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珍婷
(漳州理工職業(yè)學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在中國沿海發(fā)達地區(qū)從幼兒園孩子們就開始學習英語,一些欠發(fā)達地區(qū)至少也是在初中就會學習英語。就在這樣學習周期長、范圍廣,幾乎全民學習英語的情況下,大部分的學生還是開不了口說英語。英語考試成績很好,卻不敢開口說英語或者滿是口音語法混亂的“中式英語?!睘槭裁磿羞@樣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呢?一是在應試教育的壓迫下,英語又作為三大主要科目之一,無疑是老師嚴抓狠抓的重點,學生每天埋頭刷題做卷子,將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分數(shù)上,屬于強迫性學習,而學習需要最重要的就是環(huán)境和語境,需要同學們?nèi)ダ斫庀硎?。二是大多?shù)英語老師都是中國人更有甚者是非英語專業(yè)畢業(yè)的,說的英語有口音表達并不地道。在他們固有的思維下,讓這種應試的學習不斷傳遞下去。
由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大范圍地區(qū)英語仍會采用應試教育的模式。應試教育就好比古代的科舉考試,給定的科目,特定的時間,在有限的時間里這是最速成最有效的辦法。在此我不想抨擊高考或者等級的考試的好壞,畢竟他一段時期沒一個人學習成果的好壞和用心程度,也是寒門子弟改變命運最好的途徑。應試教育有他的優(yōu)勢,但這里我們只談他所存在的問題及應用型英語教育的優(yōu)勢。
多數(shù)人包括高中老師的激勵便是挨過了高考到了大學了輕松。可是除了高考,大學還有四、六級、考研等。這些都是用人單位所看重的證書,你的敲門磚,英語本就是一個學習周期較長的學科。它包括了聽、說、讀、寫等四個方面[1]。為了追求所謂的分數(shù)我國無論是高中英語教學還是大學英語教學一般采用四選一的方法,在寫的方面下足了功夫。等級考試過了之后早將其忘到了腦后,學習了很久不過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什么也沒學到,下次見到外國人依然不敢開口講,這就是所學與所用不成正比。
雖然許多高校用多媒體上課,但是其模式依然是單調(diào)的老師講解學生接受的模式,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仍然是傳統(tǒng)的翻譯模式,老師帶著學生翻譯句子、單詞等而忽視了讀和聽。難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由于考試標準的硬性要求,每學期老師都有必須要完成的任務,沒有太多的時間讓同學們練習情景對話和閱讀,大多數(shù)時候蜻蜓點水般的帶過。這也是“啞巴英語”形成的原因之一。
應用型教育模式下學生明白為什么要學習英語,學習它有什么作用和好處。解決了為什么要學的問題,學生才會愿意學習,努力學習。根據(jù)每個人的特點因材施教,學習英語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看美劇、聽英文歌、英文演講對話等等,選擇自身擅長的方面進行學習,用極大的空間讓老師和同學交流,同學與同學互相談論,調(diào)動積極性,進行有效的學習期。自動學習不是老師完全不管,而是通過正確的引導,讓學生正真了解應用學習,主動的學習。
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方式采用單一的翻譯模式,這樣只會固化思維,使其成為刷題的機器。應該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盡量采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2]。應用教學方法有分層教學、結構教學、情景模式等多種模式。它更在乎的是學生的接受能力和體驗感,而應試型更多的是在乎結果,運用課本僅有的知識反復訓練不停的做試卷,忽視了學習過程中的靈活性和實用性。廣泛的運用應用教學方式,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和靈活運用能力。
傳統(tǒng)的思維模式中世界是非黑即白的,許多問題只能有一個答案,嚴格禁錮了思想和腦洞的拓寬。在應用型教育中教師起著非常重要的引導作用,這就要求教師需要打破以前僵化的觀念和思維。由于老師也是在應試教育下成長起來的,改變教師傳統(tǒng)的思維是應用型教育行之有效的關鍵,目前應用型教育積極的培養(yǎng)老師的思維,例如組織老師學習,對比中在外教學差異。不僅提高了開放性思維,也提升了教師隊伍素質(zhì)。
學習是終身的事情,在長期應試教育方式影響下,學生是為了學習而學習,學習的過程枯燥無味,認為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考試。而應用型學習讓學生深刻的了解了學習的重要意義,只有注重激發(fā)個體語言學習動機,他們才能夠在有利的學習環(huán)境下進行自主學習與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3],并且提高交流能力和運用能力。高校的應用型英語教育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項全面的工程,從社會到學生需要大家的關注和努力推行。
參考文獻:
[1]張堯?qū)W.關于大學本科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的再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02(4).
[2]魯子問.任務型教學課堂教學程序探討[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2(2).
[3]盧秋萍.中國傳統(tǒng)教育觀對個體英語學習動力的影響[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