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李曉宏
近些年,中國企業(yè)赴美經(jīng)商投資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在美國商界,有各種“潛規(guī)則”和“顯規(guī)則”,中企在美經(jīng)商,如果不了解這些規(guī)則,很容易觸碰紅線,亮起“紅燈”。2017年,美國年度關鍵詞之一便是“性騷擾”。從好萊塢到新聞界,從國會山到多個州和地方議會,此起彼伏的性騷擾丑聞持續(xù)發(fā)酵,推倒一大把多米諾骨牌。中國總商會休斯敦分會會長、中石油國際(美洲)事業(yè)公司總裁李少林近日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強調,中企在美國遭遇的麻煩主要有兩個,一是性騷擾,二是隱私權。在處理好這兩大麻煩的基礎上,中企才能在美國到招聘合適人才,做好生意。
不要跟女同事開玩笑
“中國人對美國的性開放、性自由印象深刻,但對美國的性騷擾了解不多?!崩钌倭指嬖V記者,事實上,美國人對于“性騷擾”,遠比中國人敏感,概念也不一樣。
中企曾在美國遭遇一個真實案例。原告是一位美國白人女性,長得很漂亮,就職于一家在美國注冊的中資企業(yè),職務層級介于部門經(jīng)理與副總經(jīng)理之間。中國老總每次向客戶介紹她時,總會略帶自豪地說,“讓我們美女給你介紹介紹情況”,飯桌上也如出一轍。老總覺得這是一種帶有贊賞、奉承甚至調侃的語氣,絕無惡意。但在女下屬心里,感受是另一番天地:你為什么對我的長相這么在意?我到這里不是靠臉吃飯的,你這么說是歧視我!女下屬先辭職,而后控告他性騷擾。最后法院判決該女獲賠800萬美元。
“在美國,不是我們許多人眼里非常嚴重的‘騷擾行為,才會被稱為‘性騷擾?!崩钌倭纸榻B,一個“玩笑”是否屬于“性騷擾”,以聽這個玩笑的人的感受為標準,只要對方感覺聽了心里不舒服,就可以確認你是“性騷擾”。
為此,美國公司在工作場所制定嚴格行為規(guī)范,一些大公司的規(guī)章往往是厚厚一本,說臟話甚至都被列入“性騷擾”范疇。
“要管好老外,先管好自己。”李少林管理109名外籍員工遵循這樣的原則:商業(yè)就是商業(yè),工作就是工作?!皩ν饨煌鶗r,我的態(tài)度就是談生意,對內就是工作。對待員工一視同仁,從來不跟女下屬開玩笑,更不能有什么拍拍打打的肢體接觸”。
在美國,“不情愿的接觸”也是性騷擾罪名中很重要的一條。為此不少公司建議,所有工作人員肢體“不接觸”。不僅異性之間,同性之間亦如此,因為還有同性戀者。“這一點,美國文化與中國有很大差別?!崩钌倭终f,美國朋友在見面和分手時擁抱,不論男女,感覺都很自然。但在不太熟悉的人之間,美國人的個人空間要求相當高。美國人從你身邊走過,還在兩尺距離之外的時候,就對你說“對不起”,因為他感覺已經(jīng)侵犯了你的空間。
不要問員工年齡
美國人對公民權利非常敏感,有非常嚴格的“合法”與“非法”概念,許多在中國司空見慣的事情,在這里都是“違法”的。招聘和解雇員工時,有諸多需警惕的“紅燈”。
比如,對招聘對象的要求不能這樣寫:男,28歲,華人,相貌端莊,學歷碩研以上——其中任何一條,在美國都是違法的。根據(jù)美國1964年的民權法,面試雇員時,問他的年齡、婚姻狀況、有幾個孩子,甚至問其出生地和移民情況都算違法。也就是說,我們在中國進入一個工作單位所填的正常表格,如果遞給一個美國雇員,對方拿著它就可以說“咱們法庭上見”。
在美國當老板也并不自由,一不小心就會成為被告,美國法律觸角幾乎伸到每一個角落。“在辦公場所發(fā)生爭執(zhí),大聲呵斥、拍桌子也是違法的,會以騷擾、霸凌、歧視等罪名被控告。”李少林介紹,1967年“雇員年齡歧視法”,又規(guī)定不得對年齡40歲以上公民在雇用上歧視。從此,雇主連年齡也不能打聽。
“現(xiàn)在,我拿到一份求職簡歷,基本信息就是,哪年大學畢業(yè)。依據(jù)他大學畢業(yè)的時間,推測那年他22歲,上下浮動兩歲,判斷他大概的年紀?!崩钌倭直硎?,美國沒有強制退休年齡,一般67歲可以拿到社保金。所以,67歲只是退休的一個參考年齡,身體好,可以干到七八十歲。如果招聘時說“你年齡大了,不能招了”,還沒招到人,你就被告了——年齡歧視。
另外,美國的招聘,沒有體檢這一項。1990年,美國通過“能力缺陷法”,不僅涵蓋有身體和智力缺陷的人,還包括有傳染病的人。比如,雇員被查出有艾滋病病毒,只要他的病情尚不影響工作,雇主就不得解雇他,還必須為他提供必要的防止傳染的條件。否則,就算是違法。
不要“砸錢”去招聘
企業(yè)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尤其在美國,延攬人才需要中企運用諸多智慧。有些中企使用“砸錢法”,比如開出對方以前3倍的薪酬等。但李少林并不贊成這么做,在美國選人用人要注重“合適”二字。
所謂“合適”,李少林以4年前招聘公司副總裁馬克·簡森為例。馬克曾在英國石油公司等工作過,其父親是研究中國的政治學教授,所以馬克對中國一直抱有興趣。“我們也認可他的能力素養(yǎng)、工作經(jīng)驗,尤其是頭腦是否清楚。”李少林表示,“門當戶對,才叫合適”。
考察應聘者是否“頭腦清楚”,李少林和人力資源部門著重設計問題。這些問題,不只是“你為什么離開原來公司”“你對中國文化如何理解的”等簡單內容,而是關系價值觀層面的考察?!拔覀兪紫瓤此挠^點,第二看他怎么去表達,第三看他如何應對。來回兩次,基本就看得差不多了”。
“薪資待遇上,我們取中等偏上水平?!崩钌倭纸榻B,獎金方面,美國同行中有的獎金提成高達20%,但風險大,員工到崗當年就要給公司賺錢,否則就走人。也有吃大鍋飯的,如??松梨?、雪佛龍,獎金差距不大,從四五萬到五六萬美元?!拔覀內≈校べY與獎金分開,”對于當年沒賺到錢的新來員工,李少林年底也會發(fā)幾千美元鼓勵一下,目的是讓他留下來,避免急功近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