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敬行
體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人的發(fā)展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體育作為一項教育內容和手段走入學校迄今為止已經(jīng)有100多年的歷史。體育在學校教育的表現(xiàn)形式主要是體育課,另外還有大課間,課外活動等形式,但最重要主要的還是體育課。然而,近些年不斷出現(xiàn)“學生喜歡體育,不喜歡體育課”的言論,還出現(xiàn)學生經(jīng)過小學、初中、高中12年多達900多學時的體育課的學習,竟然不能掌握哪怕一項運動技術的現(xiàn)象[]。另外,針對在校學生的每年一次的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數(shù)據(jù)又顯示出學生體質健康不容樂觀,社會各界輿論把學生體質下降的原因歸結到學校體育工作沒做到位。一方面是上體育課,學不到技術,另一方面是上體育課,體質竟然下降,這不得不引起人們的反思。
體育太豐富了,以奧運會(夏季奧運會)為例,共設28個大項,306個小項。28個大項分別是田徑、賽艇、羽毛球、棒球、壘球(棒球壘球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被取消,2016年奧運會增加了高爾夫和7人橄欖球)、籃球、足球、拳擊、皮劃艇、自行車、擊劍、體操、舉重、手球、曲棍球、柔道、水上項目、現(xiàn)代五項、馬術、跆拳道、網(wǎng)球、乒乓球、射擊、射箭、鐵人三項、帆船、帆板、排球。306個小項太多了,在此不再贅述。奧運會已經(jīng)是全世界最大的體育盛會了,但還是有很多項目沒有被包含在內,最簡單的例如太極拳、長拳、跳繩、踢毽子、滾鐵環(huán)等等。奧運會比賽的項目的設置是以在全世界范圍內的普及程度為標準的,普及率高,成熟度高就有機會被奧運會吸收,相反則不然。
體育教學是在學校里進行的術科教學,以班級為單位,以一節(jié)課為一個時段,以技術教學為主要內容,以技術考核為評判依據(jù)。體育教學具體教什么?學校體育教學時數(shù)有限,學校體育器材有限,學校體育師資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這時候就需要有所選擇。選擇的依據(jù)是什么?應該向奧運會看齊,首先考慮項目國際公認的廣泛性和普及性,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對促進身體健康有益的運動項目以及目前制定了統(tǒng)一的競賽章程和規(guī)則的運動項目。國外和國內在選擇體育教學內容上有些出入,國外的暫且不談。國內學者張戈在《我國體育教學內容沿革分析》一文中對我國體育教學的內容進行回顧、梳理、歸納和分析,研究結論:20世紀20年代,“新舊體育”的辯論,激發(fā)國人對體育教學內容的更多關注、重視和研究熱情;30年代,土洋體育的爭論從某種意義上是新舊體育辯論的延伸,民族傳統(tǒng)體育由此在學校體育中占有一席之地;50-70年代,體育教學內容不斷更迭,體育鍛煉標準和與之相關的內容成為體育教學內容的主體;90年代,關于鉛球內容的討論引發(fā)人們對“體質教學”、“三基教學”等不同思想的碰撞;新世紀體育教學內容的異化和討論的白熱化;最新時期足球進校園拉動體育教學內容的改革[]。通過上述的論述想表達的意思是:體育的內容太寬泛了,體育教學需要從這些體育項目中選擇合適的內容來進行教學。但不論怎么發(fā)展和變化,體育教學始終都不會脫離田徑、體操、游泳、籃排足、羽網(wǎng)乒等項目。
為了進一步了解我國大中小學生的健康狀況和體質發(fā)展變化狀況,從1979年開始,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衛(wèi)生部等5部委開始對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研究。測試項目包括,身體形態(tài)、生理功能、身體素質、健康狀況等4個方面24項指標。從1985年開始,每5-6年開展一次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到目前為止一共進行了7次。為了進一步了解全國人民的體質健康狀況,2000年開始,國家體育總局、教育局、科技部、民政部等多個部門聯(lián)合,第一次大規(guī)模進行國民體質監(jiān)測,到現(xiàn)在為止,已經(jīng)進行了4次國民體質監(jiān)測。國民體質監(jiān)測和學生體質健康監(jiān)測存在重疊,即國民包含學生群體,重疊部分由教育部負責。現(xiàn)階段,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周期已經(jīng)變?yōu)橐荒辏匆荒暌粶y。具體測試項目和標準可參考“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版”。學生體質將康測試工作主要由體育教師負責,測試之后由各個學校登陸到“學生體質健康網(wǎng)”進行數(shù)據(jù)上報,學校上報完成后由市一級教育局進行審核,再由省一級教育局進行審核,最后再報送國家教育部。歷年的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數(shù)據(jù)上顯示出,學生的身體形態(tài)發(fā)育水平,即身高體重和胸圍等發(fā)育水平繼續(xù)提高;中小學生在速度、柔韌、力量和耐力等身體素質方面繼續(xù)呈現(xiàn)穩(wěn)中向好的趨勢;大學生身體素質呈下降趨勢,尤其是耐力項目的測試[]。
4.1 時間沖突
