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華 許榮梅 趙新平
老年人由于各種原因,特別是身體各器官功能的逐步減退,致使老年人所患疾病逐漸增多,而疾病的治療、轉歸和康復,都與心理因素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因此,做好老年病人的日常心理保健與護理極為重要[1,2]。眾所周知,社會交往是老年人尋求心理溝通和獲得社會支持的重要途徑,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相關研究認為[3,4],參與的社會交往越多,老年人的健康狀況越好,同時社會交往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大于對身體健康的影響,社會交往滿意度的提高還會加強社會交往的功能性,對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基于此,采用文獻資料、個案調查及專家咨詢等方法,對老年人的生理變化及認知功能特點進行了概述;從社會交往活動對老年人健康保健的作用著手,重點對社會學干預老年保健的應用措施進行了闡述。
老年人由于各種生理功能的減退和機體儲備功能的減弱,特別是內分泌系統(tǒng)功能的下降,機體的代謝活動減弱,生物轉化過程減慢,解毒能力下降,易導致機體內環(huán)境的紊亂;由于老年人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都下降,對疾病的易感性增加,導致老年易發(fā)感染性疾?。煌瑫r老年人心臟功能的減弱,心輸出量減少,直接影響老年人的應急功能,一旦遇到額外負荷時常容易出現(xiàn)不良的后果[5,6]。因此,受身體各器官組織自然老化、功能逐漸衰退、新陳代謝過程變慢、身體活動能力下降等因素的影響,老年人往往好靜不好動,而身體活動的相對減少,將進一步促進其老化的發(fā)展。所以,老年人應了解自身的生理特點及日常活動對身體健康的有益作用,應采取有效手段進行合理健身和保健,以增進健康、減緩衰老,進而起到延年益壽的效果。
認知功能是指人腦加工、儲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人們對事物的構成、性能與他物之間的關系、發(fā)展的動力、發(fā)展方向以及基本規(guī)律的把握能力,它是人們成功地完成各種活動最重要的心理條件,知覺、記憶、情緒、思維和想象等方面的能力,都屬于認知功能的范疇。而老年人隨年齡增其認知功能也難免出現(xiàn)衰退現(xiàn)象,此間因發(fā)生不同的生理和病理過程,從而將形成不同的老年認知狀態(tài)[7]。其中感覺器官老化是衰老的開始和表現(xiàn)。視覺方面如老花眼;味覺的降低,如甜、酸、苦、咸的味覺感受下降,在這些因素影響下,老年人常常心情抑郁煩躁,精神焦慮不安,導致情緒的變化,對環(huán)境適應能力的下降。在反應能力方面往往表現(xiàn)為對外界的各種刺激往往表現(xiàn)出反應遲鈍,動作緩慢。記憶力方面主要表現(xiàn)為近記憶力減退明顯,即對近期內發(fā)生的事件以及獲得的信息,常常瞬息即忘,保存效果差。而在情緒方面主要表現(xiàn)為情緒體驗增強和不穩(wěn)定性增加[8],情感變得脆弱和幼稚,經常為一點不順心的小事而鬧別扭,為某處照顧不周而生氣等,同時老年人退休后生活方式的改變、權力的喪失和地位的變化、經濟收入的減少等易使老人郁郁寡歡,心情不暢,尤其隨老年人視力、聽力減退及腦機能的衰退,與外界溝通困難,易產生孤獨感,而他們內心深處卻渴望能夠得到社會的支持和認可,希望自己能夠老有所為、老有所用。所以,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社會支持活動很有必要。
交往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研究者們多是從廣泛意義上對社會交往進行定義,包括物質方面的交換和精神方面的交流,或是將參與社會活動看作是進行 了社會交往。由于社會交往涉及多種人際關系和支持的交換,能夠帶來豐富的認知刺激和積極的情緒狀態(tài),能為老年人身心健康發(fā)展提供諸多有益輔助治療效果。根據(jù)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的基本特征,增強老年人科學合理健康保健的意識,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了解一些有關健康保健方面的知識和措施,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參與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并根據(jù)自身身體情況,適當參加體力活動,在增強身體素質的同時,要積極處理老年人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相關措施如下:
3.1 做好自我心理調節(jié)
老年人生理功能正處于衰退階段,而心理健康對延緩生理心理的衰老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老年人要有要有開闊的胸懷和樂觀的態(tài)度,對生活充滿信心,廣交朋友,接納新的思維和信息,與時俱進,融入社會,提高自身適應時代的能力。老年人對精神和體力上的突變應保持穩(wěn)定的情緒,能適時調節(jié)心理狀態(tài),應變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可以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社會活動,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與愛好積極參與娛樂活動,通過這些娛樂活動可以克服老年人的孤獨感、失落感,增添生活的樂趣,也可以延年益壽、預防疾病的發(fā)生。例如,老人可以組隊舉行郊游等低負荷的外出活動,也可參與集體舞蹈、廣場舞、門球比賽等團隊活動,即可健身也可調節(jié)心態(tài)。
