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慶云
(遼寧省沈陽二四五醫(yī)院電診科,遼寧 沈陽 110000)
子宮肌瘤以及子宮腺肌瘤是比較多見的婦科疾病類型,這兩種疾病的發(fā)病率比較高,給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帶來了嚴重的不良影響。對于子宮肌瘤以及子宮腺肌瘤的治療過程來說,及時做好診斷是前提和基礎。目前臨床醫(yī)學領域在子宮肌瘤以及子宮腺肌瘤的診斷方面應用比較廣泛的就是超聲彈性成像鑒別技術[1]?;诖耸占驹?0例子宮肌瘤患者以及50例子宮腺肌瘤患者,通過超聲彈性成像鑒別技術對這兩組患者進行診斷,將診斷結果和患者手術結束后的病理檢查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收集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間本院治療的50例子宮肌瘤患者作為A組,同時收集同期50例子宮腺肌瘤患者作為B組,經過醫(yī)學檢驗,這兩組患者分別全部符合子宮肌瘤及子宮腺肌瘤的診斷標準,A組患者年齡26~47歲,平均年齡為(33.04±0.99)歲,病灶直徑5.6~12.1 cm之間,平均直徑為(7.83±1.94)cm。B組患者的年齡27~46歲,平均年齡為(33.64±0.97)歲,病灶直徑5.2~11.8 cm,平均直徑為(7.62±1.98)cm。所有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使用飛利浦HD-13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器對兩組患者進行檢查和診斷,具體措施如下:首先,在對患者進行正式檢查之前的2個小時,讓患者飲水300 ml左右,使患者膀胱處于相對比較充盈狀態(tài)。其次,讓患者保持良好的仰臥體位,將患者小腹部位充分暴露出來,通過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器對患者的下腹部位進行縱向和橫向以及斜向等多個方位掃描,同時注意對患者的子宮肌瘤及子宮腺肌瘤具體位置以及實際大小等進行及時記錄。第三,注意對患者的子宮動脈阻力指數(shù)、搏動指數(shù)以及血流量等指標進行測量和記錄,在測量的過程中注意對探頭的壓力進行適當調節(jié),防止患者腸道內氣體對檢查造成不利的影響。上述檢查和數(shù)據(jù)的記錄等全部由專業(yè)的醫(yī)護人員進行操作,最后將檢查結果與患者手術結束后的病理檢查結果進行對比分析。
1.3 評價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診斷正確率以及子宮動脈阻力指數(shù)、搏動指數(shù)以及血流量等指標來衡量腔內超聲及超聲彈性成像鑒別診斷子宮肌瘤及子宮腺肌瘤的臨床價值。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shù)據(jù)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診斷正確率比較 A組患者的診斷結果正確率高達92.00%,B組患者診斷結果的正確率高達94.00%,兩組患者診斷結果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診斷正確率比較
2.2 指標對比 B組患者的子宮動脈阻力指數(shù)、搏動指數(shù)明顯低于A組患者,B組患者的血流量明顯大于A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檢查結果指標對比()
表2 兩組患者的檢查結果指標對比()
P值<0.05<0.05<0.05項目子宮動脈阻力指數(shù)搏動指數(shù)血流量(ml/min)A組(n=50)2.81±0.42 0.92±0.16 64.07±4.25 B組(n=50)1.34±0.56 0.75±0.12 111.46±4.33
通常情況下來說,子宮肌瘤在中年婦女群體最為常見,從其本質上來說,子宮肌瘤主要是由人體的平滑肌和部分纖維結締組織構成[2]。而且子宮肌瘤這種疾病一般情況下沒有明顯臨床癥狀[3],所以加強子宮肌瘤的早期診斷意義十分重大。子宮腺肌瘤的主要發(fā)病機理是人體的子宮內膜相關腺體以及間質組織對人體子宮肌層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浸潤,進而使得子宮腺肌瘤出現(xiàn)。子宮腺肌瘤患者其子宮內膜的腺體往往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肌纖維,而且這些肌纖維全部具有增生癥狀,部分子宮腺肌瘤的子宮肌層中還可以發(fā)現(xiàn)結節(jié)和團塊等[4]。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以及生活壓力的增大,我國子宮肌瘤及子宮腺肌瘤發(fā)病人數(shù)在不斷上升,給患者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因此加強子宮肌瘤及子宮腺肌瘤的及時有效診斷與治療十分迫切。目前,臨床醫(yī)學領域對于子宮肌瘤及子宮腺肌瘤的診斷主要是依靠超聲檢查方式[5]。本文為了對腔內超聲及超聲彈性成像鑒別診斷子宮肌瘤及子宮腺肌瘤的臨床價值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收集本院的50例子宮肌瘤患者作為A組,同時收集本院的50例子宮腺肌瘤患者作為B組,然后通過超聲彈性成像鑒別技術對這兩組患者進行診斷,最終研究結果顯示,A組患者診斷結果正確率高達92.00%,B組患者診斷結果的正確率高達94.00%,兩組患者診斷結果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這說明腔內超聲及超聲彈性成像鑒別診斷子宮肌瘤及子宮腺肌瘤的正確率比較高,可以進行臨床推廣應用,該研究結果和相關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6]。
另外從本次研究結果可知,B組患者的子宮動脈阻力指數(shù)、搏動指數(shù)明顯低于A組患者,B組患者的血流量明顯大于A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子宮動脈阻力指數(shù)、搏動指數(shù)、血流量等指標的差異是腔內超聲及超聲彈性成像鑒別診斷子宮肌瘤及子宮腺肌瘤的重要依據(jù)。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腔內超聲及超聲彈性成像鑒別診斷子宮肌瘤及子宮腺肌瘤的正確率比較高,可以進行臨床推廣應用。而且子宮動脈阻力指數(shù)、搏動指數(shù)、血流量等指標的差異為腔內超聲及超聲彈性成像鑒別診斷子宮肌瘤及子宮腺肌瘤提供了一定的幫助。
[1] 孟璐,趙一婷,牛旺,等.實時超聲彈性成像技術鑒別診斷子宮肌瘤和子宮腺肌瘤[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16,32(6):919-922.
[2] 楊靚.超聲檢查在子宮肌瘤與子宮腺肌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河北醫(yī)學,2012,18(10):1442-1443.
[3] 李國政,苑敏,吳子芳,等.子宮肌瘤與子宮腺肌病超聲造影鑒別診斷的價值[J].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32(2):293-296.
[4] 杜典國,阿孜古麗.子宮腺肌病與子宮肌瘤的超聲特征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學術版),2009,11(12):163-164.
[5] 張路平,劉偉偉,郭艷靜,等.超聲彈性成像技術鑒別診斷子宮肌瘤、腺肌瘤應用價值[J].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2017,38(3):311-315.
[6] 孟璐,史鐵梅.超聲鑒別診斷子宮肌瘤和子宮腺肌瘤研究進展[J].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2015,12(9):57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