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錫穎 李俊杰(河南水利與環(huán)境職業(yè)學院)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又稱PPP模式,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是公共基礎設施中的一種項目運作模式。在該模式下,鼓勵私營企業(yè)、民營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政府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合作過程中,讓非公共部門所掌握的資源參與提供公共產(chǎn)品和服務,從而實現(xiàn)合作各方達到比預期單獨行動更為有利的結果。
過去一段時間,地方政府采用直接投資的方式建設了大量基礎設施,同時積累了大量的地方債,可能超出地方政府的財政償還能力。為了防范化解財政金融風險并完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2017年財政部出臺了50號文《關于進一步規(guī)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的通知》。一方面,國家嚴控增加新的債務;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又有提供社會公共產(chǎn)品和服務的義務:解決方案是吸引社會資本與政府合作,參與提供公共產(chǎn)品和服務。因此,政府在路、橋、水、電、氣、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和科、教、文、衛(wèi)等公共服務多領域、全方位地大力提倡PPP建設模式。
按照國家相關要求,高職院校新校區(qū)建設可以采用3種模式進行建設:一是省政府直接投資,目前省內建設項目很多,資金相當緊張。2017年財政部出臺了50號文《關于進一步規(guī)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的通知》,更加難以實現(xiàn);二是省政府為新校區(qū)建設發(fā)行專門的債券進行融資,也基本不現(xiàn)實;三是采用PPP模式,這也是河南省政府各級部門大力提倡的建設模式,也可以說是唯一可行的建設模式。
PPP模式下,在于將市場機制引進了基礎設施的投融資。政府最關注兩點:一是提供的公共產(chǎn)品和服務和將要投入的資源相比的“性價比”如何,這需要進行物有所值評價;二是投入的資金是不是超出了政府的財政能力,這需要做財政承受能力評價。在此基礎之上,政府還關注怎么實施的問題,這需要做建設實施方案。以上的“兩評一案”需要委托資信較好并能力強的咨詢機構來進行。
社會資本是以追逐利潤為目的,最關注的是風險和回報。風險主要來自于新校區(qū)投入使用后,招生是否可以達到預期規(guī)模。回報主要是指招生的規(guī)模能不能產(chǎn)生預期利潤回報。
政府與社會資本共同合作并為我所用建設新校區(qū),不但改善辦學條件,而且可以擴大辦學規(guī)模,可以極大促進高職院校各項事業(yè)的發(fā)展。同時,引進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技術、新的管理經(jīng)驗,無論是管理和教學都可以給帶來質的提升。因此,這是一大機遇。
在此過程中,高職院校也面臨一些挑戰(zhàn),PPP模式建設周期理論上可以達到30 a,但由于銀行貸款周期等因素,一般為10-15 a,教育項目可以做到20 a。這么長的周期,風險因素的影響就十分明顯。項目對社會資本方是否有足夠的吸引力來承擔這部分風險。
項目前期落地需要約6個月到1 a時間。首先,獲得省政府同意采用PPP模式并授權實施機構;然后委托咨詢機構做物有所值評價、財政承受能力評價和項目實施方案。通過后,獲準進入省財政廳PPP項目庫,并上報國家項目平臺。獲準后,通過公開招標方式選擇社會資本方。實施機構代表政府與資本方成立目的項目公司,作為業(yè)主承擔融資、建設管理和運營等任務。全部約20個步驟,如何按時完成落地與簽約。
“兩評一案”中,財政承受能力論證是指識別、測算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以下簡稱PPP)項目的各項財政支出責任,科學評估項目實施對當前及今后年度財政支出的影響,為PPP項目財政管理提供依據(jù)。簡單說就是財政支出不能超出自身支付能力,但是每年財政預算是有限的,如果前期的PPP項目把政府相應的預算占滿了,后面的項目就不可能通過論證。時不我待,高職院校要抓緊機遇與時間。
