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燕
(安徽省兒童醫(yī)院消化內科,安徽 合肥 230051)
患兒腹瀉,是嬰幼兒時期的一種急性胃腸道功能紊亂,以腹瀉、嘔吐為主的綜合征,以夏秋季節(jié)發(fā)病率最高?;純撼霈F腹瀉的時候,身體上的一些營養(yǎng)會隨之流出,還有一些患兒會出現脫水,脫水嚴重還可能導致死亡,需要引起高度重視。關于患兒腹瀉引發(fā)紅臀的護理干預,需要積極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及時對患兒進行補液,并改善飲食,并注意做好消毒工作,避免病毒對患兒的其他部位產生影響。大多數嬰兒的腸胃十分脆弱,在夏秋季更要提高注意,積極預防,將腹瀉的發(fā)生率降低。
患兒腹瀉(diarrheal disease)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兒童疾病,是兒童時期發(fā)病率非常高的疾病[1]。一般來說,如果在糞便中出現有排便頻率明顯高于平時,且糞質稀薄、水分增加,或其中含有未消化食物、膿血、粘液等[2],即為腹瀉。腹瀉還可以分為急性腹瀉病(acute diarrheal disease):病程在2周以內;遷延性腹瀉病(persistent diarrheal disease)病程在2周~2個月;慢性腹瀉病(chronic diarrheal disease):病程在2個月以上?;純撼霈F腹瀉后會感到排便急迫感、肛門不適、失禁等癥狀,給患兒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危害。據不完全統計,我國5歲以下患兒出現腹瀉的年發(fā)病率為201%,平均下來,每個兒童一年基本上會出現3~5次腹瀉。并且,導致患兒出現腹瀉的原因多是感染了病毒如輪狀病毒、腸道腺病毒、諾如病毒等,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治療,病情進一步惡化,很可能會危及患兒的生命。一般來說,家長可以根據患兒的排便情況來判斷是否出現了腹瀉情況,正常孩子大便一般每天1-2次,呈黃色條狀,腹瀉的患兒會增多,輕度4-6次,重度可能會達到10次以上。重度腹瀉家長要及時就醫(yī),以免耽誤患兒病情。
患兒腹瀉的致病因素主要分為三方面:體質、感染及消化功能紊亂。首先,患兒體質問題:嬰兒胃腸道發(fā)育不夠成熟,消化酶的活性較低,但營養(yǎng)需要相對地多,胃腸道負擔重;嬰兒免疫功能也不完善,嬰兒體液分布和成人不同,細胞外液占比例較高,且水分代謝旺盛,調節(jié)功能又差,較易發(fā)生脫水,電解質紊亂。其次,外界感染:消化道內感染:致病微生物可隨污染的食物或水進入患兒消化道,因而易發(fā)生在人工喂養(yǎng)兒、哺喂時所用器皿或食物本身如未經消毒或消毒不夠,亦有感染可能,病毒也可通過呼吸道或水源感染,其次是由成人帶菌(毒)者的傳染;消化道外感染:消化道外的器官,組織受到感染也可引起腹瀉,常見于中耳炎,咽炎,肺炎,泌尿道感染和皮膚感染等,腹瀉多不嚴重,年齡越小者越多見,引起腹瀉的原因是因為腸道外感染引起消化功能紊亂;濫用抗生素所致的腸道菌群紊亂:長期較大量地應用廣譜抗生素,特別是兩種或以上并用時,更嚴重的是可引起腸道菌群紊亂;最后,消化功能紊亂:因飲食因素、不耐受碳水化合物、食物過敏、藥物影響、其他因素:如針對不清潔的環(huán)境,突然改變的生活規(guī)律,還有外界氣候的突變(中醫(yī)稱為“風,寒,暑,濕瀉”)等,引起消化功能紊亂也易引起患兒腹瀉。一些患兒腹瀉患兒由于擦拭屁股過度導致的局部紅腫的情況的,需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皮炎平和尿素軟膏來做交替涂抹治療為宜。
