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妮 廣州市南沙區(qū)黃閣鎮(zhèn)黃閣中心幼兒園
積極開發(fā)幼兒的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激發(fā)孩子們內心的潛力,將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們在自主的游戲中獲得快樂,收獲知識,成長智力。而作為幼兒教師,需要主動發(fā)掘幼兒在自主游戲過程中的心理需要,并根據(jù)每個孩子的需要,給予對應的專業(yè)輔導和心理支持,以幫助孩子們更加順利地融入到游戲的喜悅當中,并且增強自己各個方面的才能。
(一)興趣愛好方面的心理需要。自主游戲課程開設的基本前提是滿足孩子們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開設自主游戲之前,幼兒教師要提前做好充足的功課和準備,探究這個班級中每一位幼兒的真正的興趣愛好。例如,幼教可以根據(jù)直接詢問的方法,首先與幼兒建立親密關系,通過平等的對話,了解到該孩子真正喜歡哪一類玩具或者哪一種學習,孩子是對積木更感興趣,還是對傾向于畫畫,這都是需要教師全面考慮的內容。此外,對于一些內向一點的孩子們,教師無法通過直接詢問和溝通的方法了解到這些內向群體內心對于興趣愛好方面的心理需求。此時教師就需要采用間接咨詢的辦法,來充分了解到孩子的興趣愛好需要。教師可以向內向幼兒的家長提出疑問,通過家長的途徑了解到孩子在家中或者課堂外的戶外活動最擅長、最喜愛參與何種活動,一次來了解到孩子們的真正需求。
(二)渴望成功方面的心理需要。幼兒在自主游戲中充當著主導者的角色。而每一個孩子在主導一件事物或者一樣物品時,其內心渴望成功的心理需要占據(jù)很大一部分。因此,幼兒在自主游戲過程中,對于其成功的追求是相當之大的。假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遺漏了孩子此點心理需要,無論是對于自身教學效果來說,還是對于孩子們健康的心理發(fā)展而言,都是有百害無一利的??释晒Σ⒎遣徽5男睦矸磻?;恰恰相反,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xiàn)象。比如,大班的孩子在建筑活動上搭建橋梁或者房屋時,因為受到年齡、經(jīng)驗、能力差異等方面的限制,許多孩子或許無法一開始就能夠搭建好一架橋梁或者一幢房屋,但是其內心又十分渴望自己能夠搭建成功。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可知每一個孩子都有其對于自身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原理實質上就來源于此。自我實現(xiàn)就是人們對于成功的渴望和追求。
(三)愛和歸屬的心理需要。根據(jù)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對于愛和歸屬的需要在所有需要層次中占據(jù)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幼兒也不例外。幼兒在自主做游戲時實際上就是個人發(fā)展的過程。在個人的發(fā)展過程中,包含的個人對于愛的認識和對于歸屬的追求。人只有在愛和歸屬需要方面得到了充分的滿足,才有足夠精力和能力去做好其他事物,也才能夠處理好周邊人際關系。愛是一切力量的源泉,自主游戲中的幼兒獲得了老師傳達給其的愛,老師通過一系列反復的鼓勵和語言、行動等方面的支持,才有信心做好游戲,完成任務。在上小班的繪畫課時,小班幼兒的自主能力相對較弱,心理比較脆弱,他們更多的不是渴望從游戲中獲得繪畫的技能和技巧,更多的往往是期待老師能夠給予他們及時性的鼓勵和支持,從而感受到老師的愛。同時,他們還希望能夠和同學、老師們一同完成一幅繪畫作品,體會到一件作品完成或者未完成的歸屬感,將自己融入到該集體中去,從而滿足孩子們自身對于愛的心理需求和實現(xiàn)對于歸屬的心理渴望。
(一)明確目標,因材施教。目標是一切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队變簣@工作規(guī)程》中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應該是有目標、與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多種教育形式的教育過程。因此,在幼兒自主游戲伊始,教師首先要明確孩子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如此一來,才能夠根據(jù)其需求開設有目標、有方向的自主游戲課程。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每個幼兒都具有獨一性,孩子們自身對于學習的需要時各具差異的。教師要認識到孩子們的獨立的人格特點,從此點出發(fā),了解到幼兒真正的需求,再針對每一個孩子的需求進行教學。
(二)欣賞學生,鼓勵創(chuàng)新。學會欣賞是人的美德。作為教育者,善于欣賞學生的閃光點更是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因此,在幼兒開展自主游戲的過程中,教師有具備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發(fā)現(xiàn)孩子們身上的優(yōu)點和獨特的技能,從而幫助孩子發(fā)展自己的潛能,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心。例如在開展跳皮繩的自主游戲過程中,有些孩子可能自我協(xié)調和動手能力沒有其他孩子強,此時教師作為一個教學的指導者,可以幫助這些孩子找到他們自己的角色,讓他們適當扮演拉繩人的角色。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發(fā)現(xiàn)和欣賞到孩子身上的優(yōu)勢,從而對孩子實施針對性的教學,合理開發(fā)和運用孩子的特質,增強他們的主動性,提高幼兒在自主游戲過程中的自信心。其次,創(chuàng)新如今已為現(xiàn)代社會普遍提倡。在幼兒自主游戲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鼓勵幼兒創(chuàng)新。在開展拼圖的自主游戲課程中,教師可以打破常規(guī),教導孩子們積極主動開發(fā)自己的想象能力,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通過教師的自我演習或者言語引導,指導孩子們自主地進行拼圖,拼出屬于自己的創(chuàng)意圖畫。
幼兒的自主游戲的心理需要值得引起教師的重視;同時,教師也需要在了解到幼兒的興趣愛好、渴望成功和愛和歸屬等方面的心理需要的基礎之上,對孩子們進行因材施教的有目標的教學和指導,在此過程中不斷鼓勵和欣賞幼兒,鼓勵孩子們開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從而有助他們的智力增長和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