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秀
【摘 要】在新課程中,高中化學實驗的方式與側(cè)重點都出現(xiàn)了一些變化,這樣的變化將會幫助學生更為合理地運用化學實驗。同時在新課程的引導下,教師應當將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并為學生設計易于操作的生活實驗。本文將對新課程與舊課綱之間的差異進行簡要的分析,并針對當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具體的優(yōu)化措施。
【關(guān)鍵詞】新課程 高中化學 實驗教學 方法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6-0127-02
引言
化學是推動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重要科學,在農(nóng)業(yè)、新材料、醫(yī)藥以及能源領域,化學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中,我國高中對于高考成績通常較為關(guān)注,化學課程的實驗教學并未得到足夠的重視?;瘜W是一項與實驗緊密關(guān)聯(lián)的科學,不通過實驗化學的理論無法得到驗證,同時化學的理論知識也是為了實驗而預備的。因此在新課程中對于化學實驗給予了更加充分的重視。
一、新課程與舊課綱之間的差異
高中化學新課程與舊課綱之間的差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新課程擺脫了傳統(tǒng)的應試教學觀念,將“科學探究”作為高中化學的核心理念。其主旨是通過啟發(fā)式教學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得以激發(fā),并將獲得答案的方式作為教學重點,從而減少“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現(xiàn)象。其次,受到這一教學理念的影響,新課程中的化學實驗方式出現(xiàn)了明顯的變化,“實驗化學”成為了獨立的課程模塊,并且在“活動與探究建議”中,有61項內(nèi)容需要運用化學實驗開展“探究”。再有,新課程中增加了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練習,通過這樣的設置,學生的操作能力將得到提升。同時新課程的化學實驗,更加貼近學生的實踐生活,對于工業(y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實驗介紹,使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社會運行的方式,并對化學實驗的重要性產(chǎn)生更加清晰地認識。
二、當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班額增大帶來的教學組織問題
近年來,受到高考改革的影響,部分高中的化學課程逐漸使用了“大課堂”的教學模式。但這一模式,為實驗課程的開展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首先,在這一模式中課堂的學生數(shù)量通常較多,實驗教學的組織工作難以開展。需要學生參與的化學實驗,通常需要安靜、安全的實驗環(huán)境。學生數(shù)量過多往往會使等待的學生出現(xiàn)紀律問題。其次,班額過大使得學生人均分配到的實驗時間大幅縮減?;瘜W實驗教學需要參與的學生耐心地觀察并在失敗中總結(jié)經(jīng)驗,但實驗時間過短會使該實驗的教學目的受到影響。
(二)實驗效果難以預期
當下部分高中實驗的實驗效果往往不好,使得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受到了較大的影響,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有幾個方面。首先,部分實驗對于實驗條件的要求較高,例如“環(huán)境因素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實驗中,對于天氣條件以及密封設備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如果實驗條件較差,實驗效果顯現(xiàn)的時間將會較長,并使教師的教學進度受到影響。其次,部分實驗往往需要較為精準的操作,但由于學生的操作經(jīng)驗不足,加之實驗時間較為緊湊,因此由學生參與操作的實驗常常難以達到課程要求的實驗效果。這一問題,也嚴重降低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三)部分學生的實驗興趣不強
當下部分高中學生對于實驗教學的興趣不強,對于化學實驗的意義也未產(chǎn)生正確地理解。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有幾個方面。首先,在我國當下的教學體系中,應試教育觀念仍然具有一定的影響,部分學生將日常教學視為獲得標準答案的過程?;瘜W實驗是化學科學求解的過程,由于其與考試的關(guān)聯(lián)性相對較小,因此,其受到的重視程度相應減弱。其次,我國部分高中的教學條件仍然較差,實驗設備的配置較為落后。受此影響,學生的探索欲望難以在實驗中獲得滿足,因此部分學生逐漸對實驗教學失去了興趣。
