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靜
書法藝術的背景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其他文藝理論一樣,書法理論既包括書法本身的技法理論,又包含其美學理論,而在這些理論中又無不閃耀著古人的智慧光芒。中國書法有五種主要書體,楷書體(包含魏碑、正楷)、隸書體(包含古隸、今隸)、篆書體(包含大篆、小篆)、行書體(包含行楷、行草)、草書體(包含章草、小草、大草、標準草書)。
漢字的基本形態(tài)是方形的,但是通過點畫的伸縮、軸線的扭動,可以形成各種不同的字體形態(tài),從而組合成優(yōu)美的書法作品。書法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有的藝術形式,可以怡情益智、陶冶情操、修身養(yǎng)性,不同書法字體,有著不同的效果。
字體端正工整、結構緊密、筆法嚴謹、沉著穩(wěn)重,適合焦慮、緊張、恐懼癥、冠心病、高血壓、心率紊亂患者的心理調節(jié)。
書體從容,風格變化多端,形象豐富,對于調節(jié)焦躁不安、固執(zhí)偏激的情緒有幫助。
嚴正安穩(wěn)、行筆緩慢,尤適合焦慮、緊張和躁動者練習,有利于調節(jié)心理,適合冠心病、高血壓患者的輔助治療。
字體如行云流水,輕松自如,對抒發(fā)靈性、培養(yǎng)人的靈活性和應變能力很有幫助,適合抑郁癥、有強烈自卑感、手足麻痹、腦血栓患者練習。
體態(tài)放縱,筆勢連綿回旋,離合聚散,大起大落如風馳電掣,一氣呵成,尤其適合精神壓抑、憂郁者練習,而不適合性情焦躁者練習。