測試人員可以選擇不完全測試的方法。但是軟件測試過程過程中,由于次數(shù)的增加,軟件就會產生免疫。因此,為了保證實際測試的效果,測試人員要根據軟件的特性,選擇最合理的測試方法。
2.1 靜態(tài)測試方法
靜態(tài)測試方法就是測試人員重點對程序的接口、過程以及結構進行全面的檢查,分析正確性,嚴格按照設計說明書,查找源程序結構、流程圖以及符號執(zhí)行等內容,找到其中存在錯誤的地方,比如出現(xiàn)不匹配的參數(shù)和可疑的計算。在實際測試過程中,靜態(tài)測試的方法主要包括技術評審、代碼走查等,有效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問題。
2.2 動態(tài)測試方法
動態(tài)測試方法主要利用運行軟件,對軟件的動態(tài)行為和結果進行檢驗,是否符合設計標準。在進行動態(tài)測試過程中,要保證程序軟件完整的運行,然后對其運行狀態(tài)進行全面的分析,然后搜集測試軟件和和軟件測試的數(shù)據,主要體現(xiàn)以下幾方面的特點。第一,在被測試程序實際運行過程中,要根據程序實際運行的真實情況進行分析,從而提升測試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第二,測試人員必須嚴格按照生成的數(shù)據運行程序,數(shù)據要保證精確性,才能保證測試質量。第三,對已經生成的測試數(shù)據,需要提升測試結果標準,為做好軟件測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2.3 黑盒測試
在進行黑盒測試過程中,就是做好功能測試或者數(shù)據驅動測試。測試人員根據已知的軟件,然后檢驗每一個軟件功能能否正常運行。測試人員可以把整個程序看成一個不能打開的黑盒子,然后在不分析程序內部結構的條件下,做好程序接口測試,按照設計說明書進行測試,保證完整的輸入數(shù)據,提升信息輸出的正確性和完整性。根據實際測試的情況,黑盒測試方法主要包括等價劃分、邊界值劃分以及誤推測方法等。
2.4 計算機軟件程序出現(xiàn)錯誤的類型
根據計算機軟件實際運行的情況,會出現(xiàn)各種類型的程序錯誤,具體包括代碼錯誤、系統(tǒng)錯誤、加工錯誤、數(shù)據錯誤以及功能錯誤。系統(tǒng)錯誤主要是由于在進行內部資源管理過程或者通信方法存在錯誤。代碼錯誤主要包括指令錯誤、語句錯誤以及印刷錯誤等。功能錯誤主要包括前后矛盾,程序功能與產品設計說明書不一致。出現(xiàn)的數(shù)據錯誤主要包括數(shù)據錯誤、結構錯誤、靜態(tài)和動態(tài)數(shù)據錯誤等。endprint
3 計算機軟件測試技術分析
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軟件測試水平不斷提升,為廣大測試人員提供了便利。
3.1 軟件單元測試技術
在進行單元測試技術應用過程中,由于被測試的軟件模塊處在某一個位置,由于單元測試不能單獨的運行,需要測試人員設計好被測試的驅動程序和的存根程序,然后做好數(shù)據結構。其中驅動程序主要負責數(shù)據的接收。存根程序就是調用的模塊組件,屬于虛擬的子程序。
3.2 集成測試技術
集成測試技術主要包括非漸增和漸增測試的方式。其中在進行非漸增測試過程中,主要把模塊按照相應的標準,把結構圖連接起來,然后進行整體的測試。這種測試方式主要適用于大小的集成項目,不適用于大的項目。漸增測試主要包括有事增值式組裝方式,就是把下一個進行測試模塊與已經完成測試的模塊連接起來,在完成測試以后,然后進行下一階段的測試。隨著模塊測試不斷增加,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集成方式,明確設計次序,把模塊真正連接到實際程序中。
3.3 系統(tǒng)測試技術
進行系統(tǒng)測試就是為了滿足客戶的基本需求,需要嚴格測試標準,做好系統(tǒng)的功能測試和性能測試以及安裝測試。第一,在進行系統(tǒng)功能測試過程中,需要重點做好軟件編程系統(tǒng)測試,然后按照客戶的實際需要,進行詳細的對比,然后找到其中存在的差距,從而滿足客戶的基本需求。測試人員在進行測試過程中,可以進行黑盒測試。第二,在進行性能測試過程中,針對出現(xiàn)的非功能性需求問題,可以選擇中間出現(xiàn)的不同點,重點做安全、精度的測試,明確系統(tǒng)運行速度。
3.4 用戶驗收測試技術
