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輝 張錦花 呂學(xué)玉 豐云舒 劉艷驕
(中國中醫(yī)科學(xué)院廣安門醫(yī)院,北京,100053)
山東的氣候?qū)倥瘻貛Ъ撅L(fēng)氣候類型。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降水集中、春秋短暫、冬夏較長。具有豐富的土地、海洋、生物、礦產(chǎn)等自然資源。山東省獨特的南北過渡型氣候條件,起伏多變的地形地貌,造就了豐富的中藥材資源,同時也是全國道地中藥材主要產(chǎn)區(qū)之一。有關(guān)睡眠的藥物也是多不勝數(shù),筆者旨在收集、整理山東地方有關(guān)睡眠的藥物,將文獻(xiàn)中有關(guān)內(nèi)容輯述如下。
1.1 植物藥
1)樹舌 別名扁木靈芝、扁芝、老母菌、平蓋靈芝?!吨腥A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藥品標(biāo)準(zhǔn)》中藥材第一冊1992年版收載。微苦,平。止痛,清熱,化積,止血,消痰。用于肝脾腫大,咽痛,腫瘤,失眠多夢[1]。
2)靈芝 別名靈芝草、赤芝、紅芝?!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別錄》載,靈芝產(chǎn)“霍山、恒山、太山(山東泰山)、華山、嵩山?!睹麆僦尽飞綎|萊陽有“芝山”之稱。自古以來,山東即為靈芝的重要產(chǎn)地。甘,平。補(bǔ)氣安神,止咳平喘。用于心神不寧,失眠心悸……。
3)蕨 別名蕨菜、山鳳尾、拳頭菜。蕨根甘,寒,有毒。清熱利濕,平肝安神,解毒消腫。用于發(fā)熱,咽痛,……頭昏失眠,風(fēng)溫痹痛……。
4)山東腫足蕨 別名腫足蕨、治暈草(濟(jì)寧)。苦,平。和胃止嘔,平肝安神。用于惡心,嘔吐,失眠,心慌心悸……。
5)柏子仁 《中國藥典》2010年版收載。甘,平。養(yǎng)心安神,潤腸通便,止汗。用于陰血不足,虛煩失眠,心悸怔忡……。
6)榆葉 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甘,平。清熱利尿,安神,怯痰止咳。用于水腫,小便不利,……失眠……。
7)啤酒花 別名忽布、香蛇麻、蛇麻草。苦,微涼。健胃消食,利尿安神。用于食積不化,腹脹,浮腫……失眠。
8)桑 別名家桑、桑樹、桑葉。桑始載于《詩經(jīng)》。藥用部位:根皮:桑白皮;根:桑根;葉:桑葉;嫩枝:桑枝;果穗:桑葚。桑葚甘、酸,寒。滋陰補(bǔ)血,生津潤燥。用于肝腎陰虛,眩暈耳鳴,心悸失眠,……。
9)苧麻 別名白麻根、苧麻根。藥用部位:根及根莖:苧麻根;莖皮:苧麻皮;嫩莖或帶葉嫩莖:苧麻梗;葉:苧麻葉;花:苧花。苧花甘,寒。清心除煩,涼血透疹。用于心煩失眠,口舌生瘡……。
10)何首烏 別名赤首烏、赤何首烏。藥用部位:塊根:何首烏;莖藤:首烏藤(夜交藤);葉:何首烏葉。首烏藤(夜交藤)甘、平。養(yǎng)血安神,祛風(fēng)通絡(luò)。用于失眠多夢,血虛身痛,風(fēng)濕痹痛,皮膚瘙癢。
11)蓮 別名荷花、藕、蓮花。藥用部位:種子:蓮子;蓮的經(jīng)霜老熟果實:石蓮子;花托:蓮房;花蕾:蓮花;雄蕊:蓮須;幼葉及胚根:蓮子心。蓮子,甘、澀,平。補(bǔ)脾止瀉,止帶,益腎澀精,養(yǎng)心安神。用于脾虛泄瀉,帶下,遺精,心悸失眠。石蓮子甘、澀、微苦,寒。清濕熱,開胃健脾,清心寧神,澀精止泄。用于……心煩失眠,遺精,尿濁,帶下。蓮子心苦,寒。清心安神,交通心腎,澀精止血。用于熱入心包,神昏譫語,心腎不交,失眠遺精……。
