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悅?cè)?/p>
晚叢白露夕,衰葉涼風(fēng)朝。紅艷久已歇,碧芳今亦銷。(唐·白居易《秋題牡丹叢》)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個節(jié)氣,表示孟秋時節(jié)的結(jié)束和仲秋時節(jié)的開始。這時,人們就會明顯地感覺到炎熱的夏天已過,而涼爽的秋天已經(jīng)到來了。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jié)令,也是全年晝夜溫差最大的節(jié)氣,露從今夜白,由于天氣逐漸轉(zhuǎn)涼,白晝陽光尚熱,然太陽一落山,氣溫便很快下降,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結(jié)成細(xì)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著在花草樹木的綠色莖葉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經(jīng)早晨的太陽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瑩剔透、潔白無瑕,煞是惹人喜愛,因而得“白露”美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如此詮釋:“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彼?,到了白露,暑氣漸消,陰氣逐漸加重,清晨的露水隨之日益加厚,凝結(jié)成一層白白的水滴,可謂是秋高氣爽,玉露生涼。
白露有三候。一候:鴻雁來。鴻為大,雁為小,是不同的兩種。鴻雁二月北飛,八月南飛。二候:玄鳥歸。玄鳥就是燕子,燕子是春分而來,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鳥,南飛帶來生機(jī),如今北飛為歸。三候:群鳥養(yǎng)羞。這個“羞”同“饈”,是美食?!靶洳啬臼a,丹鳥還養(yǎng)羞”,養(yǎng)羞是指諸鳥感知到肅殺之氣,紛紛儲食以備冬,如藏珍饌。
秋分是一把剪刀,將秋天分成兩半?!扒つ莒o肅,寒暑喜均平?!毕哪┑臒崃液椭星锏钠鄾霰惶柕囊暰€平分成一種清淡。
《春秋繁露》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鼻锓种胺帧睘椤鞍搿敝?。太陽在這一天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另,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的季節(jié)劃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惫湃苏J(rèn)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fā)聲,秋分后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由于天氣變冷,蟄居的小蟲開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細(xì)土將洞口封起來以防寒氣侵入。此時降雨量開始減少,由于天氣干燥,水汽蒸發(fā)快,所以湖泊與河流中的水量變少,一些沼澤及水洼處便處于干涸之中。
秋分后太陽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越來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熱量卻較多,氣溫降低的速度明顯加快。農(nóng)諺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八月雁門開,雁兒腳下帶霜來?!惫蕱|北地區(qū)降溫早的年份,秋分見霜已不足為奇。
白露秋分時節(jié),天空蔚藍(lán),秋陽燦爛,既有瑟瑟的風(fēng),也有遼闊的云?!巴デ暗す鹣?,籬外菊花黃。晝夜平分后,月光如水涼?!憋L(fēng)在這個時候是涼爽宜人的。
秋天是四季當(dāng)中的第三個驛站,萬物至此,免不了要停頓一下,或補充一下養(yǎng)分,或檢視一下得失。秋分,恰如中年的人生滋味,是“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還是“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無論滿載而歸還是兩手空空,都到了省悟的時候。修身養(yǎng)德,含蓄內(nèi)斂,使自己的人生更加豐富而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