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豪+++何春江+++劉豐彬
摘要:輕度認知障礙是一種中間狀態(tài),既不同于正常的衰老現(xiàn)象,也還沒有達到癡呆的程度,這一類人群可以正常的生活,并沒有太大的障礙,只是相比于其他環(huán)境因素相似的正常老人,認知功能有輕度的衰退。本文將討論幾種對輕度認知障礙的干預手段,并闡述干預方法的具體內容、執(zhí)行方法以及實驗結果。并且在最終得出結論,面對面的授課方式相比較而言對于提高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的功能是最有效果的。
關鍵詞:輕度認知障礙 干預手段
輕度認知障礙不同于老年癡呆,但是有可能進一步發(fā)展,最后可能患有老年癡呆,所以對輕度認知障礙的研究,有助于有效治療輕度認知障礙,避免進一步病情發(fā)展,癡呆目前世界還沒有有效地治療手段,所以從最開始的隱患進行治療,對于老年癡呆的預防有著重要意義。
一、輕度認知障礙特點
輕度認知在障礙是一種很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很有可能進一步轉化,最后轉化成目前沒有治療方法的癡呆,輕度認知障礙并沒有很明顯的表現(xiàn)。不易被發(fā)現(xiàn),由于病因以及大腦損傷的部位是不同的,所以癥狀也各不相同,在記憶、語言、運用、執(zhí)行功能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能力倒退。
主要可以將輕度認知障礙分為兩類人群,一類是遺忘型輕度認知障礙,主要癥狀為記憶力的下降,也可能存在一項或者多項其他的認知損傷癥狀,其可由多種病患所導致;另一類是非遺忘型輕度認知障礙,記憶功能沒有受到損害,但是記憶功能意外的認知功能有所損害。
二、干預手段研究前期分析
(一)確定研究對象
為了確保研究的準確性,避免特殊性的產生,導致結果錯誤,采取方便抽樣、隨機等方式確保結果普遍性。確保參與研究對象的知情權,并填寫知情同意書。
(二)患者分組以及比例
共選取180例,分成三個分組,分別進行面授、電話、自學三種干預手段研究,每組60例,男女比例平均,年齡均在七十歲左右。
三、研究干預方法
(一)實施干預前筆錄
對每一個研究對象進行詳細的了解并作出書面記錄,與患者建立一個良好的交互關系,確保干預的正常進行。
(二)詳細干預手段
1.面授:將患者進一步分組,分為12個小組,每組五人,在45天內共進行干預六次,平均每周一次,每次進行干預的時間在九十分鐘左右,其中四十分鐘是直接向被研究對象進行授課,然后是五十分鐘的討論時間。
在授課時間,應該向患者傳授自我的健康檢查管理的知識,講述什么是輕度認知障礙,以及對待這一問題的解決方式,舉例子介紹如何有一個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在課上應多多與患者進行互動,可進行一些小游戲,比如記住一句話,一個成語,一串數(shù)字等鍛煉記憶力的活動,以及一些例如飛鏢等鍛煉注意力的小活動;還可以是鍛煉數(shù)學計算能力的活動,比如確定生活情景,給每種商品標價格然后計算總價等;還可以與患者進行有目的的交流,鍛煉語言以及語言認知能力。同時還可以深刻了解每個患者的個人喜好,比如閱讀、書畫、樂器、象棋、唱歌等等,鼓勵患者培養(yǎng)自己的業(yè)余愛好,鍛煉腦力,同時活動開展可以盡量是患者所感興趣的內容,有利于提高面授的效果。
2.電話:和面授相同,同樣分為十二組,并且要在45天的時間內每周進行一次電話干預,共計六次干預。電話的干預內容也涵蓋各個方面,和面授方式相類似,每個星期都向患者撥打電話,并且最好每個患者有固定的聯(lián)系人,互相了解熟悉可以有更好的效果。電話的內容可以是向被研究者進行介紹傳授,其中也可以向患者多提問,讓患者講述這一周發(fā)生的事情,共同探討這一周內發(fā)生的事以及患者遇到的問題。在每一次電話干預之后要確定下一次干預的時間以及內容,確保下一次干預實驗的進行。
3.自學:直接向患者發(fā)放統(tǒng)一的指導手冊,讓被研究者自己進行學習,不進行其他的干預措施。
四、干預的結果以及結論
(一)面授的干預方式最有效果
通過直接的面對面交流授課,可以和被研究者產生很好的互動,調動患者的積極性,能夠有效的鍛煉大腦,并且在互動交流的過程當中,能夠讓患者感受到鼓勵,能夠更加積極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的生活。試驗的最后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表明,面授的干預方式效果要明顯優(yōu)于電話和自學干預方式,MoCA得分面授明顯高于另外兩項。和另外兩種干預方式相比較,面授可以更加有計劃,有技巧,而且可以隨時根據(jù)患者的表現(xiàn)對授課的內容進行稍微優(yōu)化,能夠及時的發(fā)現(xiàn)患者存在哪些問題,一對一直接給與相應的建議、開導和鍛煉。并且面對面的授課方式對于患者來說有更好的督促作用,能夠讓患者專心的去鍛煉腦力。因此,在其它條件合適的情況下,應該讓患者與醫(yī)護人員進行面對面的干預治療,效果會更加明顯。
(二)電話方式與自學方式的結果
經(jīng)過實驗結果的研究與分析,電話方式的干預也能夠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認知能力,對比MoCA,電話組雖然沒有高與面授,但是依舊明顯高于自學組,這說明電話干預方式也能夠有效地應對輕度認知障礙,在不能夠滿足面授的條件時,進行電話進行干預,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曾有美國學者也做過類似研究,通過電話的方式進行了老年癡呆患者的治療,證實了電話方式的干預有一定的效果。
對于自學方式的干預,結果表明,前后患者沒有明顯的變化,證明自學方法對于提高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的認知能力效果并不大。患者自己進行學習指導手冊,并不能夠做到完全的自覺,遇到問題也不能夠及時的進行解決,并且手冊內容完全相同,并不能因人而異,所以效果不大。
五、結語
對于試驗的結果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最好應以面對面的方式進行干預,如條件不足,可進行電話干預。輕度認知障礙雖然并不影響正常的生活,但是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能夠有效地防治癡呆,進行專業(yè)的醫(yī)護干涉,盡可能減少癡呆發(fā)病率。
參考文獻:
[1]賈建平.癡呆與輕度認知障礙的流行病學、發(fā)病機制和診治應用研究——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J].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01).
[2]尹昌浩,郭艷芹,韓瓔.輕度認知障礙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12,(09).
(作者簡介:[1]陳子豪,研究生在讀,大連大學,研究方向:
運動康復;[2]何春江,大連大學;[3]劉豐彬,大連大學,通訊作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