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時事速遞
據(jù)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官方微博消息,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的佘子清老人因病于2017年11月15日晚上8點在南醫(yī)二附院去世,享年84歲。他與86歲的楊明貞老人同日離世,使得登記在冊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人數(shù)定格在了“98”。這則消息讓許多人痛心不已。佘子清老人親歷1937年的南京大屠殺,2004年3月1日他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當志愿講解員,成了館內(nèi)年齡最大的一名義工。佘子清作為那場浩劫的見證者與幸存者,他本人就是鐵一般的證據(jù),他的講解對于廣大參觀者尤其是青少年更是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人物素描1 歷史的見證者
1937年12月侵華日軍制造的南京大屠殺,30多萬手無寸鐵的中國老百姓和放下武器的中國士兵慘遭殺害。日軍攻陷南京時,佘子清的母親被日軍殘忍殺害,當時年僅3歲的他跟隨兄姐逃到美國大使館,才得以幸存。回憶起當年,佘子清難掩哀傷,“當時都流傳日本人只殺中年男人,所以我父親先一步逃難,母親和很多婦女都選擇留下來守家。誰都沒想到日本兵真的殺人不眨眼,奸淫擄掠,壞事做盡?!彼约旱念^也曾被日軍用槍托惡狠狠地砸出了傷疤。
人物素描2 歷史守護者
成為志愿講解員后,佘子清每個工作日都會前往紀念館,風(fēng)雨無阻。后來,考慮到佘子清年事已高,紀念館只安排他每周五來一次。每到這天,佘子清都會早早起床。佘子清常說:“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堅持把這段歷史講給世人,因為這段歷史,不能忘記!”這一做便是13年,累計講解4000多個小時。
【考場仿真試題】結(jié)合以上材料,寫一則150字的微評論。
【范文示例】南京大屠殺,是一場歷史浩劫。佘子清老人用他風(fēng)雨無阻的13年光陰,用他兢兢業(yè)業(yè)的4000多個小時,不厭其煩地為世界各地的參觀者敘述這段罪行累累的歷史,只為保存歷史真相,傳承歷史記憶。只有傳承,才能銘記;只有傳承,才能以史為鑒,不重蹈覆轍。
其他適用話題 見證;責(zé)任;忘記與銘記;勇敢面對
(特約教師 夏子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