三、優(yōu)化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具體措施
(一)增強實驗教學的組織工作
受到學生數(shù)量的影響,我國高中化學實驗課程的有效性難以得到提升,針對這一問題,高中化學教師應當積極轉(zhuǎn)變教學角色,通過良好的組織工作,使實驗課程的效果得以提升。首先,教師應當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使學習時間得到更為合理的利用。在實踐中,教師可依據(jù)學生的學習成績與實驗操作技能對學生進行分組。之后,在實驗課程中,教師可要求自學能力較強的學生在教室內(nèi)進行學習,其他同學將在教師的帶領下進入到實驗室。當這部分學生完成試驗后,教師可邀請其他學生自行開展實驗,并在學生中設立教學代表與安全員。教師則可兼顧教室與實驗室中的教學工作。通過這樣的方式,自學能力較差的學生可獲得教師更多的指導,而自學能力較強的學生則可在更為安靜的環(huán)境中開展學習,其學習效果將會得到明顯的提升。
(二)完善實驗教學流程
高中的實驗教學中,偶爾會出現(xiàn)實驗效果不明顯的問題,使得教學進度受到了較大的影響。針對這一問題,化學教師可對實驗教學進行更加充分的準備,并通過先進的儀器設備對實驗結(jié)果進行更精確地檢測。首先,教師應當在實驗課程開始前,對實驗過程進行充分的準備并預備完整實驗視頻。在實驗過程中,如果未能較好地展示實驗結(jié)果,教師可通過播放教學視頻的方式,使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實驗的過程與結(jié)果。其次,教師可在部分實驗中使用傳感器。傳感器可通過直觀的方式將不明顯的環(huán)境變化變現(xiàn)出來。例如在“植物體內(nèi)的化學反應”實驗中,教師可對含有過氧化氫酶溶液的器皿進行催化,學生通過氣壓傳感器可了解到器皿內(nèi)的數(shù)據(jù)變化,從而對動物體內(nèi)的霉元素產(chǎn)生更加直觀地認識。
(三)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
當下部分學生對于實驗課程的學習熱情不高,以至教學的有效性受到了較大的影響,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當合理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設備,創(chuàng)造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驗課程,從而使學生感受到化學實驗的意義與樂趣。首先,教師可在課堂中引入簡易的化學實驗,并邀請學生共同參與該實驗。例如,教師可邀請學生在家中帶來香蕉與薯條,并在課堂中指導學生制作“香蕉蠟燭”。通過類似的實驗,學生可對身邊事物的化學屬性產(chǎn)生更加深刻的認知。其次,教師可通過教學視頻對化學知識的重要性進行講解。例如,教師可在“鐵及其化合物”中,對化學知識為人類到來的產(chǎn)品進行講解。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更好地理解化學實驗的意義。
(四)將化學課程與生活實踐相對接
化學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課程,在新課程的理念中,引導學生掌握化學應用能力成為了主要的教學目標。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當擺脫課堂的局限,將家庭實驗教學引入到學生的生活中。例如,教師可引導學生在家中將少量曼妥思口香糖放入可樂中,通過觀察可樂的膨脹反應,學生可更好地理解可樂的化學結(jié)構(gòu),從而對健康食品產(chǎn)生更加清晰地認知。
四、結(jié)語
我國當下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應當積極引入先進的教學設備,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觀察實驗結(jié)果。同時教師可通過分層教學發(fā),幫助學生更為合理地利用課堂時間。再有,依據(jù)新課程的理念,教師應為學生設置更多的生活實驗。
參考文獻:
[1]陳媛媛,許利閩. 新課程實施以來福建省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情況調(diào)查及對高校實驗教學的啟示[J]. 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50(S1):156-158.
[2]夏彬彬. 加強高中化學實驗改革,提高教學效率[J]. 科技信息,2010(04):304-306.
[3]李春萍. 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研究[J]. 學周刊,2016(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