12)五味子 別名遼五味子、北五味子。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酸、甘,溫。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bǔ)腎寧心。用于久咳虛喘……心悸失眠?,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五味子醇甲具有鎮(zhèn)靜催眠作用,可以延長睡眠時間,其鎮(zhèn)靜催眠作用可能與調(diào)節(jié)腦內(nèi)5-羥色胺水平有關(guān)[2]。
13)碎米薺 別名雀兒菜、白帶草。甘、淡,涼。清熱利濕,安神,止血。用于濕熱瀉痢,……心悸,失眠……。
14)費(fèi)菜 別名土三七、景天三七、還陽草、蝎子草(臨沂)?!渡綎|省中藥材標(biāo)準(zhǔn)》2002年版收載,原植物名景天三七。甘、微酸,平。止血散瘀,安神。用于吐血……心悸失眠,……。
15)堪察加費(fèi)菜 別名景天、石板菜、費(fèi)菜。甘、微酸,平。止血散瘀,安神。用于吐血,……心悸失眠。
16)合歡 別名夜合樹、絨花樹(萊蕪、歷城、平邑)、芙蓉花(長清)、芙蓉樹(濟(jì)南、萊陽、青島、榮成、臨沂)、絨棒頭(沂水)。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藥用部位:樹皮:合歡皮;花:合歡花;花蕾:合歡米。合歡花、合歡米甘,平。解郁安神。用于心神不安,憂郁失眠。合歡花中的槲皮苷、異槲皮苷、槲皮素等多種活性物質(zhì)成分可能具有鎮(zhèn)靜催眠作用,其中槲皮苷最為顯著[3]。合歡皮甘,平。解郁安神,活血消腫。用于心神不安,憂郁失眠……。合歡皮對睡眠具有雙向調(diào)節(jié)作用,一般劑量(10~15 g)可解郁安神,起到鎮(zhèn)靜催眠作用,大劑量如50 g則可以導(dǎo)致失眠[4]。
17)山合歡 別名絨木樹(章丘)、芙蓉樹(海陽)、白櫻(嶗山)、山槐。山合歡皮澀,涼。解郁安神,補(bǔ)氣活血,消腫止痛。用于心神不安,憂郁失眠……。山合歡花甘,平。安神解郁,理氣活絡(luò)。用于郁結(jié)胸悶,失眠健忘……。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丁香樹脂酚-4-O-β-D-葡萄糖苷具有鎮(zhèn)靜催眠作用[5]。
18)落花生 別名花生、果子(臨沂)、長生果子。始載于《滇南本草圖說》。藥用部位:種子:花生米;種子油:花生油;種皮:花生紅衣;果殼:花生殼;根:花生根;枝葉:花生秧。其中花生秧甘、淡,平。清熱解毒,寧神平肝。用于跌打損傷,瘡毒,失眠,肝陽上亢。
19)斜莖黃芪 別名直立黃芪、苦草。用于正氣虛弱,心慌失眠。
20)淡豆豉 大豆發(fā)酵的黑色種子???,寒。解表,除煩。用于外感頭痛,……心煩郁悶,失眠。
21)西伯利亞遠(yuǎn)志 別名卵葉遠(yuǎn)志、小葉遠(yuǎn)志(嶗山),粉子草(五蓮)?!吨袊幍洹?010年版收載遠(yuǎn)志,原植物名為卵葉遠(yuǎn)志。苦、辛,溫。安神益智,交通心腎,祛痰,消腫。用于心腎不交引起的失眠多夢,健忘驚悸,神志恍惚……。
22)白杜 別名絲棉木。藥用部位:根及樹皮:絲棉木;葉:絲棉木葉;果實:白杜果。白杜果用于失眠,腎虛。
