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永和
時光進入八月份,我們迎來了立秋和處暑兩個節(jié)氣。雖說已經(jīng)算秋天了,但那只是名義上,并非真正涼爽的秋天氣候已經(jīng)到來了,實際上此時仍在三伏里,正是中醫(yī)講的 “長夏”季節(jié),天氣依舊很熱,且上半月有濕熱,下半月屬溫燥,對健康有一定影響,所以還要注意防暑降溫。只有到了月末,整體的天氣趨勢才逐漸轉(zhuǎn)涼。
在飲食養(yǎng)生上,此月份應(yīng)以攝食養(yǎng)陰清熱、祛除余暑、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食物為主,飲食宜清淡,少吃油膩的肉食,常吃新鮮蔬菜水果;少吃蔥、姜、白酒等辛辣刺激性食品;此季容易發(fā)生腹瀉,在飲食上一定要注意。
八月份適宜的肉類有黃魚、鯽魚、雞鴨兔肉、干貝、海蜇等;適宜的水果有波羅蜜、桃、火龍果、李子、葡萄、哈密瓜、菠蘿、枇杷、香蕉、杧果、西瓜等;適宜的蔬菜有蘿卜、西紅柿、山藥、扁豆、藕、茭白、南瓜、芹菜、菠菜、黃瓜、苦瓜、冬瓜等;其他適宜的食物有豆腐、蓮子、龍眼、糯米、紅棗、核桃、蜂蜜、芝麻、銀耳、百合、豆類、奶類、薏苡仁、赤小豆、海帶等。下面介紹幾款適宜八月份的菜譜,老年人可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進行選用。
1.鯽魚赤小豆湯。活鯽魚1~2條 (約400克),赤小豆50克,陳皮10克,大蒜1頭,姜片3片,香菜1小綹,調(diào)料適量。①赤小豆用清水浸泡一夜,充分泡發(fā)漲開;②鯽魚除去魚鱗、魚鰓和內(nèi)臟,刮去魚肚壁上的黑膜,洗凈后晾干魚身表面;③蒜頭剝?nèi)ネ馄ぃ磧?;④陳皮提前用清水泡軟,切成絲;⑤香菜洗凈,切成小段;⑥鍋燒熱后倒入油,待六成熱后下姜片和鯽魚,鯽魚煎成兩面金黃;⑦將所有食材一起入瓦煲里加清水煲煮40分鐘,熟后加鹽,加香菜。佐膳用。
食材解析:赤小豆性平,味甘、酸,有清熱解毒功效。古代藥書《藥性論》說它能“治水腫皮肌脹滿”“通氣、健脾胃”,常用于小便不利、水腫黃疸、瘡瘍腫毒等癥。鯽魚甘鮮美味,有健脾補虛的功能,《本草拾遺》記載它“主虛羸,熟食之”;《日華子本草》說它能“溫中下氣,補不足”;《滇南本草》認為它有 “和五臟,通血脈”的功用。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是著名的理氣化濕藥。諸物合之,共奏健脾去濕、利尿消腫之效,非常適宜夏末時節(jié)食用。
評價:此款湯屬于粵菜系。入秋仍暑熱濕氣重,鯽魚赤小豆湯為時下合適的湯品,同時亦適用于濕熱癥。
2.紅燒茄子。茄子400克,大蒜2頭,老抽、白砂糖、水適量。①茄子洗凈,切滾刀塊,然后放入盆中,再放2勺鹽,10分鐘后將茄子攥出水,待用。②將蒜去皮,切片,放入碗中,再放入老抽和白砂糖各1勺,然后加1碗水,待用。③鍋中放入適量油,將茄子放入鍋中,使茄子變成金黃色。④隨即將之前弄好的配料倒入鍋中,中火燉10分鐘后出鍋,即可食用。
食材解析:茄子營養(yǎng)豐富,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茄子中維生素P的含量很高,能增強毛細血管的彈性,減低脆性及滲透性,防止微血管破裂出血;茄子纖維中所含的維生素C和皂草甙,具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茄子所含的B族維生素對痛經(jīng)、慢性胃炎及腎炎水腫等也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大蒜含蛋白質(zhì)、脂肪、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C、胡蘿卜素、糖類;其揮發(fā)油主要成分為大蒜辣素,能溫中健胃,消食理氣,解毒殺蟲,而其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有預(yù)防癌癥的功效。
評價:此菜咸香適度,潤而不膩,特別適合夏末時食用。
1.冬瓜熬海帶。冬瓜200克,海帶100克,海米15克,水淀粉、蔥花、姜末、鹽等調(diào)、輔料適量。①海米提前用清水泡發(fā)2小時,至軟。②將海帶洗凈切片,冬瓜去皮切片。③炒鍋里放適量食用油,五成熱時入冬瓜片翻炒,至皮色稍顯嫩綠色時撈出。④鍋內(nèi)留少許底油,稍熱后爆香蔥花、姜末,入海帶、冬瓜和海米,大火熬(可翻炒),至海帶、冬瓜軟熟,放鹽、下水淀粉勾芡即可。
食材解析:冬瓜味甘、性寒,含鈉量較低,有消熱、利水、消腫的功效,對動脈硬化癥、肝硬化腹水、冠心病、高血壓、腎炎等疾病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海帶是一種營養(yǎng)價值很高的蔬菜,含有豐富的碘等礦物質(zhì)元素,同時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有降血脂、降血糖、調(diào)節(jié)免疫、抗腫瘤、排鉛解毒和抗氧化等多種生物功能。海米味甘咸、性溫,營養(yǎng)豐富,富含鈣、磷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是人體獲得鈣的較好來源,有補腎壯陽、理氣開胃之功效。
評價:本菜肴雖屬素菜,但功效強大,可清熱消暑、利水消腫,特別適合夏末初秋時節(jié)濕氣仍大的天氣食用。
2.茭白炒肉絲。茭白150克,豬肉100克,食用油、鹽、料酒、淀粉適量。①將茭白和豬肉分別洗凈,切絲。②用鹽、味精、料酒等調(diào)料稍腌制肉絲,再加少許水淀粉,抓勻。③熱鍋中加入食用油,燒至七成熱時倒入肉絲爆炒,用筷子劃開連接處。④倒入茭白絲一起煸炒,至熟,加調(diào)味料即可。
食材解析:茭白味甘,性寒,是我國特有的水生蔬菜,營養(yǎng)價值很高,含較多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脂肪、微量元素等營養(yǎng)物質(zhì),有開胃解毒、清熱通便、利尿止渴、補虛健體、解酒毒的功效,對高血壓、小便不利、小兒發(fā)熱煩渴均有療效;還能退黃疸,對黃疸型肝炎的康復有益。豬肉性平,味甘咸,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及脂肪、碳水化合物、鈣、鐵、磷等營養(yǎng)成分,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具有補虛強身、滋陰潤燥、豐肌澤膚的作用,凡病后體弱、產(chǎn)后血虛、面黃羸瘦者,皆可用之作營養(yǎng)滋補之品。
評價:本菜消暑、清熱,夏秋之季食用尤為適宜,能利尿止渴,清熱通便,補虛健體,開胃解毒,還可除煩解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