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平,李應東,劉永琦,謝曉蓉,羅露露,孫少伯,安方玉
(1.甘肅中醫(yī)藥大學中西醫(yī)結合研究所,蘭州 甘肅 730000;2.甘肅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蘭州 甘肅 730000)
近年來高血壓病發(fā)病率不斷上升,嚴重危害人們身心健康,高血壓病患者常伴有凝血功能的改變[1-2],凝血系統(tǒng)的變化與高血壓病的關系越來越受到重視。地龍?zhí)崛∥锬壳耙褟V泛應用于臨床,并越來越多地用于心腦血管、內分泌等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中。地龍蛋白取自地龍,含有膠原酶、蚓激酶、纖溶酶、核酸、微量元素等多種成分,其分子量為5 000~10 000,屬于短鏈小分子物質。本研究觀察地龍降壓膠囊對高血壓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影響,為地龍蛋白的臨床應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1.1 一般資料 選擇初診診斷為輕、中度(1~2級)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病患者76例為觀察組,其中男41例,女35例;年齡65~79歲,平均(69.2±7.2)歲。另選同期健康體檢人群38名為對照組,其中男21名,女17名;年齡65~78歲,平均(67.3±7.8)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標準 ①參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高血壓診斷標準:收縮壓≥140 mm Hg(1 kPa=7.5 mm Hg)或舒張壓≥90 mm Hg的高血壓病患者[坐位血壓測量3次,取其平均值。坐位血壓收縮壓(SBP)為140~179 mm Hg和/或舒張壓(DBP)為90~109 mm Hg];②年齡≥65歲;③無嚴重煙酒史,心、肝、腎功能正常;④對研究知情,并自愿簽署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①肝、腎功能異常者;②患有血液系統(tǒng)疾病、心腦血管疾病者;③近期服用止血、凝血藥物或對凝血有影響的藥物者;④合并其他嚴重惡性疾病者。
2.1 治療方法 觀察組口服地龍降壓膠囊(主要成分為地龍蛋白),甘肅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院內制劑,每日1次,上午8∶00服用,每次1.05 g(3粒),連續(xù)6周。
2.2 檢測方法 治療前后分別采血?;颊咴谠绯靠崭箷r靜脈采血1.8 mL,采用枸櫞酸鈉抗凝,抗凝劑與血液比例為1∶9,室溫3 000 r/min離心15 min,分離血漿后2 h內檢測。
3.1 觀察指標 ①凝血4項:治療前后凝血酶原時間(PT)、凝血酶時間(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和纖維蛋白原(FIB)的變化,由ACL-TOP 700全自動血凝分析儀檢測。②血小板計數(shù)(PLT):血常規(guī)分析儀檢測。③D-二聚體(D-D):采用 ELISA 法測定。
3.3 結果
(1)凝血功能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 治療前觀察組PT、TT、APTT均比對照組低,PLT數(shù)量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高血壓患者血漿處于高凝狀態(tài)。連續(xù)治療6周后,PT、TT、APTT明顯升高,PLT數(shù)量趨于降低(P<0.05)。見表1。
表1 兩組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病患者治療前后凝血功能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治療前比較,▲P<0.05
(2)纖溶活性比較 治療前觀察組纖溶活性指標FIB、D-D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FIB、D-D數(shù)值接近對照組水平。
表2 兩組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病患者治療前后纖溶活性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呈上升趨勢。老年高血壓病患者機體凝血和纖溶系統(tǒng)功能發(fā)生明顯改變,表現(xiàn)為凝血功能增強、纖溶亢進,這些因素是血栓栓塞并發(fā)癥發(fā)生的重要原因。地龍是一種天然藥物,富含各種蛋白質,中醫(yī)用地龍治療眩暈及其并發(fā)癥。生理狀態(tài)下,人體血液中凝血、抗凝、纖溶系統(tǒng)處于動態(tài)平衡,異常凝血纖溶系統(tǒng)(凝血和纖溶減少)可導致血栓形成或出血[3],與部分患者高血壓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有關[4]。
本研究凝血4項檢查中PT的檢測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統(tǒng)是否異常,PT縮短見于血液高凝狀態(tài)以及血栓性疾??;APTT主要反映內源性凝血系統(tǒng)是否正常;TT可檢查血液可溶性漿纖維蛋白原轉變?yōu)椴蝗苄岳w維蛋白過程中是否存在異常情況。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治療前PT、APTT、TT的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同時PLT水平偏高,說明高血壓病患者機體血液呈高凝狀態(tài),發(fā)生血栓的機會增多。治療后觀察組PT、APTT、TT明顯延長,PLT降低,說明地龍降壓膠囊能明顯改善高血壓病患者血液的高凝狀態(tài),有利于減少高血壓并發(fā)癥發(fā)生。
FIB和D-D的含量是纖溶系統(tǒng)功能的檢測指標。FIB是肝臟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質,是纖維蛋白的前體,易聚合成不溶性纖維蛋白凝塊,促進血栓的形成[5-6]。如果FIB水平增高,提示血液的黏度較高。血漿D-D是纖維蛋白單體被纖溶酶水解所生成的產(chǎn)物,主要反映機體纖維蛋白溶解功能,D-D含量增高提示機體纖溶活性增高、纖溶亢進,有血栓形成傾向[7-8]。本研究發(fā)現(xiàn),高血壓病患者經(jīng)地龍降壓膠囊治療后血漿FIB、D-D明顯降低(P<0.05),提示地龍降壓膠囊改善高血壓病患者高凝狀態(tài)的同時可改善患者纖溶系統(tǒng)。
綜上所述,地龍降壓膠囊能改善高血壓病患者的高凝狀態(tài)和纖溶亢進狀態(tài),促進機體微循環(huán)。地龍降壓膠囊可被看作是一種輔助治療高血壓病的臨床藥物,有效降低高血壓并發(fā)癥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1]王麗娜,胡松,郭佳佳,等.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超重和肥胖與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平均容積相關性研究[J].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17(6):603-605.
[2]饒玲璋,羅錦蘭,戴文琴,等.H型高血壓患者血栓前狀態(tài)相關標志物的變化及意義[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28(18): 3153-3154.
[3]BONDERMAN D, TURECEK P L, JAKOWITSCH J,et al. High prevalence of elevated clotting factor Ⅷ in 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J]. Thromb Haemost,2003,90(3):372-376.
[4]陸金花.高齡高血壓患者血壓變異性與凝血指標的相關性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6.
[5]YAMASHITA Y, WADA H, NOMURA H, et al. Elevated fibrin-related 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diseases frequently associated with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and venous thromboembolism[J]. Internal Medicine, 2014, 53(5):413-419.
[6]滕志濤,湯金霞,李妍枚,等.深靜脈血栓形成病人FIB變化的臨床意義[J]. 濱州醫(yī)學院學報,2012,35(2):148-149.
[7]ANDERSON D R,WELLS P S.D-dimer for the diagnosis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J].Current Opinion in Hematology, 2000,7(5):296-301.
[8]王兆鉞.D二聚體臨床應用的進展[J]. 血栓與止血學,2014,20(1):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