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是國內工科院校機械類專業(yè)學生必修的專業(yè)課,其特點是專業(yè)性強、綜合性強、實踐性強。該課程的考核方式是否能夠全面考察學生對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掌握情況,對總體教學效果、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乃至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xiàn)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本文提出了一種《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考試改革的方法與思路。
關鍵詞: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考試;改革
一、 引言
液壓與氣壓傳動作為三大動力傳動方式之一,應用領域極為廣泛,隨著與微電子和計算機技術的密切結合,液壓與氣動技術已成為實現(xiàn)生產過程自動化、提高勞動生產率等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是國內工科院校機械類專業(yè)學生必修的專業(yè)課,其特點是專業(yè)性強、綜合性強、實踐性強。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液壓與氣動系統(tǒng)的基本理論和組成,元件結構、功能和工作原理,基本回路的組成和作用,傳動系統(tǒng)的分析,使學生步入工作崗位后能迅速適應崗位要求,勝任崗位任務。該課程的考核方式是否能夠全面考察學生對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掌握情況,對總體教學效果、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乃至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xiàn)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目前各院校該課程的考核方式大多以理論考試為主,僅能在一定程度上考察學生對課程理論知識的掌握,基本無法考察學生對液壓與氣動技術實踐技能的掌握,且間接造成了液壓與氣動技術實驗實訓室利用率低,學生重理論、輕實踐。為改善這一現(xiàn)狀,本文提出了一種《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考試改革的方法與思路,供同仁們評價及借鑒。
二、 課程考試改革的思路
(1) 課程考試中加入實踐操作考核,占總成績的70%;
(2) 實踐操作考核著重考察學生對液壓與氣動技術實踐操作技能的掌握,同時也考察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實驗參與度、學習態(tài)度與積極性等;
(3) 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在期末考試時采取閉卷考試的方式進行考察,占總成績的20%;
(4) 平時成績主要考察學生上課的出勤情況和作業(yè)完成情況,占總成績的10%;
(5) 使實驗教學課時在總課時中占比達到50%以上,以加強課程考試中實踐操作考核占總成績70%的可行性。
三、 具體實施方法
(1) 改變課程考試的考核項目及占比
詳見表1。
(2) 合理設置課程考試中實踐操作部分的考察內容
經過筆者所在教學團隊的經驗分享,綜合分析學生情況,選取了課程中實用性最強、在就業(yè)崗位中應用最多的三大塊內容作為實踐操作部分的考察內容,具體見表2。
(3) 實踐操作考察內容的具體實施方法
要完成上述的課程考試改革,需建成液壓與氣動技術實驗實訓室,每個實驗臺均配有種類齊全的液壓與氣壓控制閥和各類輔助元件,每個實驗臺可分別進行液壓傳動系統(tǒng)和氣壓傳動系統(tǒng)的組裝與連接,并可檢驗整個傳動系統(tǒng)功能的實現(xiàn)。平時課程中,將學生4-6人一組分組學習。
實踐操作考核各考察內容的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①閥的識別和選取。
考核前,該部分內容的實驗練習應不少于4課時,以使學生充分掌握和熟練實踐操作技能。實驗練習課時結束后,即進行考核。
考核共需2課時,考核前將學生進行分組,第1個課時由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練習,第2個課時用于正式考核,學生須在1課時內完成考核內容,然后交由教師對該部分的考核成績進行打分。
a. 職業(yè)素養(yǎng):考察學生是否按要求著工裝、攜帶必要的上課器具、工具的使用及擺放、工位的整潔及清理等??己藭r由教師根據(jù)各組學生的具體表現(xiàn)當堂打分。
b. 課程中的參與及團隊合作:考察學生在相關實驗操作和實踐練習中的參與度、學習態(tài)度及團隊合作情況。由教師通過多次觀察,根據(jù)學生在相關實驗操作和實踐練習中的具體表現(xiàn)給出分數(shù)。
c. 識別各種閥的符號:由教師提前將各類液壓與氣壓閥放置在實驗臺上并進行標號和記錄,每組閥的種類和順序均可不一致??己藭r,要求學生在試題紙上按照標號寫出各閥的名稱。
d. 根據(jù)具體要求正確選用閥:學生根據(jù)試題紙上給出的具體使用要求和應實現(xiàn)的功能,寫出正確的閥的標號。
②基本控制回路的選取和連接。
考核前,該部分內容的實驗練習應不少于10課時,以使學生充分掌握和熟練實踐操作技能。實驗練習課時結束后,即進行考核。
考核共需4課時,考核前將學生進行2人一組分組,各組學生抽簽決定參加考核的順序。每組學生須在1課時內完成考核內容,然后交由教師對該部分的考核成績進行打分。
