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制造營
有個地方生活著一位小魔女。由于從小父母雙亡,她是由壞心腸的叔叔、嬸嬸撫養(yǎng)長大的,所以她一直不知道自己會魔法。有一天,女孩像往常一樣,按照嬸嬸的要求打掃院子。天氣非常寒冷,她一邊哆嗦一邊想:“要是這把掃帚能自動打掃院子該多好?。 蓖蝗?,奇妙的事情發(fā)生了!掃帚“嗖”地跳出女孩的手,自動打掃起院子來。女孩在吃驚的同時意識到自己擁有不可思議的力量。于是,她會怎么做呢?
A.一直盯著掃帚,觀察它如何移動
B.仔細研究掃帚的特異之處
C.把破爛的掃帚修理得漂漂亮亮
D.立即乘上掃帚飛離叔叔、嬸嬸家
A或許你尚未意識到,你擁有常人無法比擬的敏銳的觀察力。因此,你有繪畫的潛能。繪畫不僅需要激情,觀察力也相當重要。雖然將所見事物毫厘不差地描繪出來很難,但對擁有敏銳觀察力的你來說,應(yīng)該不成問題。
B你的潛能是創(chuàng)作,也就是寫小說。你的想象力極其豐富,思維運轉(zhuǎn)速度超快。雖然你可能尚未意識到這一點,但你是不是經(jīng)常能從朋友的一個小動作中揣摩出他的心思,或者由一幅畫聯(lián)想出一個故事?
C你的潛能是手工制作。你是個心靈手巧的人,能做許多復雜的手工活。如果你是男生,不妨嘗試一下制作模型;如果你是女生,不妨嘗試一下編織或縫紉。你肯定會做得相當出色,你的潛能會令你自己十分意外。
D你的潛能是作曲。你的感受力比其他人的強烈得多。所謂感受力,是指對所見所聞產(chǎn)生感覺和反應(yīng)并使之成為自身一部分的能力。如果你充分發(fā)揮你那優(yōu)異的感受力從事音樂創(chuàng)作,那么你肯定能創(chuàng)作出優(yōu)美動人的旋律。
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六日早晨,安娜·瓦尼亞醒來時,發(fā)生了幾件事情,可她并不知道。那年她七歲。
安娜不知道,在被占領(lǐng)的波蘭,蓋世太保的頭子強迫雅蓋隆大學校長要求所有教授(其中就有她父親)出席一場座談會,主題是在德國人統(tǒng)治下波蘭的學術(shù)發(fā)展方向。座談會將在當天中午舉行。
安娜不知道,父親連同他的同事們將從56號演講廳被帶走,先帶到他們目前生活的克拉科夫的一所監(jiān)獄,隨后將被派到波蘭全國其他許許多多的拘留機構(gòu),最終要轉(zhuǎn)移到德國的薩克森豪森集中營。
安娜也不知道,幾個月后,父親那些幸存的同事將被遣送到更為聲名狼藉的上巴伐利亞達豪集中營。但是,那次移交開始的時候,她父親已不在人世,無法被轉(zhuǎn)移了。
那天早晨,安娜只知道,父親要外出幾個小時。
七歲女孩們可是群變化莫測的家伙。有人會跟你說,她們早就長大成人了,你若不同意就會很麻煩。有人似乎更樂于斤斤計較地掩飾用粉筆寫在頭腦中的童年秘密,不肯給成年人透露丁點兒事情。還有些(迄今為止這伙孩子的數(shù)量最大)壓根兒就無法確定自己屬于哪個陣營,完全取決于她們那天那時甚至那刻的狀態(tài),她們呈現(xiàn)給你的面目可能完全不同,絕非你自以為可能會發(fā)現(xiàn)的面目。
安娜屬于最后那種七歲女孩,這種矛盾狀態(tài)與她父親的培養(yǎng)有很大關(guān)系。父親待她猶若成年人——尊重、謙遜、體諒。但是,在某種程度上,他同時又設(shè)法在安娜的感覺中保護和保存這樣的概念:她在這個世界上遇到的萬事萬物都是嶄新的發(fā)現(xiàn),對自己的心靈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
安娜的父親是克拉科夫的雅蓋隆大學的語言學教授,跟他一起生活就意味著每星期天天要講不同的語言。安娜七歲的時候,她的德語、俄語、法語、英語都相當不錯了,而且通曉意第緒語、烏克蘭語,還略懂亞美尼亞語、喀爾巴阡山羅姆語。
父親從來不跟她說波蘭語,他說,波蘭語就讓它好自為之吧。
如果不是迷戀交談,不會有人像安娜的父親那樣能夠掌握這么多種語言。她記憶中很多時候父親都是在跟各種各樣的朋友以及他在城里培養(yǎng)的交談伙伴中的某位說話——不是大笑就是開玩笑,不是辯論就是嘆息。事實上,跟父親生活的很多時候,安娜曾認為父親說的每種語言,都是根據(jù)他談話的不同對象經(jīng)過裁剪特制的,猶如一套預先訂購的衣服。法語不是純正的法語,而是布夏德先生說的法語,意第緒語不是純正的意第緒語,而是什姆利克先生說的意第緒語。亞美尼亞語的每個單詞和短語則讓安娜想起那個矮小老奶奶的臉龐,她總是用小杯濃烈的苦咖啡招待安娜和父親。
輕音樂:
《二十二橋楓別雨》(古箏曲)
開曲伊始,洞簫導引,舒緩的古箏之音緩緩烘托出暮色漸起的一幅煙雨江南之景。云板暮鼓的敲擊,仿若歡送落葉歸根。風挾微雨,楓葉追逐,簌簌聲里,共赴紅塵……
歌曲:《粉絲》
作詞:肖洋
作曲:劉聰/鄭楠
演唱者:劉若英
劉若英傾情獻唱奇情大片《二代妖精之今生有幸》片尾曲《粉絲》。這首歌雖然以《粉絲》二字命名,但更像是表演者唱給自己的一首歌。通篇好似以一位粉絲的口吻緩緩道來,但隨著旋律的鋪展,這更像是一位看著演出散場后空空座椅的表演者唱給自己的歌。正如歌詞中唱的那樣——“其實從始至終最孤獨的那個都是人潮散盡后站在舞臺上的自己”。
電影:《模仿游戲》【美】
導演:莫騰·泰杜姆
主演: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凱拉·奈特莉/馬修·古迪
本片改編自安德魯·霍奇斯編著的傳記《艾倫·圖靈傳》,講述了“計算機科學之父”艾倫·圖靈的傳奇人生,故事主要聚焦于圖靈協(xié)助盟軍破譯德國密碼系統(tǒng)“英格瑪”,從而扭轉(zhuǎn)二戰(zhàn)戰(zhàn)局的經(jīng)歷。
榮譽:
第26屆棕櫚泉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群戲獎
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