3.2 規(guī)律性的進行日常生活和鍛煉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活動減少,體力消耗下降,睡眠時間相對較少,入睡困難,而充足的睡眠對身心健康又是至關重要的。因此老年人需要按時休息,每天保持7~8h 的睡眠時間,中午可有短暫的午睡,以保證充足的睡眠。同時睡前避免用腦過度,情緒激動,忌飲用濃茶和咖啡。飲食方面也應該注意,多吃富含粗纖維的蔬菜和水果,多食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應禁飲酒、抽煙,少喝咖啡、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保持二便通暢。健身保健及鍛煉方面,也應保持規(guī)律性,例如,鍛煉的過程中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不可一口吃個胖子,尤其老年人更應該從低強度、中小量做起,以稍覺疲勞為度,堅持一段時間之后而不感到疲勞時,再逐漸增加鍛煉量,但在增加強度時應慎重,不宜明顯增加強度;同時也要持之以恒、貴在堅持,無論是功能康復訓練還是健身鍛煉均是一個長期系統(tǒng)的工程,三天打魚兩天篩網往往鍛煉效果不明顯。
3.3 進行必要且適當?shù)捏w力活動
老年人要做到四季不懶,勤于鍛煉身體。根據(jù)季節(jié)的變換,選擇不同的時間和項目進行適當?shù)捏w育鍛煉,應在科學的運動處方指導下開展體育鍛煉。適量的運動可提高心臟功能,降低膽固醇,減緩年齡性血壓上升,可使患高血壓病的時間推遲,可使老年人心情舒暢,促進胃腸道蠕動,防止肌肉萎縮和骨質疏松。根據(jù)各人的健康情況、體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狀況,結合生活環(huán)境條件和運動愛好等,參與適當?shù)倪\動種類、控制好時間和頻率,并了解運動中的注意事項,以便有計劃地進行經常性鍛煉,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顒討孕奶约涌臁⒙杂袣饧备袨槎?,做到量力而行,循序漸進,不要操之過急或急于求成。有肺氣腫、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的老年人,則以散步為好,以免發(fā)生意外。在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為盡量避免鍛煉過程中產生乏味感和孤獨感,老年人更適宜群體結伴而行,在說說笑笑中既可以彼此排憂解難,在安全隱患發(fā)生時相互有個照應,同時也可避免身心疲勞感較快產生。
3.4 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類活動
Blasko等[9]研究指出,長期進行看電視之類的休閑活動會抑制老年人的執(zhí)行能力,這種消極休閑活動方式不僅會降低生活滿意度還會造成社會交往的減少,進而對老年人的身體和認知健康產生較大的損害。而石永秀等[10]采用集體舞蹈訓練的方式對認知障礙老年人進行了實踐治療,研究認為節(jié)奏歡愉的集體活動項目,通過訓練與交流利于老年人心理上得到放松、情感上得到愉悅,對調節(jié)患者不良心理狀態(tài)及健腦有益。凌文杰等[11]采用開碰碰車的方式進行了團體攻防游戲訓練,研究認為團隊游戲訓練明顯優(yōu)于單一個體獨自訓練的效果,同時也指出在活動方式選擇方面應根據(jù)老年人的身心特征,充分為其提供參與社會活動尤其群體活動的機會、讓其盡可能享受社會的支持和認可。碰碰車這種群體活動,不僅可以鍛煉患者的觀察、思考、反應、操作及團結配合的能力,同時也為鍛煉者提供了與人交流的社會實踐活動,可盡量避免單一個體獨自治療的消極因素產生。
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最重要的是在于整體功能的恢復,不僅僅要做到生理功能的恢復,更在于具有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使之適應社會發(fā)展,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社會交往活動類鍛煉可以滿足老年人的身心需求,既可解決疾病所需的促進體質改善的保健作用,又能提高其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幾率,以滿足老年人參與社會交往的心理需求,可最大限度的避免老年人孤獨感等不良情緒的產生。
參考文獻:
[1] 張惠,劉堃,郭蕾蕾,等.錦州市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和社區(qū)護理需求[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6):1229-1231.
[2] 曾妻珍,楊丹娜,陳鳴芝,等.老年人的護理保健措施[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 20(3):41-42.
[3] 趙丹,余林.社會交往對老年人認知功能的影響[J].心理科學進展,2015,24(1):46-54.
[4] 王碩. 西藏城市老年人社會交往評價及其結構的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4月.
[5] 侯淑云.老年人的生理特點與老年健康保健[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 2005,3(7):35-36.
[6] 王猛.改善老年人肺功能的日常簡易鍛煉方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22):6605-6606.
[7] 毛睿智,蔣正言.生物標志物在預測輕度認知損害轉歸中的作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14):4076-4078.
[8] 呂香玲,俞卓偉,馬永興,等.關于退休人員晚年護理某些需求的探索[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229-231.
[9] Blasko I, Jungwirth S, Kemmler G, et al. Leisure time activities and cognitive functioning in middle European population-based study. European Geriatric Medicine, 2014,5(3):200-207.
[10] 石永秀,單琳娜.藥物聯(lián)合認知及肢體訓練對老年人群認知功能及運動功能的影響[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15,37(8):626-627.
[11] 凌文杰,黨劍,宋清華.團隊游戲訓練對MCI老年人情緒及日?;顒幽芰Φ挠绊慬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17,39(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