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張麗芳(1989.5-),女,河南澠池人,上海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西方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05--01
安東尼·德·圣??颂K佩里的代表作《小王子》被紐約時報評為“不僅是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兒童故事之一,更是一則歌頌純真智慧的寓言?!蔽覀兂Uf“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在人生價值追求的層面,精神色彩永遠都是人類追求的一面旗幟。《小王子》以簡短的故事片段和樸實無華的筆觸升華對生命的敬畏、對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對責任和愛的呼喚。
《小王子》在現實維度和理想維度的雙重批判是對其所處時代現實的困境和精神的虛無的揭露,在童話世界人物的對白中凸顯對純真質樸的心靈的歌頌和準求。
一、現實層面的批判
《小王子》中關于國王、守燈人、地理學家、商人、花兒、綿羊等都是對現實世界人物的反映。每一個故事的展開都孕育著安東尼的現實批判。比如守燈人的故事中,在守燈人的世界,他忠于職守卻又墨守成規(guī)。當星球一年比一年轉動的快的時候,指令沒有改變,每一分鐘點一次燈,接著又熄滅一次燈。與其說這是忠于職守,不如說是一種墨守成規(guī)。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有太多類似的故事片段。比如法律制裁的先驗性并不總是代表正義。正義的問題并不是客觀先驗的存在,而是一種主觀的價值判斷。但現實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公平正義以制度和法律條文來劃定界線的時候,一些主觀的價值判斷必然會被社會忽視,被制度棄之不顧。那么,我們的法官在忠于職守的執(zhí)行法律條文的時候是否也應該考慮價值層面的人文關懷,我們究竟是以制度和法律條文為中心還是以人為中心,人在現代社會的法律和制度框架內究竟處于什么樣的地位,對這些問題的不斷追問使我們對生活的現實世界保持一顆敏銳的洞察力的關鍵。但與此相反的是我們的現實生活世界往往是缺乏反思和批判的,在各行各業(yè)的運行中都存在各種形式的墨守成規(guī),人總是被動的被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規(guī)章制度和物質所規(guī)定。在約定俗成的現實世界中人類失去的不僅是心靈的自由,還有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理解。
二、精神層面的批判
故事中的小王子總是天真可愛、單純善良、富有同情心。我們都曾經從兒童時代走過,但我們都已離開兒童時代?!缎⊥踝印分袑駥用娴呐兄饕w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人生真諦的追求
“人類文明一路走來,路邊的風景豐富了我們的閱歷,卻也讓我們迷失了自己,丟棄了自己出發(fā)時的故鄉(xiāng)家園,曾經神往的崇高理想也被物欲淹沒沉寂。但圣·??颂K佩里和《小王子》告誡我們一定要時刻牢記自己的來時路。只有了解我們是從何處來,才會徹悟我們將去往何處?!盵1]小王子經歷的每一個故事都是對人類心靈的叩問:”我們所追求的人生真諦究竟是什么?!闭缧⊥踝铀f“只有孩子才知道自己要尋找什么”[2]也許我們只有在兒時才肯為了自己真正喜愛之物花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在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的成長歲月里太多的人迷失自己,我們?yōu)榱烁嗟睦娣艞壸约合矏壑铩⑽覀優(yōu)榱烁嗟睦嫔釛壦说恼斃?,慢慢地我們遠離自己的精神家園。當我們每天為了物質利益犧牲自己的其他時間,兒時的簡單快樂已經蕩然無存。當我們追尋遠方的時候失去的是身邊最值得珍惜的美好。當我們的精神世界只剩下利益的時候,也是我們精神世界深陷荒蕪的時候.
2、對真善美的追求
“人只能用心靈去觀察,去感受。要知道,光靠肉眼,是不可能看到本質的東西。”[2]“最為重要的東西是肉眼看不到的……”[3]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關系并不都是我們肉眼所觀察到的那樣簡單和直接,而正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復雜才造成我們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和隔閡。小王子和飛行員之間溝通的困難也正是現實生活中矛盾的對立和沖突的真實再現。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僅存在大人世界和兒童世界的格格不入,也存在不同利益階層的立場的對立和沖突。語言往往造成沖突和隔閡,正是由于我們的溝通和交流不是基于內心的交流。我們在溝通中帶著自己的主觀利益出發(fā)去審視別人,他人也會同樣以主觀利益來衡量我們。屈從于外部世界壓力和金錢的誘惑的溝通和交流必然是喪失真情,人和人在交往的過程中喪失自身,這也正是馬克思早就批判過的人與人的關系的異化。
那么什么是真、善、美?在現代網絡社會的世界里人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越來越方便,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卻越困難。我們把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至于抽象的等價符號兩端,凡是不符合交換和計算原則的都被我們棄之不顧。身邊原本的一切美好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彌足珍貴的,但我們往往忽視身邊的美好。對親情的責任、愛情的守護和友情的珍惜都是我們最值得守護的真、善、美。在小王子身上,我們感受到了只有懂得愛與責任、用心靈去溝通,才能擺脫物質世界對心靈的舒服,也才能擺脫認知的偏執(zhí),發(fā)現并珍惜生活中的真、善、美。
參考文獻:
[1]李向新、孫學祺.精神生態(tài)視域下解讀《小王子》的藝術價值[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2):229.
[2]安東尼·德·圣??颂K佩里.《小王子》[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11:83.
[3]安東尼·德·圣埃克蘇佩里.《小王子》[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11: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