a. 職業(yè)素養(yǎng):同上。
b. 課程中的參與及團隊合作:同上。
c. 根據(jù)具體要求選擇正確的基本回路:學生根據(jù)試題紙上給出的具體使用要求和應實現(xiàn)的功能,寫出應選擇的正確的基本回路,并畫出回路圖。
d. 對基本回路進行正確連接:由教師隨機選取兩種基本回路,由每組的2名學生自行選擇液壓或氣壓元件,對兩種基本回路進行正確連接,教師當堂打分。
③典型液壓與氣壓傳動系統(tǒng)綜合分析。
考核前,該部分內容的實驗練習應不少于4課時,以使學生充分掌握和熟練實踐操作技能。實驗練習課時結束后,即進行考核。
考核共需2課時,考核內容由每名學生獨立完成。每名學生須在2課時內完成考核內容,然后交由教師對該部分的考核成績進行打分。
a. 職業(yè)素養(yǎng):同上。
b. 課程中的參與及團隊合作:同上。
c. 對典型液壓與氣壓傳動系統(tǒng)進行分析:學生讀懂試題紙上的典型液壓與氣壓傳動系統(tǒng)圖,在試題紙上按順序寫出該系統(tǒng)的所有組成元件,然后分析出該系統(tǒng)的各個組成回路,最后分析出該系統(tǒng)各功能實現(xiàn)時對元件的要求和系統(tǒng)的進油、回油油路。endprint
(4) 實踐操作各考察內容的選取原因
①閥的識別和選取。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對液壓與氣壓閥符號的識讀不熟練,對各類閥的功能不清晰,這就如同想讀書卻無奈識字少,直接導致學生無法很好地掌握基本控制回路功能的實現(xiàn),更無法獨立分析典型液壓與氣壓傳動系統(tǒng)。
閥的識別和選取是液壓與氣動技術實踐操作的基礎,故將此部分內容列為實踐操作考核的一個內容。
②基本控制回路的選取和連接。
所有液壓與氣壓傳動系統(tǒng)均是由若干個相同或不同的基本控制回路組成,只有掌握各種基本控制回路的作用和功能,能讀懂并能繪制基本控制回路圖,然后根據(jù)回路圖對回路進行正確組裝及連接,才能夠有能力對液壓與氣壓傳動系統(tǒng)進行分析、組裝、連接、調試和故障排除。
基本控制回路的選取和連接是液壓與氣動技術知識綜合運用的基礎,故將此部分內容列為實踐操作考核的第二個內容。
③典型液壓與氣壓傳動系統(tǒng)綜合分析。
能夠獨立對典型液壓與氣壓傳動系統(tǒng)進行分析是對學生液壓與氣動技術知識綜合掌握及實踐應用的考驗,也是本課程的教學目標之一,對學生在相關崗位就業(yè)有極大幫助,故將此部分內容列為實踐操作考核的最后一個內容。
在實踐操作考核中加入對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實驗參與度和團隊合作能力的考察,是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在學習中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就業(yè)競爭力。
四、 改革擬達到的效果
(1) 以考試改革促課程教學方法轉變,扭轉目前學生重理論、輕實踐的思想,敦促學生加強實踐操作技能的練習。
(2) 鍛煉學生扎實的液壓與氣動技術實踐操作能力,使學生將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在實踐操作練習中加深理解和記憶,培養(yǎng)學生對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綜合運用的能力。
(3) 敦促學生加強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職業(yè)素養(yǎng)、團隊合作等綜合素質,提高學生就業(yè)競爭力。
(4) 使液壓與氣動技術實驗實訓室及設備得以充分利用。
(5) 增強課程實用性和趣味性,使課程知識能夠更好地為學生就業(yè)服務,也讓學生更加喜歡本課程。
(6) 更加全面地評價學生對理論知識和實踐應用的掌握。
參考文獻:
[1]韓克鎮(zhèn),劉軍營,王勇,等.卓越工程師培養(yǎng)目標下的液壓傳動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實驗室科學,2013,16(1):86-88.
[2]王積偉,章宏甲,黃誼.液壓及氣壓傳動[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2.
[3]郭溫,周小勇,蔡霞,等.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西安航空學院學報,2015,33(3):86.
[4]李晶,王保健,李小虎,等.液壓與氣動技術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J].實驗室科學,2016,19(1):92.
[5]王鳳娟.《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探索——依據(jù)“六步四結合”教學模式[J].商丘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14(2):65-69.
[6]代光輝,許雪艷.《液壓與氣動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探討——基于“卓越工程師”培養(yǎng)計劃的課程改革[J].巢湖學院學報,2015,17(6):127-131.
[7]蔡群.《液壓與氣動技術》高職教學創(chuàng)新初探[J].時代農機,2016,43(2):122-124.
作者簡介:
王志鑫,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寧夏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電氣與控制工程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