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素描的教學中,“線”是十分的關鍵的,特別是素描中的“邊緣線”,因此只有充分的理解邊緣線的概念,才能在繪畫實踐中靈活運用。
關鍵詞:素描;邊緣線;色感
任何美術作品,都由“點、線、面”組成,無數(shù)個點構成線,無數(shù)根線構成面。在素描的教學中,“線”是十分的關鍵的,特別是素描中的“邊緣線”,可以夸張點說,掌握了邊緣線,就掌握了素描的精髓。
那么何謂邊緣線呢?素描中的邊緣線是物體結構透視變形面的穿插、疊壓,是一個物體區(qū)別另一個物體的鮮明標志;更加精確的說應該是一些連續(xù)的、寬窄不同的、延伸的面,是與整個造型過程中的空間和體積密切相關的。由于素描知識的貧乏,在學習之初,很多學生把“邊緣線”簡簡單單的理解為物體的“輪廓線”或者“外形線”,這在教學中,應該是個普遍的現(xiàn)象,這種錯誤的認識,會影響他們以后的繪畫前途,所以必須得明確“邊緣線”的概念:邊緣線并不完全等于輪廓線,它是形體輪廓線在空間中的延伸,是造型藝術中最重要的因素和主要手段。一條邊緣線會蘊涵整個造型空間和體積的力量,并有著自己獨特的特性和藝術魅力。
一、 邊緣線是素描起形階段的關鍵
首先,它是一個物體在兩維空間上的一個基本形狀,是物體的一個外貌;
其次,它是一個物體與另一個物體的分界面,在這個分界面里面,物體之間是具有一定的層次,有的在前面,有的在后面,有的一個擋著一個,或者一個挨著一個,有的是為了區(qū)分背景,它們成不同的形狀分布在不同的空間里。
再次,用鉛筆勾畫物體外形時,一定得有輕重、主次和虛實的主觀性去勾勒變形。
二、 邊緣線在素描中具有光感、色感、質感和體積感
這里的“邊緣線”是個最窄、最豐富的“平面”了,既然是“面”了,那么在陽光下,邊緣線就具有了受光和背光,受光面亮點,背光面暗點,那么物體受到光照的那邊的邊緣線相對于背光的那邊應該輕點、淡點,而背光的則重點、深點。
對于色感,每個物體都有自身的固有色,白色和黑色物體在畫面上的邊緣線不應該是一樣的,應具有深淺不同的邊緣線,這是符合客觀實際的標準。
質感就更不陌生了,陶罐和土罐的質感是不一樣的,不銹鋼和蘋果、土豆的質感是不一樣的,玻璃和襯布的質感也是不一樣的……,這些物體的邊緣線在圓滑、粗細、輕重都應該不一樣,學生們在選擇畫筆的時候就該做好準備,每只鉛筆上標有“B”或者“H”的標記,有B,2B,3B,4B,5B,……HB,H,2H,3H……,B前數(shù)字越高,鉛筆留下的痕跡越深,反之;H表示鉛筆的硬度,數(shù)字越高則鉛筆越堅硬,劃痕越輕淡;故而表現(xiàn)物體外表光滑、圓潤、堅硬的時候,我們通常用多H類的鉛筆,反之則用多B類的鉛筆。例如,不銹鋼的邊緣線應該是堅挺、光滑、圓潤的線條,我們常用HB和B,而土豆的邊緣線則是柔軟、粗糙、不規(guī)則的線條,我們常用4B和6B。
體積感用線是比較難把握的,物體的形狀有千千萬萬,它們身上的每個部位離我們的距離也是不一樣的,那么遠近、虛實的層次也是多樣的。例如,一個罐子,它的口有前沿和后沿,它們離我們的距離不一樣,那么在處理的時候,前沿要畫得實點、清楚點,而后沿則畫得虛點、模糊點,最好和背景顏色相近,那么這個罐口就具有一定的體積感;還有前面的物體的邊緣線相對于后面的物體要實點、重點,后面的則虛點、淡點,這樣在畫面上具有遠近空間層次。
三、 邊緣線在素描中可以分為輪廓線、結構線、投影外沿線等
輪廓線,我相信大家不陌生,它是物體的外部線條,是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界線,物體與背景之間的分界線,是邊緣線的一種。
結構線是素描教學中比較重要的一種邊緣線,它主要運用透視規(guī)律,抓住物體內在的、本質的造型規(guī)律去塑造物體,表現(xiàn)物體。比如我們常說的“明暗交界線”就是其中一類。
投影外沿線是物體在光的照射下所形成的一個影子的外形,這條線具有虛實、濃淡之分;同時,它也受到它投射到物體的影響,這個物體的形狀和外貌會改變投影外沿線的形狀和虛實。
這三種線之間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輪廓線、結構線和投影外沿線,兩兩或者三個之間都有可能重合在一起,比如,在光從頂部正射圓柱時,它的投影外沿線,結構線和部分輪廓線就重疊于底部。
一般情況下,它們還是很規(guī)矩的,從不相互打鬧在一起,物體具有輪廓線,只能說具有一個平面的、死的軀殼,只有加上結構線、投影外沿線,它才立體、才鮮活。所以一幅好的素描美術作品里面,這三根線的運用一定是很合理、科學的。
四、 素描繪畫中如何正確把握“邊緣線”
1. 找出穿插關系。由于透視縮短的緣故,邊緣面往往表現(xiàn)為很窄的地帶,有時僅憑肉眼難分清轉過去的幾個面的層次關系。而且形與形的銜接多表現(xiàn)為復雜的嵌合或穿插關系,所以處理素描邊緣線時要像編柳條筐一樣,找出他們的穿插關系。
2. 暗面邊緣線與亮面邊緣線。素描邊緣線要畫得連貫,暗面更是如此,有時暗面邊緣線與亮光面完全融為一體,形成一條似線又似面的背光帶,加強了造型的整體感。在一般情況下,暗面邊緣線處理得粗黑、受光面邊緣線處理得輕細,這樣既可以增加光感又使線與面自然結合。
3. 注意邊緣線與空間的關系。在畫面上,只有實體的存在,才能感覺到空間的存在,空間的深度由物體的深度得以證明。而物體自身的深度的表現(xiàn)主要靠對邊緣線的處理。邊緣線的向后推移創(chuàng)造了空間環(huán)境,物體邊緣是集中體現(xiàn)物體與空間關系的部分,仔細處理好這種關系就不會把邊緣線畫成“鐵絲框子”。
4. 邊緣線與交界線的關系。邊緣線與交界線同是體積轉折的結果,在表現(xiàn)形式上具有共同的性質,只是由于觀察角度的不同和光源的作用而分為兩種表現(xiàn)形式而已。隨著觀察角度的變化,兩種線就具有相互轉化的性質。在表現(xiàn)上邊緣線的塑造是將體積向后層層“剝去”;而交界線似乎是將體積向前“拉出來”。表現(xiàn)好交界線,體積呈現(xiàn)出浮雕效果。如果更進一步表現(xiàn)好邊緣線,刻畫出的將是一個完整的圓雕形的體積。也可以把邊緣線看成只看到一半的交界線,而交界線只是兩個邊界的重合。邊緣線是往里“包”,交界線是向明、暗兩面“推”。
總之,一張優(yōu)秀的素描作品不僅僅只有“線”,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而這些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加強對這些方面的摸索和研究,才能在訓練中做到有的放矢,從而不斷提高繪畫的技巧和能力。
作者簡介:唐定勇,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市六合區(qū)實驗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