23)酸棗 別名棘子樹、山棗、野棗。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吨袊幍洹?010年版收載酸棗仁。藥用部位:種仁:酸棗仁;果實:酸棗;花:棘刺花;葉:酸棗葉;根:酸棗根;樹皮:酸棗樹皮;根皮:酸棗根皮;托葉刺:酸棗刺。酸棗仁甘、酸,平。養(yǎng)心補(bǔ)肝,寧心安神,斂汗,生津。用于虛煩不眠,驚悸多夢,……。酸棗根澀,溫。安神。用于失眠多夢。
24)人參 別名生曬參、紅參、神草。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藥用部位:根:人參(生曬參);蒸后干燥的根:紅參;須根:參須;蒸后干燥的須根:紅參須;根莖:參蘆;葉:人參葉;花序:人參花;果實:人參果。人參甘、微苦,微溫。大補(bǔ)元氣,復(fù)脈固脫,補(bǔ)脾益肺,生津養(yǎng)血,安神益智。用于體虛欲脫……久病虛贏,驚悸失眠……人參果甘,溫。補(bǔ)氣強(qiáng)心,延年益壽。用于體虛乏力,頭昏失眠,胸悶氣短。人參花甘,微苦,微涼。用于頭昏乏力,胸悶氣短,頭昏目眩,失眠多夢,耳鳴……。
25)草紅膻 別名缺刻葉茴芹、六月寒、茴芹?!吨袊幍洹?010年版附錄收載,原植物名為缺刻葉茴芹。健脾益氣,養(yǎng)心安神,止咳祛痰。用于克山病,胸痹心痛,心悸失眠……。
26)黃連花 別名楊柳花、牛心菜。始載于《植物名實圖考》。酸、澀,微寒。安神,平肝。用于肝陽上亢,失眠頭痛。
27)輪葉過路黃 別名主虎腳跡草、見血住、黃開口。微酸、澀,涼。涼血止血,平肝,治療肝陽上亢,失眠。
28)茉莉花根 始載于《南方草木狀》,原名末利,《本草綱目》又名柰花。有毒。用于跌損筋骨,頭痛,牙痛,失眠。
29)羅布麻 別名茶棵子、澤漆棵(煙臺)、水條子棵(濰坊)、鹽柳(青島)、蛤蟆秧(德州)?!吨袊幍洹?010年版收載。甘、苦,涼。平肝安神,清熱利水。用于肝陽上亢,頭暈?zāi)垦?,心悸失眠,浮腫尿少等。
30)牛皮消 別名耳葉牛皮消、飛來鶴、老牛凍,隔山消。始載于《救荒本草》。藥用部位:塊根:白首烏。甘、苦,微溫。補(bǔ)肝腎,強(qiáng)筋骨,益精血,止心痛。用于陰虛所致的頭昏眼花,腰膝酸軟,失眠健忘,須發(fā)早白,筋骨不健。
31)白首烏 別名泰山何首烏、山東何首烏、何首烏。泰山四大名藥之一。何首烏見于唐·李翱著《何首烏錄》?!堕_寶本草》載:“有赤、白二種”。經(jīng)考證,古代白首烏原植物似主為蘿藦科牛皮消屬的耳葉牛皮消,而載葉牛皮消在山東民間已有較長的藥用歷史,并特稱泰山白首烏?!吨袊幍洹?977年版、《山東省中藥材標(biāo)準(zhǔn)》2002年版收載。藥用部位:塊根:白首烏。甘、苦,微溫。補(bǔ)肝腎,強(qiáng)筋骨,益精血。用于肝腎不足,腰膝酸軟,失眠,健忘。
32)隔山消 別名過山飄、小瓜拉瓢(青州)、山葫蘆(淄博)、羊角瓜(海陽)、羊角棵子(廣饒)。藥用部位:塊根:白首烏(隔山消)。甘、苦,微溫。補(bǔ)肝腎,強(qiáng)筋骨,益精血。用于肝腎不足,腰膝酸軟,失眠,健忘。
33)列當(dāng) 別名草蓯蓉、兔子拐棒、猴兒腿(煙臺)、裂馬嘴(文登)。始載于《新修本草》。甘,溫。補(bǔ)肝腎,強(qiáng)筋骨。用于陽痿,腰腿酸痛,失眠健忘……。
34)黑水纈草 別名纈草。辛、苦,微寒。寧心安神,祛風(fēng)除濕……。用于腎虛失眠,百合病……。
35)苦竹 別名烏云竹梢、苦竹葉、竹卷心。苦竹葉苦,寒。清心,解毒,利尿,明目。用于熱病煩躁,目赤口瘡,失眠……。
36)毛金竹 別名淡竹、金竹、竹茹。始見于《金匱要略》,又名竹皮。甘,微寒。清熱化痰,除煩,止嘔。用于痰熱咳嗽,膽火挾痰,驚悸不寧,心煩失眠……。