在PPP模式實施過程中,是通過建立項目公司來承擔業(yè)主的職能,通過注入資本金和銀行融資來解決資金問題。在此過程中,高職院校原有的所有資產(chǎn)不允許抵押,并完全靠項目本身產(chǎn)生的收益來保證投資回報和利潤的實現(xiàn)。社會資本并不是看現(xiàn)有的狀態(tài),而是主要關心規(guī)模擴大后的財務能力,需要發(fā)展的眼光來看這一問題。例如:在改革開放之前,資源埋在地下一無所有,農村剩余勞動力都是人口負擔,但引入外資和先進技術和管理進行開發(fā),不但解決了高職院校的發(fā)展問題,也為外資創(chuàng)造了豐厚利潤。再如:北京天安門的四合院,土地是天價,但只要不開發(fā),生活其中的市民生活水平和住棚戶區(qū)無異。大多高職學院也是坐在“金山”上卻在過苦日子,所以要通過開發(fā)達到“雙贏”。
高職院校在PPP模式中扮演的角色,與自籌資金當業(yè)主相比,已經(jīng)發(fā)生根本轉變。高職院校最主要的任務是吸引社會資本方參與進來,共同挖掘現(xiàn)有資源的潛力和爭取政府政策空間,通過提高管理能力和高職院校運營水平,來創(chuàng)造資源增量進而解決目前和未來的辦學問題。而資本往往是聰明的,在進入一個新項目之前會做充分的調研考察分析,會對高職院校的財務能力做全面評估,高職院校的財務能力恰恰是社會資本方需要考慮的問題,他們往往會發(fā)展地看到高職院校自己都沒發(fā)現(xiàn)的優(yōu)勢和潛力。高職院校在此過程中,如同“招商引資”,不能妄自菲薄,要積極努力全面充分地展示優(yōu)勢所在,只要將社會資本吸引過來投入進去,高職院校就占據(jù)了很大的主動權。
鄭州市高職院校一般是公辦院校,辦學歷史悠久、影響力大、位置優(yōu)越、專業(yè)設置實用、招生規(guī)??深A測性好等特點,都是優(yōu)勢所在,可減小社會資本對風險的顧慮。目前,真正可靠的投資渠道并不太多,并且市場競爭也很激烈,高職院校新校區(qū)建設相對而言也是相當不錯的投資機會,這具體需要做專門的市場測試來判斷。另外,可以考慮將老校區(qū)改造優(yōu)質項目資源和新校區(qū)建設一并打包進PPP項目包,然后進行專業(yè)策劃包裝,可以吸引實力更雄厚,運營水平更高,市場信譽更好的社會資本參與進行開發(fā),不但可以保證建設投資、進度和質量和運營,極大提高項目成功率,而且可以畢其功于一役,徹底地改善高職院校教學和生活設施的面貌,實現(xiàn)學院跨越式發(fā)展。
社會資本方的盈利點,一方面來自工程建造,按照國家法規(guī),若社會資本方具備建造能力的,可以不進行招標而自行建造,而建造是有利潤的;另一方面,來自于項目運營,學院的住宿、食堂、澡堂、商店等都有商業(yè)利潤;再一方面來自于政府付費,這也是最主要的部分,學生的學費和生均經(jīng)費都可以用來回收成本和創(chuàng)造利潤;還有一方面,高職院校可以盡量爭取可行性缺口財政補貼。
一是,原有自籌資金建設模式下,建設資金只能來自學費和貸款,而在PPP模式下,生均經(jīng)費財政撥款可以拿出來相當大部分進行項目建設,這極大解決了資金的燃眉之急。二是借助社會資本的經(jīng)驗,充分挖掘現(xiàn)有資源的市場價值,點石成金并將其變現(xiàn),解決建設和發(fā)展問題。三是,教育領域采用PPP建設模式,高職院校搶占了先機,充分挖掘政策空間,可獲得財政部門特別指導和支持,努力列入示范項目,爭取獲得可行性財政補貼。
主要在于如何防范社會資本的謀利沖動,保持教育的公益性質,保證其提供的基礎設施質量和運營過程中的服務質量。一方面加強建設管理,保證建設質量,另一方面在運營過程中建立考核評價機制,使服務質量和費用掛鉤。
總之,鄭州市內高職院校新校區(qū)項目采用PPP建設模式,優(yōu)勢是明顯的,開發(fā)前景是非常樂觀的。既滿足政府履行提供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的職能,又緩解了高職院校資金來源的窘迫,新校區(qū)建設后土地和資產(chǎn)問題,及新校區(qū)運營風險問題,實現(xiàn)了政府、高職院校和社會資本方多方共贏。
[1]余文恭.PPP模式與結構化融資[M].北京:經(jīng)濟日報出版社,2017.
[2]殷文強.PPP模式核心要素及操作指南[M].北京:經(jīng)濟日報出版社,2016.
[3]楊振興.高職院校新校區(qū)PPP項目法律分析[J].山西金融職業(yè)學院社科部,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