在進行阿爾法測試過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受控環(huán)境,從而提升開發(fā)的有效性。在進行Beta測試過程中,測試人員需要確定明確的用戶場,并且做好相應的測試記錄,然后把存在的潛在問題發(fā)送給實際的開發(fā)者。
4 計算機軟件測試模型
為了保證計算機軟件測試工作順利進行,在實際測試過程中,測試人員要根據測試軟件性能,建立完善的測試模型。
4.1 W模型
在W模型實際運行過程中,測試人員要明確測試周期和對象,制定完善的測試計劃,重點做好測試程序、測試需求、測試功能以及測試設計等工作。在實際測試過程中,軟件測試和開發(fā)是同時進行的,才能及時有效的發(fā)現(xiàn)軟件存在的各種問題。但是對W模型而言,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雖然可以進行設計和編碼工作,但是無法對軟件進行及時有效的條件和更迭。
4.2 V模型
RAD模式也稱為快速應用開發(fā)模式,是進行軟件開發(fā)重要內容,由于開發(fā)模型圖與字母V很相似,也稱為V模型。在進行系統(tǒng)實際開發(fā)和測試過程中,可以有效的提升開發(fā)效率,不斷減少開發(fā)周期,在通常情況下,V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內容:要做好需求分析,進行概要設計和詳細設計,然后做好軟件編碼,最后進行單元、集成、系統(tǒng)以及驗收測試工作,從而保證測試質量,及時發(fā)現(xiàn)數(shù)據中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
4.3 H 模型
H 模型測試具有完全的獨立性,貫穿在整個測試過程, 并且可以與其他測試方式同時進行。測試人員在做好準備點測試以后,就能夠結合實際情況,分析潛在的影響藝術,進行最后的測試執(zhí)行,可以根據不同性質的被測物品,進行不同層次的設計。根據實際測試的內容,利用H模型進行軟件測試過程中,需要盡早做好準備工作,嚴格按照一定邏輯結構順序進行測試,在做好測試點準備以后,就能進行后續(xù)的測試。由此可知,在利用H模型測試過程中,呈現(xiàn)出了以下特點,具有獨立性、動態(tài)性以及全過程性。
4.4 X模型
在利用X模型進行軟件測試過程中,需要結合單獨程序片段,組好編碼和測試,為了提升實際測試效果,要保持獨立性。并且會涉及到頻繁的交接步驟,從而建立可行性的程序,測試人員要嚴格按照既定的標準進行測試,在保證合格以后,對軟件產品進行打包,上交給客戶。并且X模型中,還可以針對軟件進行探索性測試,然后按照實現(xiàn)既定的標準,做好軟件測試工作,從而及時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錯誤。但是采用X模型測試,對測試人員綜合素質要求比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綜上所述,在進行計算機軟件測試過程中,測試人員要明確測試流程,嚴格按照既定的測試標準,選擇科學合理的測試方法和技術,結合實際軟件的性能和特點,建立完善的測試模型,從而制定針對性的測試性策略,及時有效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問題和局限性,降低測試成本,提升測試質量。滿足當前計算機軟件迅速發(fā)展需求。
參考文獻:
[1]顧建豐. 計算機軟件安全檢測技術[J]. 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7(19):196.
[2]吳星星. 面向儀器與測控系統(tǒng)的計算機軟件應用平臺技術[J]. 現(xiàn)代交際,2017(6).
[3]安秀芳. 計算機軟件的應用前景和系統(tǒng)安全分析[J]. 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6(24):74-75.
[4]王琨. 嵌入式計算機軟件測試關鍵技術探討[J]. 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6(07):87-88.
[5]張兵星. 探討計算機軟件測試的相關技術應用[J]. 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9(04):169.
[6]婁紅. 嵌入式計算機軟件測試關鍵技術研究[J]. 電腦知識與技術,2015,11(13):92-9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