37)高粱 別名蜀泰(臨沂)、高粱米、紅蜀黍、多脈高粱。始載于《食物本草》。甘、澀,溫。健脾止瀉,化痰安神。用于脾虛泄瀉……食積不化,痰濕咳嗽,失眠多夢。
38)燈心草 別名窩草(牙山)、羊毛胡子、胡草(五蓮)。始載于《開寶本草》。甘、淡,微寒。清心火,利小便。用于心煩失眠,尿少澀痛,口舌生瘡。
40)野百合 別名百合、淡紫百合。藥用部位:鱗葉:野百合;花:野百合花。甘,涼。潤肺止咳,鎮(zhèn)靜安神。用于陰虛燥咳,勞嗽咳血,虛煩驚悸,失眠多夢,心煩,夜寐不安。
41)百合 別名百合花、白花百合、山百合。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百合甘,寒。養(yǎng)陰潤肺,清心安神。用于陰虛燥咳,勞嗽咳血,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百合花甘、平、微苦,涼。清熱潤肺,寧心安神。用于咳嗽痰少或黏,眩暈,心煩,夜寐不安。
42)闊葉山麥冬 別名大麥冬、常青草(五蓮)、大葉麥冬、麥門冬、土麥冬。甘、微苦,微寒。養(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陰虛癆嗽。喉痹咽痛,津傷口渴,心煩失眠……。
43)山麥冬 別名大葉麥冬、蘭草(費(fèi)縣)、野麥冬、土麥冬、山韭菜。甘、微苦,微寒。養(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心煩失眠……。
44)角盤蘭 別名人參果、人頭七。甘,溫。滋陰補(bǔ)腎,健脾胃,調(diào)經(jīng)活血,解毒。用于氣血虧虛,頭昏失眠……。
45)綬草 別名盤龍參。始載于《滇南本草》。甘、淡,平。滋陰益氣,涼血解毒,澀精。用于產(chǎn)后氣血兩虛,少氣無力,氣虛白帶,遺精,失眠……。
1.2 動物藥
1)阿膠 氣微,味微甘。補(bǔ)血滋陰,潤燥,止血。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心煩不眠。肺燥咳嗽。
2)牡蠣 別名蠣蛤、古賁、左顧牡蠣、牡蛤、蠣房、蠔山、蠔莆、左殼、蠔殼、海蠣子殼、海蠣子皮等。咸,微寒。歸肝、膽、腎經(jīng)。平肝潛陽、重鎮(zhèn)安神、軟堅散結(jié)、收斂固澀。主眩暈耳鳴,驚悸失眠,瘰疬癭瘤……。
3)珍珠母 別名珠牡丹、珠母、真珠母、明珠母、蚌殼。咸、寒。平肝潛陽、安神、定驚明目。治頭眩,耳鳴,心悸,失眠……。珍珠母富含鈣、鐵、鈉、鉀等微量元素,可抑制神經(jīng)和骨骼肌興奮,作用于快動眼睡眠期[6]。另外珍珠母中的寡肽類成分可能是其鎮(zhèn)靜安眠的藥效物質(zhì)[7]。
1.3 礦物藥
1)龍骨 甘、澀,平。鎮(zhèn)驚安神,斂汗固精,止血澀腸,生肌斂瘡。治驚癇癲狂,怔忡健忘,失眠多夢,自汗盜汗……。龍骨中所含有的Mg2+能夠起到比較明顯的中樞抑制和骨骼肌松弛的作用[8]。
2)磁石 別名玄石、處石、鐵石、吸針石。辛、咸,平。平肝潛陽、安神鎮(zhèn)驚、聰耳明目、納氣平喘。主治眩暈,目花,耳聾,耳鳴,驚悸失眠,腎虛喘逆。
1)商陸 別名水蘿卜、王母牛(嶗山、海陽)、狼毒(蒙陰)。藥用部位:根:商陸;葉:商陸葉;花:商陸花;果穗:商陸子。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商陸花化痰開竅,用于痰濕上蒙,健忘,嗜睡,耳目不聰。
2)茶 別名茶葉樹、茶芽、芽茶。始見于《寶慶本草折衷》。入藥始載于《新修本草》。茶葉苦、甘,涼。清頭目,除煩渴,化痰,消食,利尿,解毒。用于頭痛,目昏,多睡善寐,心煩口渴……。
