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新聞網(wǎng)1月27日文章,原題:中國隱藏的“地下城”第一眼看到這張從空中拍攝的照片(如圖),人們很可能感到一頭霧水。這種在地球表面上排列有序的圖案,幾乎沒有透露出任何隱藏在地下的相關信息。其實,這是中國一個村莊的照片,該村已有數(shù)百年歷史,先后有6代人在這個深藏于地下的村莊生活。
如今在中國河南省三門峽地區(qū),能找到一個由100個村莊——約1萬個庭院——組成的此類復雜但非常有序的“地下”村落。據(jù)信曾有約200萬人在類似“地炕院”生活,如今仍有一些人保持這種居住傳統(tǒng)。在中國,在地下生活即“穴居”的觀念遠早于此。就在世界上許多地區(qū)的文明尋求建造地上基礎設施之際,生活在中國中部地區(qū)的一些人早在4000余年前就已開始在地下挖坑并建造房屋。在夏熱冬寒的該地區(qū),這有助于使其房屋冬暖夏涼。據(jù)說此類房屋還具有防震和隔音功能并配有防洪大井。
在三門峽,這種庭院通常由獨立的衛(wèi)生間、起居室、臥室甚至牲口棚和儲藏間組成。當?shù)厝说膹N房使用構思巧妙的爐灶系統(tǒng)以(最大程度)利用熱流。不僅如此,此類庭院還擁有復雜的排水系統(tǒng)。挖掘一座約7米深的地炕院將需要長達3年的時間。據(jù)報道目前仍有3000余人生活在三門峽地區(qū)的“地下城”內(nèi)。
2015年以來,這種非同尋常的傳統(tǒng)村落已經(jīng)成為旅游勝地,約有100個此類庭院被修復并被開發(fā)為旅游景點。河南省已將它們定位為具有重要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的場所并開展保護工作?!?/p>
(丁雨晴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