體質測試一般在每年的下半年,新學期開始之后就緊跟著進行。不論是小學初中高中,體質測試的負責人都是體育教師。按照體質測試指導意見,體育教師利用體育課的時間或者課外活動時間完成體質測試,但大部分體育教師,包括我自己,都是利用體育課來完成的。我們學校的體育課是每班每周一次課,歷時90分鐘。每節(jié)課大概測試兩到三個項目,三四節(jié)課就能夠完成測試。也就是說順利的話需要一個月的時間來完成體質測試。利用體育課時間來完成體質測試就會出現(xiàn)體育課與體質測試沖突的問題。體育課是按照教學大綱和考核大綱,甚至是教學計劃表來進行的教學活動,每節(jié)課要學什么內容都是規(guī)定好的。體質測試是國家教育部安排的任務,是每個學校體育部都要進行的工作,體質測試的合格率還與校長的考評掛鉤,與學校教師的績效掛鉤,不做也不行。時間是有限的,如果把時間用來進行體質測試,就不能正常上體育課,也就沒法完成教學大綱和考核大綱,甚至是教學計劃表上寫的任務。所以,時間沖突總是存在。
4.2 內容沖突
上文中提到體育的內容非常豐富,體育課的時間資源等等都非常有限,要有選擇的開展教學,所以大部分體育課的教學內容都是圍繞田徑、體操、游泳、籃排足、羽網(wǎng)乒展開的,當然,考慮到中國的國情,一般還會安排武術的教學。粗略的計算,每位學生從小學到高中畢業(yè),12年的時間里,大概900個學時,需要學習10個項目的數(shù)百個技術動作了。體質測試的內容,主要包括身高、體重、肺活量、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50米、800/1000米、引體向上/仰臥起坐(初中到大學的測試項目)。從上面體育課的內容和體質測試的內容的比較上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出,體育課與體質測試錯位重疊。體質測試的基本內容,除去身高、體重、肺活量、坐位體前屈,幾乎都是田徑的內容[]。但是體育課不僅僅要學習田徑技術,還要學習體操、游泳、籃排足、羽網(wǎng)乒,甚至武術。這就相當于必修課有十門課程,但是測試就只考其中的一門。要考的這一門是固定不變的,剩余的九門你還不能不學。也相當于讓汽車司機去開挖掘機。汽車和挖掘機雖然都是機械,原理是相同的,但是操作程序完全不同。內容的沖突必將會導致體質測試的成績不理想,也會導致對體育課的誤解(錯把體育課當成體能訓練課)。HS2〗
4.3 形式?jīng)_突
體育課是技術教學課,主要是技術的學練,雖然也有考核的要求,但基本遵循學什么考什么,練什么考什么。況且,考核并不是最終目的,考試是為了檢驗學習和掌握的情況,也是為后續(xù)學習改進提供參考??己私Y束并不代表所有的就結束了,一次考核不過關還可以繼續(xù)考核,直到考核通過,因為只有掌握了前面一項技術,才好繼續(xù)學習下面的更高的技術(運動技術的系統(tǒng)性和連續(xù)性)。體質測試則不是這種形式,體質測試類似于一錘子買賣,每年固定在下半年開學初進行,沒有練習時間,做好準備活動之后立刻開始,測試合格就合格,不合格就不合格,沒有補考,明年的考核也和今年的考核沒有太多聯(lián)系。形式的沖突會呈現(xiàn)不同的結果,有些人可能只側重于體育課,體質測試隨便測測就好了;也有些人可能把體育課上成了田徑課,體質測試測什么,就在體育課上學練什么。
4.4 目標沖突
體育課的目標是普及運動知識,推廣運動技術,提高學生體育素養(yǎng)[],讓學生養(yǎng)成終身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體質測試目標是獲得某一特定時期學生體質健康的數(shù)據(jù),并通過數(shù)據(jù)對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作出判斷,如果判斷是好的,則繼續(xù)推行之前的全民健身等國家政策,如果判斷是不好的,則找出原因,作出調整和改變,直到判斷是好的。很明顯的體育課的目標和體質測試的目標是不同的。
本來體育課和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之間是沒有必然聯(lián)系的,因為他們之間不僅時間沖突,就連內容、形式和終極目標上也存在沖突,但是社會各界的輿論還是把學生體質健康測試與體育課牽扯到一起,認為是體育課或者說學校體育教學沒有發(fā)揮好自己的作用,導致學生體質下降,進而學生體質測試結果不好,然后就掀起了一陣陣的學校體育教學改革。針對這樣的現(xiàn)象,建議:①取消每年一次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改為每五年一次的國民體質健康監(jiān)測,從根本上杜絕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占用體育課的時間。②體育教學,或者體育課的內容,向競技體育看齊,走專項化道路,著重培養(yǎng)學生掌握一到兩項運動技術,而不是學習十多項運動技術。學貴專精,不可能做到全面發(fā)展的。③取消把體質測試的合格率與教師績效掛鉤的行為,取消把體質測試與校長考核掛鉤的行為。如果不能取消這些行為,只會導致把體育課上成體能課,田徑課,甚至還會導致體質測試成績造假。④提高大眾對體育的認知水平。體育不僅僅是跑跳投,體育課也不僅僅是跑跑步,體育還有很多其他項目,體育課也不僅僅是老師帶著學生跑跑步。
提高全民身體素質,是全民的任務,不僅僅是體育的任務,更不僅僅是體育課的任務。提高全民身體素質,可以用任重而道遠來形容。
:
[] 毛振明.體育教學改革新視野[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239.[1] 高鵬飛,周小青.社會距離與行業(yè)失范:學校體育課程價值的反思[J].體育與科學,2016(3):63-68.
[2] 國家體育總局. 2014年國民體質監(jiān)測公報[EB/OL].http://www.sport.gov.cn/n315/n329/c216784/content.html.
[3] 劉敬行.從終身體育的角度談學校體育專項化[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5(5):89-93.
[4] 孫喜和,翟孟杰.以“我”為運動學習主體的教學思考[J].體育與科學,2016(2):24-29.
[5] 張洪潭.技術健身教學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