1)海帶 別名昆布、海帶菜。藥用部位:干燥葉狀體:昆布(海帶);固著器:海帶根。海帶之名始載于《吳普本草》,名綸布?!睹t(yī)別錄》名昆布。《證類本草》始有昆布、海帶之分。海帶根咸,寒。清熱化痰,止咳,平肝潛陽。用于痰熱咳喘……急躁易怒,少寐多夢,咳喘。
2)裙帶菜 別名海萵苣、海芥菜、裙帶、莙荙菜。始載于《食物本草》?!渡綎|省中藥材標(biāo)準(zhǔn)》2002年版收載。裙帶菜根咸,寒。清熱化痰,止咳,平肝潛陽。用于痰熱咳喘……急躁易怒,少寐多夢,咳喘。
3)南蛇藤 別名哈哈笑(昆崳山、嶗山)、胭脂葉(萊蕪、濰坊)、狗葛子(莒縣)、猴子鞭(蒙山)。《山東省中藥材標(biāo)準(zhǔn)》1995年版收載。藥用部位:果實:藤合歡;根:南蛇藤根;莖藤:南蛇藤;葉:南蛇藤葉。藤合歡甘、微苦,平。養(yǎng)心安神,和血止痛。用于心血虧虛,心悸,健忘多夢……。現(xiàn)代研究表明南蛇藤果實中的倍半萜成分具有鎮(zhèn)靜催眠作用[9]。
通過對山東地區(qū)中藥文獻(xiàn)輯述,有助于提高地方睡眠疾病相關(guān)中藥的進(jìn)一步研究,挖掘傳統(tǒng)中醫(yī)藥治療睡眠疾病的優(yōu)勢和特色,使該藥材產(chǎn)區(qū)特色更鮮明,發(fā)揮道地藥材的治療優(yōu)勢,提高臨床治療睡眠障礙的療效[10]。鑒于本文的文獻(xiàn)來源有限,仍有未收錄的其他文獻(xiàn)來源以及中藥資源尚待挖掘整理,不足之處仍需要進(jìn)一步的發(fā)掘整理。
[1]李建秀,周鳳琴,張照榮.山東藥用植物志[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xué)出版社,2013:43.
[2]胡竟一,白筱璐,雷玲,等.南北五味子中幾種木脂素類成分促睡眠作用的研究[J].四川中醫(yī),2016,34(12):45-47.
[3]劉家薈,郭偉英.合歡花鎮(zhèn)靜催眠作用的譜效關(guān)系研究[J].中藥材,2016,39(7):1582-1585.
[4]霍長虹,郝存書,李作平,等.合歡皮水煎劑催眠作用的藥理實驗研究[J].河北醫(yī)科大學(xué)學(xué)報,2002,23(4):216-217.
[5]文莉,朱紅,干國平,等.山合歡皮鎮(zhèn)靜安神活性成分的研究[J].中藥材,2008,31(7):1056-1058.
[6]范中有,任文,趙崢.滋陰活血安神法治療慢性失眠癥178例[J].浙江中醫(yī)雜志,2009,44(4):257.
[7]劉侗,康馨元,任伯穎,等.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及寡肽對小鼠鎮(zhèn)靜安眠作用比較[J].吉林中醫(yī)藥,2014,34(2):172-173.
[8]吳淑芳.龍骨藥材的鑒別及藥學(xué)研究進(jìn)展[J].世界最新醫(yī)藥進(jìn)展,2016,1(84):30.
[9]卞俊.南蛇藤活性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概況[J].藥學(xué)實踐雜志,2015,33(3):201-204.
[10]馮麗媛,王東巖,劉艷驕,等.黑龍江地方中藥有關(guān)睡眠中藥文獻(xiàn)輯述[J].世界睡眠醫(yī)學(xué)雜志,2018,5(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