隨著經濟科技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不斷加快,病毒性腹瀉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尤其是對于兒童來說,非常容易因為感染病毒而導致腹瀉。常見的集中病毒類型為輪狀病毒、腸道腺病毒以及諾如病毒。據調查顯示,全球每年有10~50萬的患兒死于病毒性腹瀉,關于病毒性腹瀉的研究已經成為了醫(yī)學中的重點,許多學者都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和探究。比如學者王文、???、闞麗麗等[3]在《錦州地區(qū)腹瀉住院兒童星狀病毒檢測及同源性分析》一文中,抽取了253分糞便樣本來進行實驗探究,采用的檢測方法為RT-PCR法,來觀察星狀病毒在腹瀉患兒中的感染率,感染型別,并進行毒株的遺傳進化分析。根據實驗結果,王文,??疲R麗麗等得出結論,星狀病毒可能是錦州地區(qū)秋冬季患兒腹瀉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并以HAstV-Ⅰ型1d亞型為主要流行毒株。除了對病毒檢測的探究,還有對患兒腹瀉病毒特點的研究。比如學者任增志、孔元梅、王倩倩等[4]在《重慶地區(qū)5歲以內兒童腹瀉病毒病原及流行病學特點》一文中,采用膠體金法來檢測患兒腹瀉病毒病原及流行病學特點,根據最終的檢測結果,任增志、孔元梅、王倩倩等得出結論,重慶地區(qū)5歲以下患兒腹瀉以病毒感染為主,RV是主要的病原體,其次為諾如病毒(NV)、腸道腺病毒(ADV)、札如病毒(SLV)和星狀病毒(ASV)。
患兒腹瀉引發(fā)紅臀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細菌、腸道寄生蟲、飲食變化、抗生素反應、牛奶過敏或病毒?;純撼霈F腹瀉的最常見原因是輪狀病毒,此病多發(fā)作于秋冬季,特點是患兒的大便惡臭。母乳喂養(yǎng)的患兒腹瀉時每天會排便12次以上。腹瀉一般還會伴有感冒、嗓子疼、胃腸道感染的癥狀,若是患兒在腹瀉時,還出現了嘔吐現象,就容易出現脫水,應將其送到醫(yī)院診治。本病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約3—8天。學者吳冬梅[5]在《探討中藥穴位貼敷合推拿治療小兒腹瀉引發(fā)紅臀的護理效果》一文中,針對患兒腹瀉引發(fā)紅臀的護理展開了研究,學者認為,關于患兒腹瀉引發(fā)紅臀的護理,首先要補充液體,防止脫水:患兒患腹瀉之后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脫水現象,要及時為患兒補充喪失的水分,防止出現更為嚴重的脫水??煞锰躯}水補充液體,亦可口服補液鹽溶液(新生兒慎用),補液鹽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其次,在患兒腹瀉引發(fā)紅臀患病期間,也要繼續(xù)進食,防止營養(yǎng)不良:母乳喂養(yǎng)的患兒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可適當延長喂奶間隔時間。人工喂養(yǎng)的患兒喂養(yǎng)適量乳制品。腹瀉引發(fā)紅臀是患兒護理中最常見的問題?;純耗虮愦螖刀?,臀部長時間受尿液浸泡,便后清洗不及時,尿布透氣性能差,這些都會造成并加重紅臀。紅臀會造成局部皮膚破損,細菌侵入皮下,引起肛周膿腫,排便困難。學者劉桂花[6]在《經皮給藥治療儀輔助治療小兒腹瀉引發(fā)紅臀的護理》中,結合經皮給藥治療患兒腹瀉引發(fā)紅臀的護理工作展開研究,在護理過程中,家長也要注意配合護理,家長對于患兒腹瀉一定要注意護理,不要給患兒隨便吃藥,及時就醫(yī),確定患兒的腹瀉情況,不要給患兒吃過涼的東西,預防紅臀的辦法是,大便后,及時用清水沖洗臀部;使用透氣性能好的尿布;掌握患兒排便規(guī)律,及時更換尿布。一旦發(fā)生紅臀,要在每次為患兒沖洗臀部后,抹上鞣酸軟膏,不要使用嬰兒粉,并且可以使用3m液體敷料來進行控制,不含酒精,不會引起疼痛。如果患兒還在哺乳期,媽媽也應該注意飲食。最后,要注意患兒用過的東西要及時清洗并進行消毒處理,以免反復交叉感染?;純旱耐婢咭矐摻洺O荆瑢純旱娘嬍秤镁?,如奶瓶、湯勺等,在每次用前和用完后都應該用開水洗燙,最好每天煮沸消毒一次。要對肛門及肛門周圍進行悉心的護理,每次大便后都要用溫水擦洗干凈,患兒要及時更換尿布。如果肛門有變紅的現象,可以用一些抗菌素來抑制它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